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例1,49岁。2年前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2月常规随访主诉右下腹偶感隐痛,妇科检查示阴道残端愈合,无异常分泌物,建议门诊随访以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年患者仍偶感右下腹隐痛,且渐有坠胀感,近期加重,遂来院就诊。患者术后无接触性出血史。妇科检查示阴道粘膜充血,淡黄色分泌物较多,阴道顶端右侧见肉芽组织直径约2cm,盆腔右侧扪及囊肿约4cm。B超示右侧盆腔有一液性区4cm×3cm×3cm,疑为右卵巢。拟诊为1.右附件囊肿;2.阴道残端肉芽。行肉芽摘除术。术时患者感右下腹有剧烈牵拉痛,肉芽摘除后在阴道残端见一小破口,并见未吸…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31岁,孕3产0,因宫内妊娠37+6周,右下腹间断性隐痛2天,B超报告中央性前置胎盘于2001年6月27日收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10月4日,预产期2001年7月11日,早孕反应轻微,孕3月余初感胎动,胎动后无腹痛,孕期无阴道流血及其它不适,孕后期曾反复做B超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近2天右下腹隐痛,二便正常,不发热。既往体健。1997年因2次自然流产后1年余不孕在外院就诊,初诊右侧输卵管不通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右侧残角子宫,将右输卵管移植入相当左子宫右角。入院查体:T36.4℃,P76/min,R18/min,BP17/9kPa,精神好,身高158cm,体重57kg,心肺无异常,腹壁极薄且软,胎体非常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者,20岁,因右下腹隐痛1周,发现盆腔包块2天入院.既往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06年10月26日.未婚,否认性生活史.自诉近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隐痛,右侧卧位明显,无腰背放射痛,无其他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例1患者38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于2006年8月4日入院.患者近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阵发性轻微隐痛;2年前B超检查发现2个子宫肌瘤,直径均约2 cm;2006年4月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变性,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未减轻;发病以来无阴道不规则流血及排液.  相似文献   

5.
1 诊断 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合并盆腔腹膜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双侧输卵管积水;继发不孕. 2 诊断依据及分析 2.1患者因"月经期右下腹隐痛2天,加重12小时"入院.患者在月经期右下腹隐痛2天,12小时前患者于卫生间滑到后腹部疼病加重,休息后不缓解,伴有轻度恶心,肛门坠胀感.查体:面容痛苦,平车推入病房,体温38.5℃,有肌紧张,下腹压痛,以右下腹为主,伴有反跳痛.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阳性,宫体前位,略大,压痛阳性,活动度尚可:双侧附件区均有压痛,右侧为重.盆腔B超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分离;右侧附件区3.2cm×4.5 cm×5.0 cm大小低回声团块,界限不清,内细密点状回声,见分隔,卵巢形态不清,左侧卵巢大小3.0cm×2.4 cm×1.5 cm;双侧输卵管见腊肠样改变,盆腔积液深2 cm.经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增大,可表现为右下腹隐痛,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部受到撞击后出现腹痛加重,诊断首先考虑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因患者有发热及腹部体征,考虑合并盆腔腹膜炎.  相似文献   

6.
一、病例摘要患者 ,39岁 ,因“下腹坠胀不适 1周”于 2 0 0 3年 11月14日于本院门诊就医。患者 1周前早晨起床后自觉下腹坠胀不适 ,偶感腹部隐痛 ,疼痛无放射性。双合诊检查 ,宫颈轻度糜烂 ,子宫正常大小 ,右附件区扪及一 10cmⅹ10cmⅹ9cm囊性包块 ,活动、无压痛 ,左附件未及异  相似文献   

7.
正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因"停经11周+3,下腹隐痛2周,加重3 d"于2017年8月9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7年5月21日,停经第40天测尿h CG(+)。2017年7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无阴道出血。2017年8月1日B超示:宫内见一孕囊,内见卵黄囊及原始心搏,左右卵巢大小分别为3.8 cm×3.2 cm和4.6 cm×3.5 cm,内见数个囊性回声,盆腔内见2.2 cm液性暗区。未予特殊处理,继续观察。8月6日右下腹剧烈疼痛,放射至腰部及右侧大腿,当日行B超示:宫内见一活胎,左右卵巢大小分别为6.6 cm×4.2 cm和5.2 cm×6.7 cm,内见多个无回声暗区,盆腔内见2.3 cm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38岁,已婚,农民.因下腹持续性隐痛6天于2008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为2008年11月15日,量略少于以往正常月经.6天前出现下腹隐痛,持续不能缓解,无阴道流血,于当地卫生院B超检查发现右下腹混合性包块,腹腔少量积液.至我院门诊查血β-HCG为6.9 U/L(标准值<2.9U/L).盆腔B超检查提示:子宫后方偏左侧见一不规则无回声区,大小约6.1 cm×3.0 cm,壁厚不均,子宫周围见大量液性暗区,前后径2.3 cm.  相似文献   

9.
患者 2 9岁 ,住院号 36 882。左下腹包块 1个月伴隐痛1周 ,于 2 0 0 3年 9月 1 3日入院。月经规律 ,量中 ,末次月经2 0 0 3年 9月 1日。结婚 6年未孕 ,在外院行输卵管造影 2次 ,均提示双侧输卵管不通 ,左侧输卵管积液 ,多次行输卵管通液无效。 1个月前行B超检查示左下腹有 6cm× 6cm× 4cm包块 ,近 1周无任何诱因左下腹隐痛 ,无放射痛 ,无呕吐。体检 :左下腹可触及囊性包块 ,有触痛。B超示子宫正常 ,左附件区见一 5cm× 7cm× 6cm液性暗区 ,后方回声增强 ,包膜光滑。妇科检查 :外阴正常 ,阴道通畅 ,宫颈光滑 ,子宫正常 ,子宫左上方触及肿物…  相似文献   

10.
一、病例摘要 患者 48岁,因右下腹痛1个月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周期20~30 d,经期2~3 d,量适中,无痛经.该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病程初期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伴腰痛,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疼痛缓解,转为间断性右下腹隐痛,患者为求进一步诊疗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程中患者持续便秘.妇科查体:右侧宫旁触及一大小约8 cm×6 cm×5 cm肿物,质硬,轻压痛,与子宫关系密切;左附件区触及一大小约5 cm×4 cm×3cm大小肿物,质中等,活动度可,轻压痛.妇科腔内彩超提示:左卵巢内见39 mm× 32 mm囊性光团回声,内见短线样及团块样强回声.  相似文献   

11.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22岁,因“下腹胀2年,发现盆腔肿物2周”于2009年3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腹略膨隆,下腹部正中可扪及一囊实性肿物,上界平脐,边界清楚,活动受限,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正常大小。盆腔正中可扪及直径约20cm囊实性肿物,性质同腹部检查。超声检查:盆腔可见大小约13.5cm×15.7cm×17.4cm囊实性肿物,考虑为右卵巢畸胎瘤。  相似文献   

12.
患者,陈某,29岁。因婚后4年不孕于1994年11月29日入院。月经史:无异常。4年前结婚,未避孕。丈夫精液检查:计数、活率及活力均正常。激素测定(FSH、LH、PRL、EZ、P)正常。BBT双相、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史。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偏右,正常大小,活动佳。右侧附件无异常。子宫左侧可相及一4”cm大小的囊性包块,活动度差,无压痛。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子宫呈单叶状.偏向盆腔右侧,右输卵管通畅扭曲,绕子宫壁至左侧,未见左输卵管显影。腹腔镜示:子宫前位,编右,正常大小,左侧子宫角圆钝,右侧卵巢大小为scm…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患者32岁。孕2产1。因反复下腹胀痛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腹胀半月于2006-01-05入院。患者2004年3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无腹胀及肛门坠胀,未治疗,2005年10月腹痛时在左下腹扪及直径6cm包块,伴腹胀。2005-12-23再次出现下腹部不适,到当地医院检查超声提示子宫上方12·0cm×8.6cm×9.5cm混合性回声区,其右上方5.6cm×3.4cm混合性回声,考虑盆腔混合性、囊实性占位。外院CT提示卵巢癌,予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月经规律,经量不多,无痛经,末次月经2005-12-10。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查体:T:36.2℃,P:74/min,R:1…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病例1,62岁,因绝经后腹痛4月,于2018年3月30日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治疗。患者绝经9年,4月前出现逐渐加重的下腹隐痛,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后壁实性肿物4 cm×4 cm×3 cm,血流丰富,考虑子宫平滑肌肉瘤可能收入院。患者25年前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既往月经规律,轻度痛经,G,P?。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子宫如孕8周、压痛阳性。CA125、CA1.9等肿瘤标志物均正常。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子宫右后壁不规则团块影4.4 cm×4.2 cm×3.5 cm,信号欠均匀,可疑累及右盆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提示宫体代谢活跃,考虑恶性,平滑肌肉瘤可能。于2018年4月6日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后壁一灰白质脆肿物5 cm ×4cm×4 cm,穿透浆膜层,侵及右侧骶韧带与后腹膜。冰冻病理检查提示低分化腺癌。遂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全子宫双侧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患者,45岁,G3P3.因下腹隐痛6月余,腹胀1月余于2007年9月13日入院.患者自述于2007年2月始出现下腹隐痛,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腹胀、腹泻等不适,无尿频、尿急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行B超检查示:①子宫未见异常;②右盆腔液性包块(囊肿?),大小43mm×33 mm;③膀胱未见异常,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卵巢放线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2 7岁 ,住院号 140 889,因体检发现子宫右侧附件包块 3年伴腰酸、下腹隐痛 ,自服中药症状无缓解 ,于 2 0 0 0年 6月 2 6日入院治疗。  妇科检查示子宫右前方可触及 7cm× 8cm大小包块 ,不规则 ,质地坚硬 ,活动欠佳 ,肿块有轻度触痛。B超示子宫右附件不均质实性肿块 ,拟诊为附件肿瘤 ,于 2 0 0 0年 6月 30日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右附件表面被小肠包裹粘连 ,部分大网膜粘连于子宫表面 ,肿块大小约 5cm× 6cm×7cm ,粘连固定于子宫后壁 ,与回肓部粘连 ,右侧输卵管增粗 ,直径约 1 5cm ,暗紫色 ,快速病理检查示附件化脓性炎…  相似文献   

17.
患者47岁,住院号50639.患者于1978年2月因“宫外孕破裂”在当地医院急诊手术.术后第4天发现右下腹一手拳大包块,稍感疼痛,无发热,伤口愈合良好,1周后拆线出院.此后每年春秋两季感右下腹痛,数日后可自行缓解,包块无明显增大.近半年觉右下腹痛加剧,要求手术,于1991年4月9日入院.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活动好,无压痛.右附件可及一手拳大包块,质硬,活动差,与子宫右侧有粘连.盆腔B 超:子宫6.7cm×4.1cm,其右上方见8.0cm×3.7cm 混合性包块.临床诊断:宫外孕术后盆  相似文献   

18.
一、病例摘要 患者30岁,因“全下腹坠胀7d,发现盆腔肿物2d”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已婚,孕2产1。妇科检查:子宫上方可触及15cm×10cm大小实性肿物,活动度欠佳,压痛阳性,左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阴道彩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8岁,腹痛4天入院。查体示腹肌紧张,下腹压痛,反跳痛,脐右侧尤著。肛诊示外阴幼女型,子宫前位,狭长,如成人拇指大。脐右侧扪及包块约8 cm×5 cm×4 cm,质软,触痛,下界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子宫前位,4.4 cm×2 cm×1·5 cm大。左侧卵巢2.2 cm×1.5 cm×1.0 cm大,切面示其被膜下方有多个细小囊泡,为不同发育阶段的始基卵泡。右侧卵巢明显增大为7 cm×5 cm×4 cm,超声切面示卵巢周边见卵泡样反射,卵巢髓质部回声增强,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示右卵巢明显增大(结合临床高度怀疑右卵巢扭转);遂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患者右侧卵巢扭转2周…  相似文献   

20.
患者33岁,孕3产0,因停经3个月,下腹隐痛伴阴道出血1 d,于2004年6月29日入院.患者停经50 d时因阴道出血伴下腹隐痛,在本科住院保胎治疗,期间B超检查示:双子宫,右子宫增大,左子宫早孕,右侧附件囊肿,7 d后症状消失出院.入院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少许暗红色血液,宫颈Ⅰ度糜烂,右侧子宫增大如孕13周,质硬,活动度欠佳,右侧附件扪诊不清,左侧宫底在脐上一横指偏左侧,无压痛.B超检查示:左侧宫内单活胎,右侧子宫增大,考虑为子宫腺肌病,右肾缺如,左肾结石并积液,肝、胆、脾、胰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保胎对症治疗9 d,症状反复加重.初步诊断:孕3产0,宫内妊娠14周+2,双子宫畸形,右侧子宫腺肌病,左侧子宫妊娠.会诊后认为,患者若不手术治疗,左子宫受压,胎儿发育空间受限,易发生流产、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等多种并发症;但手术治疗会刺激妊娠子宫,可能导致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