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急救效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并对两组患者分诊时间、抢救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抢救与分诊时间均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为提高其临床护理效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展开研究,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的时间(DN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DNT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4.68±1.53)分,低于对照组的(6.29±1.27)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工作能够明显提升其临床护理效果,缩短DNT及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明显提高急诊护理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时间、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急诊理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韩晴 《现代养生》2023,(17):1319-1321
目的 观察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8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的救治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58.33%,观察组为36.7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科采用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情绪状况,改善救治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析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于改善急诊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将两组急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和确诊专职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8例患者采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治疗结局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救治的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而实验组则采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长、复发率等相关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流程发现,实验组无论是在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方面还是在住院时长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复发率方面,实验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rrjk》2017,(14)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抢救时间、致死率、致残率、抢救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CSS评分和NIHSS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抢救时间、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均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SS评分和NIHSS评分得到显著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显著的减少急性脑梗患者的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转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更短,健康知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救中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效果明显,可以提高急救效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急救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救治时间、溶栓或者介入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7.5%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实施对症处理及病情评估,加之急诊绿色通道的衔接等一系列优化急救护理过程,能够显著的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进出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所用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效剪短了患者急诊期间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120接诊过来的149例患者作为甲组,自行来院就诊的107例患者作为乙组。乙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甲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患者的救治情况、救治时间、DtoB时间、住院天数及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甲组救治成功率为96.64%,高于乙组的7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救治时间、DtoB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满意度为97.22%,高于乙组的8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的使用可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DtoB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研究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55例为对照组,后5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紧急救治,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杜惠梅  牛燕 《现代养生》2014,(18):217-217
目的:探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010年01月22日-2014年01月22日入住我院心肌梗塞部门进行急诊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称为分析组,另外一组称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性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抢救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抢救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效果好,分析组的抢救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并且AMI复发率及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率也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有差异性,因此比较结果具有可靠性。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短、效果好,并且复发率也比较低,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在急性脑卒中实行快捷护理流程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18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组,每组93例,实行基础抢救护理流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49.83±13.74)min与对照组抢救时间(57.83±15.82)min相比明显较少,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9.00%)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4.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的抢救中实行快捷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的生存率,进而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方法进行抢救,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后的临床效果和愈后情况。结果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救总时间,发现均显著短语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效果良好,能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由120急救车送至盛京医院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因盛京医院2016年2月开展一体化急救护理工作,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一体化护理组,所有患者接诊后均给予控制血压、降脂、营养神经、抗凝、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对照组以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为主;一体化护理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术前护理时间、溶栓例数、住院时间、存活例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情况,对比患者出院3个月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指数评分。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结果一体化护理组术前护理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体化护理组溶栓例数(41例)、存活例数(8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例、6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护理组发生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一体化护理组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及时、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