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心动过速即中医惊悸、怔忡之类也。以脉象数急为诊。多系血不养心,神气浮越所致。痰火内扰也间有之。《伤寒论》曰:“数则为虚”,“阳气微,膈内虚,脉乃数也”。《景岳全书·脉神章》亦曰:“数脉之病,惟损为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然虚损有阴阳之别,故数脉亦有浮沉之分。《四诊正法》曰:“数大而虚则为精血消竭之脉,细急如数阴证似阳之候也。”稽其治法《四诊抉微》指出:“浮数空软阳浮于上,治当温补;沉数细涩阴竭于下,法必滋阴。”《医碥》更补充曰:更“有虚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阳欲脱者,脉皆数甚”,且  相似文献   

2.
心动过速即中医惊悸、怔忡之类也。以脉象数急为诊。多系血不养心,神气浮越所致。痰火内扰也问有之。《伤寒论》曰:“数则为虚”,“阳气微,膈内虚,脉乃数也”。《景岳全书·脉神章》谓:“数脉之病,惟损为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然虚损有阴阳之别,故数脉亦有浮沉之分。《四诊正法》曰:“数大而虚则为精血消竭之脉,细急如数阴证似阳之候也。”稽其治法《四诊抉微》指出:“浮数空软阳浮于上,治当温补;沉数细涩阴竭于下,法必滋阴。”《医碥》补充曰:更“有虚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阳欲脱者,脉皆数甚”,且浮弦而大“投以温补之药,则数者静,弦者缓,大者敛矣。”笔者近年来根据临床辨证,应用不同的疗法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柴瑞震 《光明中医》2009,24(5):803-806
本文主要就《伤寒论》中"烦"、"烦躁"、"躁烦"、"躁"、"烦躁欲死"五个方面,讨论了烦躁证的辨证论治。在烦的辨证中,有反烦、复烦、发烦、心烦、微烦、大烦、暴烦、烦渴、烦逆、先烦、口燥烦、胸烦、郁郁微烦、小烦、虚烦、更烦、时自烦、疼烦、烦疼、烦热、燥烦实、舌上燥而烦、懊而烦、胸中满而烦、烦惊、心下满而烦、虽烦之别;在烦躁中,有温阳益阴、清泄郁热、急救回阳、重镇安神、清热生津、和胃攻下之治;在躁烦中,有小发其汗、泄热开结、与传经、亡阳之辨;在躁和烦躁欲死中,有清热泄火、回阳救逆之异。总之,"烦"、"躁"虽《伤寒论》中之一证,但治疗却非一途可已,必须参合具体脉证,详细分辨,方能无误。  相似文献   

4.
【溯源】太阳蓄水证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在太阳病篇,霍乱篇中详细论述了本证的病因脉治。如太阳病篇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今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相似文献   

5.
论桂枝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太阳病,无论已治或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损,表邪留恋未解者;表证兼里虚不甚,脉不浮紧而浮弱者;非外邪所致营卫不和,自汗,发作阵作者;太阴中风证或太阴表证,症见四肢烦疼、脉浮取而微、沉取而涩者;太阳病误下,正气抗邪于上,其气上冲,热痞兼表证者;阳明经表证症见目痛、鼻干、额头作痛、缘缘面赤、汗多脉迟者;阳明日晡发热兼寒热如疟,脉虚浮的太阳表证;太阴虚寒兼表证身疼者;妊娠恶阻,产后中风持续不解者等,病机均为营卫不和,临床均可应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六经均有中风条文,历代医家多从风邪外感立论,认为六经皆有表证,三阴中风与三阳中风相同都是论述各经表证的条文。笔者在学习《伤寒论》时,试对其论中的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厥阴中风条文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三阴中风与三阳中风不同,其实质主要是用来判断三阴病的预后转好,即“欲愈”证。1 传统的六经表证论《伤寒论》中有18条条文明显提及“中风”,其中太阳病篇有11条,阳明病篇3条,少阳病篇1条,太阴病篇1条,少阴病篇1条,厥阴病篇1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2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  相似文献   

7.
张颖  赵家有 《北京中医药》2018,37(8):777-780
六病愈症为微汗、脉静微缓和发烦目瞑衄血为太阳病"愈症",得利、转失气和濈然汗出等为阳明病"愈症",能食不呕、少阳脉小为少阳病"愈症",脉有中气和脾家实下利为太阴病"愈症",手足温、寸微尺浮为少阴病"愈症",脉微浮、欲饮和脉还手足温是厥阴病"愈症"。杂病"愈症"为身痹、如冒状、微汗和汗出为水湿邪等津液代谢失常的"愈症",得利和得下是邪得以出的"愈症"。以证候虚实为基础,辨识"愈症"可指导临证守法、守方,实证时出现"愈症"一般为邪气所致的过性邪气症状,虚证为原有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8.
五苓散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文71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4条云:“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其病机为:太阳外邪不解...  相似文献   

9.
<正> 伤寒论一、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在证候和病机上如何鉴别? 答: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都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症状。其证候鉴别要点是:太阳中风证汗出,恶风,脉缓;太阳伤寒证无汗,恶寒,脉紧。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风邪袭表,阳浮于外,营阴内弱;太阳伤寒证的病机是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二、少阳病的提纲证是什么?你对“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如何理解? 答:少阳病的提纲证是口苦、咽干、目眩。有少阳病的提纲证,又有柴胡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四大证候之一,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不  相似文献   

10.
<正> 烦躁,在六经病证中都可见到,但每多见于三阳实热证,亦可见于三阴里虚寒证,六经中皆可出现烦躁。对其治疗综合如下: 1 解表散寒除烦太阳伤寒,表闭大甚,阳气郁遏,产生内热,所谓“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用大青龙治之,以其麻黄汤倍麻黄加姜枣以开腠理,加石膏以清里热除烦。全方外开腠理解肌表,内清郁热,邪从汗去,热清烦止。2 和解少阳除烦少阳五主证:往来寒热,胸胁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太阳病蓄水证,主要是指71至74条的五苓散证而言的。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古今注家,将其称为太阳腑证,认为是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热与水互结膀胱所致。笔者认为,蓄水证非为太阳腑证,乃是汗后损伤三焦之阳,阳虚气化失常,水蓄三焦所致。现简述于下: 从论述蓄水证的4条原文分析,则知蓄水  相似文献   

12.
烦躁是临床常见的伴随症状 ,有时也是病人的主诉症状 ,特别是一些老年病患者更是多见。因此探求烦躁之病因病机对临床治疗颇有指导意义。早在《内经》就有“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肺痹者 ,烦满而呕”、“夫心胀者 ,烦短气”、“烦而不能食”等论述 ,指出因火、因痹、因胀、因虚均能致烦。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有关烦躁条文近 70条 ,对烦躁症作了详细阐发 ,因此从中探析其机理颇有必要。1 外邪郁闭致烦躁 ,多见于太阳、少阳病过程中第 38条“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此条是太阳中风 ,…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1]共载方剂(除厥方)计115首,其中用桂者就有41首;桂枝汤被称为“伤寒第一方”,而以桂枝为首命名的方剂就有21首。从太阳到厥阴篇,都有桂枝的轨迹。可见仲景认识桂枝的深刻及其应用之广泛和巧妙,兹试析之。1 为君药制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脉浮弱或浮缓,是太阳表虚,营卫不和的表现,即桂枝汤的主证,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3两,炙甘草2两,大枣12枚。若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而数者,为余邪未尽。或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其小便…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阳微阴弦”义理发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微阴弦”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本是在言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医宗金鉴》)认为亦或有指浮或沉的部位,按在浮部为阳,沉部为阴。亦有指左右手者)[1]。“阳微阴弦”即言寸脉微(不及),尺脉弦(太过)(或指轻按在浮部为微弱,重按至沉部则为弦急的形象)。但后世医家认为,此为仲景以脉赅胸痹病机之言。“阳微阴弦”之语,道出了仲景认为胸痹是由于内虚致阴邪干…  相似文献   

15.
对《伤寒论》“发于阳”“发于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有两条出现“发于阳”“发于阴”,即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历代医家对这两条“发于阳”“发于阴”的解释颇不一致。对  相似文献   

16.
诊余偶记     
一、紧脉:《伤寒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魏荔彤注:“伤寒中风同一浮脉,而彼为浮缓此为浮紧,阳邪舒散故缓,阴邪劲急故紧。同为在表之浮,而一缓一紧,风寒逈异矣。”按《伤寒论》中紧脉乃与缓脉相对,紧之形态论中未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曰:“腹痛脉弦而紧。”曰:“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相似文献   

17.
正经言如此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涩者阴也,短者阴也。所以言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以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纲领。一般学者将六经中的三阳病分为经证、腑证,对学习和研究仲景学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三阴病,一般认为属于阴盛阳衰,脏气虚寒,而无经证、脏证的区别。笔者认为,三阳病既有经证、腑证之分,三阴病亦应有经证、脏证之别。尤在泾说:“阳证有在经不在腑者,阴病亦有在经不在脏者”。赵嗣真也认为:“伤寒传入三阴,尚有在经表证”。尤、赵二人明确提出了三阴经证的学术观点,这是比较符合仲景原意的。以下结合《伤寒论》原文,对三阴经证略加讨论。一、太阴中风宜解肌发表《伤寒论》274条(按赵刻本,下同)“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  相似文献   

19.
对《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文,历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病“发于阳”与“发于阴”,以及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关系。《伤寒论》是一部治病之书,仲景所创立之辨证论治方法始终强调在认识疾病基础上来分析并判断疾病过程中各种不同证候所反映的病机,进而根据病机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研读仲景之书,方能体会仲景文字之寓意。病“发于阳”与“发于阴”是根据《河图》水火之成数所代表之阴阳来强调治疗疾病之最终目标在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和。所以,认识本条不能只在恶寒是否伴随发热上来讨论何谓病“发于阳”或“发于阴”,而应该从全书所强调的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高度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指导全局性的临床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古今伤寒学者对本句的认识大致有三种。 一是认为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病起之不同或太阳病初有发热与不发热之故。“病”指太阳病,“发”为起之意,“阳”言卫,“阴”言营。以风伤卫、寒伤营,发病即见发热恶寒,是风伤卫阳之太阳中风;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寒伤营阴之太阳伤寒。所谓“无热”并不是不发热,而是起病不见发热。正如魏荔彤所云:“既在太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