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TCA加支架植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多项心功能指标动态检测。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左室容量、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监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脉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血运重建虽能挽救缺血顿抑心肌及冬眠心肌,却无法促使已梗死的心肌细胞再生,已证实干细胞移植有可能取代受损坏死心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目的:拟通过超声心动图进一步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5-03/2007-04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的病例分析.对象:心肌梗死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53例,年龄<75岁,心肌梗死病史4~12周,左室射血分数50%,对治疗均知情同意.干预: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支架置入 标准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组23例,给予支架置入 标准药物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内将分离的干细胞悬液经球囊导管中心腔注入梗死相关动脉远端,每次注射5~10mL,球囊封堵3min,间隔3min.主要观察指标:随访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观察两组左室容量、室壁运动情况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5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常规治疗组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高(P<0.01).术后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t=2.435~2.964, 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结果证实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个月后,心肌梗死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容量及室壁运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阻止或延续了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行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组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二维超声、单光子体层扫描和动态心电图检测;在术中、术后3,6个月观察2组是否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运动时间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灌注缺损明显减小(P<0.01).2组均无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5例,实验组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和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结果实验组术后EF值、3个月及6个月时WMSI和LVEDV、LVESV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更加有效阻止左室重构的进程.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观测、评价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及二尖瓣反流容积的变化。方法选取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72 h内及术后6个月采集超声图像,并进行二尖瓣反流容积定量和心肌应变定量分析。根据二尖瓣反流容积变化情况将41例患者分为非恶化组(Ⅰ组)和恶化组(Ⅱ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超声检测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分别为Ⅰ组28例和Ⅱ组13例。Ⅰ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容积较术前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P0.05);各节段及总体径向应变、纵向应变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Ⅱ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容积较术前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轴基底段径向应变较术前恶化(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较敏感地评价左室心肌功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通过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可以减少IM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监测与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局部和整体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常规PCI对照组30例,应用远端保护装置的试验组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及左室容积。结果 试验组术前各项指标均与常规PCI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中均回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血栓。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试验组EF值、3个月时WMSI、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与两组在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改善方面一致。结论 联合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提高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能力。超声心动图可以观测、评价其近期和远期再灌注效果,且可进行长期监测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AMI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术前、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AMI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各个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与相比,术后7 d的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高于术前,左室收缩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D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作用,将51例首次心肌梗塞患者分为两组:PTCA组(25例PTCA成功患者)和对照组(26例未行PTCA患者)。对PTCA组患者于术前(4.8±4.3天)、随访则(术后6.3±1.5月)及对照组患者予相问时间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表明,PTCA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左室容量减小、在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而左室舒张功能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TCA组随访期左室容量较小.而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心肌梗塞恢复期PT-CA能明显阻止左室重构,具临床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测价值。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45例继发型ASD患者接受经皮心导管ASD封堵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评价其心功能。以二维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作为左心功能指标。以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及三尖瓣反流作为右心功能指标,并将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结果:43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超声测量球囊直径为(24.36±8.23)cm,术前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右心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3d三尖瓣反流明显下降(P<0.05),术后1个月三尖瓣环运动速度较术前即有显著增加,至术后3个月增加更为显著(P<0.01)。左心各指标于术后1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ASD封堵治疗既减轻了右室的容量负荷,也改善了左室的收缩功能。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可用于心功能改善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38例,行多普勒组织显像(D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各项舒张功能指标均与正常对照组显著不同;术后3d各指标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及6个月,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m/Am比值较术前显著增大,Teiindex显著下降;而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仅在术后6个月明显改变。结论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左室舒张功能未出现明显改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左室舒张功能会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联合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6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和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结果:试验组术后1月WMSI、6月时EF值、LVEDV和LVESV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更加有效阻止左室重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老年(年龄≥6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3个月)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非手术组,观察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确定PCI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最大充盈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最大充盈速度(A),计算E/A;肺静脉心室收缩S波、心室舒张D波,计算S/D.结果PCI组治疗后左心房室内径无明显增大,而非手术组左心房室内径明显增大(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两组均进一步受损,但PCI组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PCI治疗可延缓老年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进展及舒张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分为缺血预适应组(n=53)及非缺血预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缺血预适应组与非缺血预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62.3±5.4)mL/m2,(66.4±5.6)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分别为(30.1±3.2)mL/m2,(33.9±5.7)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53±0.05)%,(0.5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梗死区心肌存活性对左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12月208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患者接受静息状态下18氟-脱氧葡萄正电子断层显像进行心肌代谢显像检查,根据基线梗死区心肌有无存活分为两组,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壁运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血运重建术后12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心肌存活状态对于左室重构以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PCI术后12个月,有存活心肌组左室射血分数(46.7±6.98)%高于无存活心肌组(45.1±7.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存活心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3.17±3.89)mm小于无存活心肌组(55.46±4.7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两组随访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的患者,在有存活心肌的情况下,心功能改善明显;而梗死区无心肌存活的患者,12个月后,心功能减低,左室重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栓抽吸并PC1术后及单纯PCI术后左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将纳入的55例实施PCI术的AMI患者根据是否于术前采用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PCI组和单纯PCI组,运用RT-3DE检查两组患者,比较其术后7天及6月时两组患者整体和节段舒张末期容积(EDV 、rEDV)、整体和节段收缩末期容积(ESV、rESV)、整体和节段射血分数(EF、rEF).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血流发生率及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TR).结果:血栓抽吸并PCI术组中TIMI 3级、STR≥50%的患者比率较单纯PCI组高(P<0.05),血栓抽吸并PCI术组6月时EDV、ESV及rEDV、rESV较单纯PCI组减低,EF、rEF提高(P<0.05).另外术后6月时两组患者的△EDV、△EF与术后STR呈正相关.结论:AMI患者血栓抽吸合并PCI术较单纯PCI术更能够提高左室整体及节段心收缩恢复.RT-3DE可准确定量评价AMI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同时AMI患者中远期△rEDV、△rEF与术后STR可以更好预测介入治疗术后微循环灌注程度及其中远期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进行PCI的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的AMI患者26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PCI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每次随访时均测量患者的血压,并于术后1周和第12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AMI患者接受PCI术后发生心脏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PCI术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对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 AMI患者接受PCI术后12个月时发生心脏扩大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线心脏扩大,延迟血流灌注,PCI术后1周时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数目较多,PCI术后1周时评估的心功能较差,PCI术后1年内血压控制不佳以及PCI术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CEI/ARB)的剂量较低。患者接受PCI术后12个月时,血压控制较佳者较血压控制不佳者的左心室容积更小,左心室质量更轻。结论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AMI患者在接受PCI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是发生心脏扩大的危险因素之一。AMI患者在接受PCI术后的血压水平能够影响左心室重构的程度,血压越高,左心室重构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PCI)后心功能与肾胺酶(rena-lase)、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AMI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40例.3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定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左心室重构逆转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30例,于PCI术前2~3天及术后6个月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手术前2~3天比较,术后6个月LVMI、LVEDV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VMI与LVEF呈负相关(r=-0.80,P<0.05)。结论 PCI能够逆转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重构,LVMI可对其予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卡托普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塑(LVR)作用。方法对使用ACEI治疗的26例AMI患者(治疗组)与除常规治疗未用ACEI治疗的26例AMI患者(对照组)6个月后NYHA分级Ⅲ级的心衰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心力衰竭再住院,对照组6例发生心力衰竭再住院,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ACEI防治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