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门诊使用不同种类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以期为更好地控制哮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方式,纳入2013年5月~2014年3月期间于卫生部北京医院门诊就诊,且曾接受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超过3个月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水平、药物使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吸入装置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数据,从而评价不同联合治疗药物对哮喘控制的影响。结果 共入选符合要求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5例,其中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组72例,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53例。上述患者按照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达到哮喘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9.2%、36.8%和44.0%。不论采用何种联合治疗药物,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均影响哮喘的控制水平。两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吸入装置的使用、肺功能水平、急性发作次数以及哮喘控制水平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在达到相同控制水平的前提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组的激素用量小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的激素用量,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即使采用了吸入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但哮喘的控制水平仍较低,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不佳是重要原因。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与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相比,疗效与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2.
正哮喘急性发作的两个关键环节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气道炎症加重(气道壁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因此治疗关键措施应为抗炎(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合理用药1.吸入型速效β_2受体激动剂: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支气管痉挛。常用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定量气雾剂。症状严重者需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2.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对抗气道慢性炎症,防止哮喘急性发作加重,降低死亡率。首选气雾吸入,如泼尼松或泼尼松龙。3.抗胆碱能药物:主要有M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7~12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5例观察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和25例对照组(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发挥作用快等特点,依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合理选择雾化药物,可快速控制病情,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内科和中医门诊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头孢类抗炎、补液等治疗,并雾化吸入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和β2受体激动剂盐酸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对于β2受体激动剂不耐受患者,可用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或短期小量静脉用激素地塞米松;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施中医辨证论治。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减少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对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有所控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给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抗感染、化痰给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化痰给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而值得我们临床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探讨药学监护要点。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归档病历67例,回顾性统计分析药物的使用、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63例使用了缓解药物,使用较多的有: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临床治疗有效66例,有效率为98.5%;6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8.96%;合理用药58例,占86.57%,不合理用药9例,占13.43%。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为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激素及抗胆碱药等,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药师应对支气管舒张剂及全身激素的使用及用法进行药学监护,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奇偶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分为33例对照组(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和33例实验组(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胸闷气喘消失时间(2.97±0.83)d,哮鸣音消失时间(4.85±1.31)d,咳嗽消失时间(6.18±1.62)d短于对照组(5.47±1.45)d、(6.76±1.63)d、(8.47±2.04)d,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8.79%,且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任淑红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3):188-189,195
目的:探究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8-05期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2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峰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80.39%(P0.05),治疗后观察组喘息、咳嗽及咳痰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及PEF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入激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160例哮喘婴幼儿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氧雾化驱动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都有明显改善,但是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每周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为(0.5±0.1)次,对照组平均每周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为(1.8±0.8)次,治疗组的每周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吸入激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能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指标,减少反复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rrjk》2017,(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1例,给予该组患者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2例,给予该组患者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哮鸣音消失的时间、胸闷、咳嗽、气短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能取得确切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利舒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控制感染,茶碱类、静滴肾上腺皮质激素、氧疗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常规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上,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予以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42例患者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68例患者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药物口服进行治疗。疗程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呼气流量峰值、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指标好转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64/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1 9%(32/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翠君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33-1934
目的 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理机制及应用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应用非雾化吸入法,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法,吸入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及改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缩短病程,其副作用小并能从多个环节抑制气道炎症,是预防及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最大呼吸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为92.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7%和6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雾化后最大呼气流量和S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和肺通气功能。[方法]对入选的无其他心肺疾病、糖尿病和职业病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单纯支气管哮喘组(单纯哮喘组)和合并变应性鼻炎组(鼻炎组)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哮喘控制情况,以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VC)、一秒呼气/用力肺活量(FEV1%)和最大分钟通气量(MVV),建立个人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鼻炎组126例,占45.8%,其发作频率、近1年住院次数和每次住院天数均高于单纯哮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控制测试分值差于单纯哮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组VC、FEV1%和MVV均低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的控制情况影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肺通气功能,临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无合并变应性鼻炎并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入性药物用于妊娠期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收治的70例妊娠期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B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B组患者另给予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皮疹等不良反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胎心、胎动等情况无异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药物用于妊娠期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哮喘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少,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安全可靠,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晓华  孙米晔  向慧敏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51-2553
目的观察对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一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6 mg/d,另一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 mg/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和不同药物治疗哮喘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血糖水平较治疗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疗效基本相当,但使用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全身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LC)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7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94年10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集哮喘患者147例,并随机分成8组,其中花草过敏哮喘(PHAA)16例分成4组,COPD诱发哮喘(COPDAA)131例分成4组.1.PHAA(1)哮喘急性发作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例(2)哮喘持续状态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例.2.COPDAA(1)哮喘急性发作61例分2组①治疗组32例,②对照组29例;(2)哮喘持续状态70例分2组①治疗组34例,②对照组36例.各治疗组以LC为主,各对照组以氨茶咸(Ami)为主.PHAA不配用消炎药物;COPDAA在综合治疗方案应用地塞米松(DE)、青霉素(BEN)和吸氧(Oi)等基础上,治疗组加用LC;对照组加用Ami.LC和AMi疗效判定有效时间限于用药后60min内哮喘终止.结果LC治疗PHAA 8例总有效率为100%;LC治疗COPDAA急性发作32例和哮喘持续状态34例,总有效率分别是71.87%和70.58%.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LC是治疗重度哮喘的最理想的首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