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10~2003-10间16例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并对手术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方式:13例行Cohen手术,1例行患肾输尿管切除手术,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对重度肾积水患儿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对轻中度肾积水的婴幼儿可保守治疗,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巨输尿管症并下段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4例巨输尿管症并下段结石,其中左侧3例,右侧1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IVP)检查,4例5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半年后复查B超,肾积水加重,再次行输尿管膀胱再植;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行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输尿管膀胱再植.结果 4例均获6个月至3年随访,4例5次术后肾积水减轻或接近正常.结论 输尿管扩张并下段结石.要鉴别系原发或继发,B超及IVP检查尤为重要.手术方式是取石+输尿管修剪或折叠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995~2007年间收治的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G11例、G27例、G36例,术后随防10例6个月~8年。结论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的确诊率:超声诊断简便无创、可重复,为首选方法;IVP、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是主要检查方法:输尿管镜检查应作为今后重点。患肾与输尿管和膀胱袖套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金标准,预后主要取决于输尿管癌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加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先天性盆腔异位肾及伴发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5年2月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江西省儿童医院手术证实先天性异位肾的17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与磁共振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超声、肾盂静脉造影对比分析,评价MRI加MRU对异位肾及其伴发畸形的诊断效率。结果9例单纯异位肾、2例异位肾并输尿管囊肿、6例异位肾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所有患者均行MRI加MRU,正确诊断16例;17例均行超声检查,正确诊断11例;肾盂静脉造影11例中正确诊断4例。结论超声能初步筛查泌尿系统发育畸形,对于异位发育不良肾及伴发的输尿管异位开口诊断有困难;异位发育不良肾常常不显影或延迟显影,IVP尤其对异位开口的输尿管显示极困难;磁共振常规图像与MRU结合检查能较准确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输尿管异位等异常,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对1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梗阻原因:瘢痕性狭窄6例,结石阻塞3例(4例次),血块阻塞2例,血肿压迫1例.结果 2例(3例次)结石阻塞患者在输尿管镜下碎石,1例结石阻塞患者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血块阻塞在膀胱镜下置管,1例血块阻塞行输尿管再通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经尿道逆行气囊导管扩张及输尿管镜下狭窄段切开并置管,2例输尿管坏死、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及1例血肿压迫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输尿管狭窄合并肾周积液在开放手术下行输尿管扩张术.术后10例治愈,2例因移植肾破裂导致最后切除移植肾.结论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经皮肾穿刺造影或逆行上尿路造影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积极的外科手术,特别是微创的腔镜手术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赵桂喜 《现代保健》2009,(26):142-143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P)输尿管阴性结石X线与B超表现相结合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的168例患者,除去肾结石29例,膀胱结石4例,就临床拟诊为输尿管结石的135例进行分析,男91例,女44例,临床均为急性中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血尿。经尿路平片(KUB)与IVP明确诊断为结石者76例,8例确认无异常征象。另51例KUB无异常,但IVP有若干X线征象提示阴性结石存在。然后对拟诊输尿管阴性结石处作B超检查。结果2例因阴性结石染色明确诊断外,49例经B超显示者43例,检出率87.7%。IVP与阴性结石相关征象有:截断征,输尿管变窄,输尿管间嵴增宽,梗阻性肾实质像,充盈缺损,结石染色。结论IVP的x线征象结合B超检查是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输尿管变异及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输尿管变异或病变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包括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对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CT扫描图像分别重建,得到肾动脉、肾静脉、尿路图像.结果 51例患者中,外伤性输尿管破裂1例,先天性输尿管变异10例,输尿管结石14例,输尿管息肉2例,非特异性输尿管炎3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输尿管癌17例.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的肾动脉、肾静脉及尿路图像,图像诊断与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符合.结论 MSCT可以得到优质图像,是输尿管变异及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9例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输尿管损伤中,医源性损伤27例,外伤性损伤2例。手术治疗27例,逆行输尿管双J管引流2例,治疗效果好。结论B超检查简单易行,结合静脉肾孟造影(IVP)及逆行插管造影,术中会诊多能确诊。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对1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梗阻原因:瘢痕性狭窄6例,结石阻塞3例(4例次),血块阻塞2例,血肿压迫1例。结果2例(3例次)结石阻塞患者在输尿管镜下碎石,1例结石阻塞患者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血块阻塞在膀胱镜下置管,1例血块阻塞行输尿管再通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经尿道逆行气囊导管扩张及输尿管镜下狭窄段切开并置管,2例输尿管坏死、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及1例血肿压迫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输尿管狭窄合并肾周积液在开放手术下行输尿管扩张术。术后10例治愈,2例因移植肾破裂导致最后切除移植肾。结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经皮肾穿刺造影或逆行上尿路造影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积极的外科手术,特别是微创的腔镜手术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水成像 (MRU)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价值。方法 对 1 8例上尿路梗阻患儿进行了MRU检查 ,并分别与术后结果对照。结果 MRU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1 1例 ,输尿管下段结石 1例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 4例 ,先天性巨输尿管 2例。MRU影像与手术结果一致 ,对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 1 0 0 %。结论 MRU水成像无创 ,诊断率高 ,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肾盂内生长型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内生长型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例肾盂内生长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以血尿、腹痛为临床症状,B超、CT、IVP影像学检查提示2例肾盂内占位性病变,3例肾积水,1例肾结石。逆行肾盂造影发现4例肾盂、肾盏内占位性病变。结果4例行肾母细胞瘤根治术,术中术后病理切片提示为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随诊2~8年,未见复发。结论肾盂内肾母细胞瘤有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其中输尿管插管逆行肾盂造影最重要。手术+化疗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对儿童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泌尿系畸形的MRI表现。结果 男12例,女1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0例,重复肾7例,合并输尿管囊肿4例。合并开口异位2例(同时合并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囊肿5例,开口异位2例,先天性原发性巨输尿管1例。结论 MRU是一种无损伤性的诊断泌尿系先天畸形的方法,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黄有强 《现代医院》2004,4(5):63-63
临床病例  附加肾罕见 ,我院收治 1例 ,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 ,35岁 ,因发热、尿痛 1 0天而入院。无腰痛、无腹痛 ,大便正常。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及治疗不祥 ,无效。入院前 1天在我院门诊行静注肾盂造影 (IVP)及CT检查 ,IVP提示右肾向外侧移位、双肾功能正常、双输尿管无扩张 ;CT提示右肾前内侧腹膜后囊性占位、盆腔囊性占位。查体 :双肋脊角对称、无隆起 ,右肾区有叩痛 ,双输尿管行经无压痛 ,尿道外口无红肿。肛检可触及盆腔囊性肿物 ,有触痛。实验室检查 ;尿LEU2 、BLO3 ;血WBC8 7,GRA74 %。术前诊断 :腹膜后囊肿 ,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在小儿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IVP诊断为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证实IVP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具体为:43例患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4例输尿管下端狭窄。结论 IVP诊断小儿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准确率高达100%(47/47),但患儿在造影过程中接触射线较多,所以造影医生应选择最佳的造影操作技巧,以使患儿接触射线量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侧斜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适应证选择、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16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前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确诊,术中取侧斜卧位,B超引导下行mini-PCNL,术后半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2个月复查B超或IVP.结果 手术时间30~90(45±10) min.所有患者输尿管结石均取净,未出现大出血、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穿孔、撕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个月,复查B超及IVP未见结石复发,无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明显改善.结论 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对于嵌顿性结石伴肾积水、较大结石(直径≥1.0 cm)、位于L3横突以上结石疗效优于输尿管镜取石术等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UVJO)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6月观察、治疗先天性UVJO患者21例26侧.保守治疗、密切观察5例6侧;手术治疗16例20侧,其中肾重度积水无功能切除肾脏1例1侧,其余手术方式均采用切除狭窄段及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手术.11例13侧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手术前先行扩张输尿管剪裁手术.结果 孕期B超发现的3例4侧患儿,观察3年,其中1例2侧输尿管积水消失,1例1侧输尿管积水无进展,1例1侧输尿管积水改善.2例2侧B超发现积水不严重的无症状患者,观察3年肾积水无进展.16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时间9~14d.10例12侧患者获随访0.5~3.0(2.0±0.8)年.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复查示并发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1侧,继续观察.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复查示肾脏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9例,无明显变化1例.结论对产前或出生后发现的无临床症状UVJO患儿可动态观察,对积水较轻、无症状的成年患者也可保守治疗、密切观察.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入术是治疗先天性UVJO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肾绞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1例妊娠期肾绞痛孕妇,保守治疗好转16例,3例保守治疗无效者置放输尿管双J管,2例输尿管壁内段结石插管困难而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结果 所有患者肾绞痛、发热等症状经治疗后均缓解,均顺利度过围产期.分娩后结石自行排出14例,ESWL治愈5例.结论 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经保守治疗部分可获得缓解,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放置输尿管双J管及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点,对胎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1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对 6 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UPJ)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 ,其中 6例行肾切除术 ,5 6例行Anderson -Hynes盂成形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4 5例 ,女 17例 ,年龄 3岁~ 5 2岁 ,左侧 18例 ,右侧 34例 ,双侧 10例。合并患侧肾盂结石 8例 ,肾憩室结石 2例 ,异位血管 4例 ,肾旋转不良 3例 ,对侧肾萎缩 1例。临床症状 :肾绞痛或腰腹部胀痛 34例 ,腹部包块 16例 ,血尿 8例 ,体检发现 4例。术前均行B超及KUB、IVP检查提示肾积水 ,其中轻度 10侧 ,中度 31侧 ,重度 2 1侧 ,不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提高肾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总结 85例肾脏损伤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6年~ 2 0 0 0年间收治的肾脏损伤病人 85例。结果  85例病人Ⅰ类损伤 6 7例 ,Ⅱ类损伤 10例 ,Ⅲ类损伤 18例。大剂量IVU检查 12例 ,有 8例显示异常 ,CT检查 18例 ,全部显示异常 ,B超检查 6 0例 ,5 7例发现异常。保守治疗 6 5例 ,手术治疗 2 0例 ,其中肾切除 8例 ,肾修补术 10例 ,单纯腹膜后引流 2例。保守治疗及保肾手术病人有 5 0例随访 2年~ 5年 ,肾功能正常。结论 肾脏损伤的诊断 ,一靠临床症状及体征 ,二靠影像学检查 ;保守治疗和保肾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诊治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移植肾自发性破裂12例.临床表现均为突发性移植肾区疼痛、局部肿胀、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彩色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手术探查11例,移植肾切除3例,移植肾破裂修补引流8例,其中2例修补后因再次破裂行移植肾切除;保守治疗1例.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移植肾切除5例行血液透析维持,移植肾破裂修补6例及1例保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主要原因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结合临床症状行超声检查对诊断此症价值较高,尽早行内、外科联合处理对于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治疗是重要的.预防要从肾脏摘取与灌洗、移植肾手术、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早处理排斥反应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