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达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或SD(稳定)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PD(进展)或主动提出终止内分泌治疗,再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中CR 6例,PR 29例,总有效率(CR+PR)为62.5%;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最好,有效率为78.38%.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用于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小,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高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3~9个月并观察疗效,手术后继续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随访1~5年。结果 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占6.06%;部分缓解19例,占57.58%;稳定7例,占21.21%;进展5例,占15.15%。全组随访1~5年,7例在随访期间因本病死亡,4例因其它合并症死亡。结论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高龄乳腺癌患者能达到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降期的目的 。  相似文献   

4.
夏璐  冀学宁 《现代保健》2012,(24):160-161
乳腺癌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治疗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别对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概括、常用药物、合理疗程及耐药机制和对策等方面予以归纳.  相似文献   

5.
钟晓捷  汤鹏  张宇 《现代养生》2013,(18):16-17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2岁,2004年11月10日发现右乳肿块1月入院。专科体检:双乳对称,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双侧乳头等同水平,无乳头内陷及偏移。右乳外上象限肿块2.0cm×2.0cm,右腋窝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既往史:甲状腺肿物病史1年,2001年阑尾手术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史,否认输血史,无吸烟酗酒史,无药物过敏史。已婚已育,月经13岁2004年11月1日,无肿瘤家族史。  相似文献   

6.
王万忠  种瑞峰  郑敏  齐恒 《现代保健》2011,(22):192-195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指对非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内分泌治疗.研究证实,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的手术切除率,改善巨大肿瘤和不可手术切除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以其良好的效果备受国内外瞩目,尤其是运用在乳腺癌治疗上。本文综述了新辅助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理论、介绍和评价了2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探讨目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汪立玉 《山东卫生》2006,(12):46-47
当今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为以手术为主的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而内分泌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已成为乳腺癌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之一。最早可追溯到1896年英国学Beatson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获得显疗效。此后,经历了肾上腺切除术、卵巢切除术、垂体切除术、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等发展过程。而肾上腺、垂体及卵巢切除术因手术本身的风险及内分泌治疗新药的发展已基本不用,故目前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主要是指药物治疗。20世纪70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90年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对于内分泌治疗的依从率,分析影响依从率的原因。方法采用门诊问卷采访的方式,对在福建协和医院乳腺外科门诊随访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依从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共调查患者131例,使用性激素受体调节剂和芳香化酶抑制剂两种药物,两组的依从率(79.3%和75.3%)差异并无显著性;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其药物依从率和患者的职业性质及社会保险性质密切相关;两种药物的依从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均不相关。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其存在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率。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进宏 《现代医院》2009,9(4):46-47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双侧卵巢切除治疗晚期乳腺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内分泌治疗日益成为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治疗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内分泌治疗的影响。方法 用Dako Envision system免疫组化法测定、比较58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新辅助化疗由于改变部分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肿瘤完全缓解造成ER、PR无法测定及肿瘤重度化疗反应致病理医师判断ER、PR表达困难影响内分泌治疗决策。结论 提倡通过空心穿刺针活检,在化疗前明确乳腺癌患者的ER、PR状态。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endocrine therapy)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巳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激素受体被发现以后,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能有目的地选择,并可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endocrinetherapy)经历了 10 0多年的演变 ,巳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 ,特别是在激素受体被发现以后 ,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能有目的地选择 ,并可预测疗效。 1896年Beatson首先报道卵巢切除可使乳腺癌缩小。 2 0世纪 40年代Higgins应用睾丸切除或雌激素治疗前列腺癌取得成功 ,为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奠定了基础。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主要有手术及药物 ,手术主要用于绝经前的晚期乳腺癌 ,药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内分泌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体内雌激素水平 ,抑制癌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可手术绝经后乳腺癌 85例分两组治疗 :术前内分泌治疗组 (A组 ) ;非术前内分泌治疗组 (B组 )。两组均进行相同的术前化疗 ,术前内分泌治疗组术前加用三苯氧胺进行内分泌治疗。结果  A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均高于 B组 (P<0 .0 5)。结论 绝经后乳腺癌术前化疗加用内分泌治疗能提高术前治疗的有效率 ,近期疗效显著 ,绝经后乳腺癌术前治疗应包含内分泌治疗这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绝经后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特点,观察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骨密度。方法:选择2000年9月~2006年9月在该院确诊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15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全部患者口服来曲唑2.5 mg/d,部分患者手术及放化疗,观察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单纯内分泌治疗肿瘤反应及骨密度。结果:绝经后≥70岁组患者单独内分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临床获益率为80.0%。≥70岁组患者骨密度降低(T-score=-2.93),对比50~5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发生率最高(12.0%)。结论:内分泌治疗可作为绝经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年龄增长芳香化酶抑制剂造成的骨密度降低越来越严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绝经前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相关脂肪肝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及脂肪肝发生信息,构建列线图并进行评价。结果 294例患者纳入最后的分析,其中服用SERM类药物和服用AI类药物者分别为247例(84.0%)和47例(16.0%)。Cox单因素分析发现BMI和确诊年龄与脂肪肝的发生相关。Cox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发现使用SERM类药物(P=0.002, 95%CI:1.27~2.78)、超重(P<0.001, 95%CI:1.40~2.82)或肥胖(P<0.001, 95%CI:2.08-5.57)及确诊年龄≥46.5岁(P=0.003, 95%CI:1.20~2.45)与脂肪肝发生相关。构建列线图并进行评价,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68(95%CI: 0.628~0.717),列线图预测的率接近校准曲线,模型的准确度及符合度均较好。结论 绝经前HR+乳腺癌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生与使用SERM类药物、超重或肥胖、确诊年龄≥46.5岁有关。列线图预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市女性乳腺癌绝经前后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于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随机选取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首次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病例组,以相同医疗机构该时间段就诊的非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将收集的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按照绝经状态进行分组,其中绝经前共472人,绝经后共501人。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问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生理生育和职业危险因素3个方面。采用x2检验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特征、生理生育和职业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BMI和初潮年龄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绝经前,随着BMI的升高,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6,OR=1.08,95%CI:1.02~1.14);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相比,初中及以下者(P<0.001,OR=9.01,95%CI:4.54~17.89)和高中者(P<0.001,OR=3.89,95%CI:2.13~7.09)发病风险增高;与无流产史者相比,有流产史者发病风险升高(P=0.037,OR=1.72,95%CI:1.03~2.88);与无夜间轮班作业者相比,有夜间轮班作业史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P=0.043,OR=1.69,95%CI:1.02~2.79)。绝经后,随着BMI的升高,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P=0.007,OR=1.08,95%CI:1.02~1.14);与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相比,初中及以下者(P=0.001,OR=2.59,95%CI:1.44~4.66)和高中者(P=0.029,OR=1.76,95%CI:1.06~2.93)发病风险增高。结论 BMI、文化程度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流产史和夜间轮班作业更容易对绝经前女性乳腺癌发病产生影响。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等途径降低BMI,加强对较低文化水平女性乳腺癌的筛查,限制绝经前患乳腺癌风险高的女性夜班工作的可能性、建立适当的休息次数制度,加强宣教减少流产,从而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康复效果。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80%;ER(-)、PR(-)、Her2(+)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手术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其他免疫分类患者,P〈0.05;与进行传统手术的患者比较,保乳手术百分比明显提高,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保乳手术机会,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阿那曲唑阴道环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在强酸、强碱、高温、氧化剂、强光照等条件下,对注塑成型法制备的阿那曲唑阴道环进行破坏试验。利用HPLC法考察阴道环的稳定性、精密度、检测限等。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2:58,v/v);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阿那曲唑阴道环主成分与相关杂质及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空白辅料对测定无干扰;检测限为3ng/m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1.6%,溶液稳定性RSD为1.8%。结论:本文所建立的阿那曲唑阴道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为阿那曲唑阴道环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万宁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值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值为(0.94±0.11)g/cm2,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82±0.08)g/cm2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值(0.84±0.08)g/cm2(t值分别为9.131、8.441,均P<0.05)。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8%(χ2=9.784,P<0.05);无效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χ2=8.561,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