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帅  王凤君  马长松 《广东医学》2006,27(7):1058-1059
目的观察丙泊酚无病人流术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宫内妊娠40~80 d要求无痛人流患者2 000例,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同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连续监测SBP,DBP,MAP,HR,SpO2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丙泊酚1,3,5 min后SBP,DBP,MAP,HR,SpO2明显下降,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脉注射丙泊酚后呼吸抑制和暂停发生率为45%和50%,一过性呼吸抑制明显,与注药速度有关,面罩给氧很快恢复到术前基础值。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苏醒快、术后无不良影响,可作为人工流产手术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对老年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渭临  孙师元  章琳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22-1623,1637
目的:探讨呼吸机对老年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病例,所有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CAV+PEEP、SIMV+PEEP。PEEP值:5~10cmH2O。其余按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降低颅压、脱水、营养脑细胞、对症治疗。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值、动脉血气、Glasgow评分、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成功12例(成功组),病死52例(病死组),成功组与病死组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值、Glasgow评分、呼吸机相关肺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功组与病死组通气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机对老年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显示了有益的作用,患者通气前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Glasgow评分、呼吸机相关肺炎、电解质紊乱明显影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对155例Ⅱ型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分析并与155例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Ⅱ型呼吸衰竭连续病例进行了比较,发现血pH<7.10,PaCO_2>13.3kPa时,消化道出血的机会大增;慢性胃、十二指肠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烟酒嗜好和肝肾功能障碍是这一并发症的重要诱因。提示当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存在明显高碳酸血症,伴有或不伴有上述诱发因素时,均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PaCO_2、SpO_2的影响。方法:将122例COPD并发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61例采用吸氧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61例仅采用低流量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aO_2、PaCO_2、SpO_2、RR、HR,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PaCO_2、Sp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R、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COPD伴II型呼吸衰竭患者PaO_2、PaCO_2、SpO_2指标,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胡杰妤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23-24,7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IPPV是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在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救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抢救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56例患者资料,紧急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24例,常规药物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血气分析的变化以及最终的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1治疗2h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组患者同常规药物组相比,临床体征和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均<0.05);2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组病死率为33.3%,显著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59.4%的病死率(P<0.01);3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组存活患者住院时间为24±8d,少于常规治疗组32±7d(P均<0.05)。结论:紧急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能够及时有效地缓解急性左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能在短时间内使病人转危为安,是抢救急性左心衰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法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46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共进行了60次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监测仰卧位、俯卧位1、2 h的呼吸循环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俯卧位1、2 h 后病人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仰卧位时明显升高(t=4.042~7.923,P<0.01),心率、平均动脉压、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仰卧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氧分压增加幅度大于1.33 kPa为有效标准,俯卧位通气法治疗有效率达86.7%.结论 俯卧位通气法能明显改善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氧合状况.  相似文献   

8.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型呼吸衰竭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应用无创性鼻 (面 )罩 Bi 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并发 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8例 COPD并发 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规吸氧、解痉平喘 ,应用激素 ,抗感染等治疗 ,同时给予鼻 (面 )罩 Bi PAP通气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PO2 ,PCO2 ,Sa O2 ,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血压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COPD并发 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性 Bi PAP鼻 (面 )罩通气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呼吸衰竭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赢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3):138-140
对呼吸衰竭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40例进行了临床分析,首位是心衰(100%),其次是脑衰(47.5%)、肾衰(42.5%)、胃肠衰(27.5%)、肝衰(20%)、DIC(5%)。全部有肺部感染,感染为呼衰并发MSOF的主要诱因。衰竭器官为2、3及4个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42.86%、50%、100%。讨论了呼衰并发MSOF的发病机理,MSOF与病死率的关系及MSOF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动变流(Autoflow)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为SIMV-PSV组(对照组)和SIMV-PSV+AutoFlow组(治疗组)。继续治疗46h,对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动脉血气(ABG)、浅快呼吸指数(f/VT)、撤机时间、气道吸气峰压(PIP)、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阻力(R)、胸肺顺应性(C)和分钟通气量(VE)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f/VT、撤机时间、Pmean、R低于对照组(P<0.05);PIP低于对照组(P<0.01);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使用Autoflow既可以保证分钟通气量、降低气道压、减少人-机对抗,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胸肺顺应性、减少患者在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18例;对其发生原因和治疗用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崔健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7):829-830
目的:评价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慢性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治疗组:应用BiPAP~Synchrony型呼吸机治疗10例,2次/d,3h/次,治疗时间超过7d;对照组为同期住院10例经传统鼻导管持续供氧治疗的病人。两组进行比较,分别评价治疗后第1、4、7天的动脉血气情况及治疗7d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7d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动脉血气在pH及PaO2改善方面,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有效,尤其在改善pH及降低PaCO2方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比较分析45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标准治疗(对照组24例)和加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组2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BiPAP治疗后2h、1d、2d的PO2、P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症状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发症少,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正>100例患者中经口服中毒者97人,呼吸道及皮肤吸收者3人;男24人,女76人;年龄16-72岁,平均34岁;以年轻女性口服口中毒较多。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14-1215
目的:探讨纳美芬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拮抗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行根治性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待自主呼吸恢复后给予生理盐水;B组(纳洛酮组)给予纳洛酮;C组(纳美芬组)给予纳美芬,待病人清醒后拔除喉罩。比较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后5min意识状况评分,拔管30min后镇痛评分等指标。结果:应用纳美芬拮抗组和纳洛酮拮抗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纳美芬拮抗组和纳洛酮拮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在用药时、用药后5min、10min、30min等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及VAS评分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美芬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对确诊的42例乙脑分别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性呼吸衰竭之表现出现后开始用东莨菪碱治疗,前组12例中7例有效,后组19例中17例有效,而重型11例尚未出现呼吸衰竭表现时及早应用,则全部有效。作者强调指出,早用该药有利于本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成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41-1142,114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后2h、24h、72 h动脉血气分析、神志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PPV)38例患者,PO2明显升高(P<0.05),PCO2明显降低(P<0.05),pH明显升高(P<0.01)。其中3例患者因病情发生变化改用传统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准确掌握吸气支持压力,合理地调整参数,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常见 ,病死率高达 5 0 %~70 % ,呼吸衰竭是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死的首要原因 ,因此 ,维持呼吸功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院ICU自 1999年 2月起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 12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2例病人均是ICU收治的急性重度中毒病人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6~ 42岁。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诊断参照文献标准[1] ,均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呼吸浅表 ,口周紫绀 ,呼吸运动不协调 ,意识恍惚甚至昏迷 ,血气PaO2 <7.8kPa,PCO2 >6 .6 5kPa。上…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急性左心衰(ALHF)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将我院2008年前入院的AL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例定为对照组,2008年以后入院的20例ALHF并呼吸衰竭患者定为无创组。对照组行常规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对症治疗,无创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同时使用BiPAP无创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h、6h、12h生命体征、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24h病情好转率、插管率、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创组临床指标改善快,好转率高,插管率低。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胸骨上段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与常规开胸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对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4例(观察组),并收集同期进行常规正中开胸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输血量、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无院内死亡病例,无低心排,无切口感染病例,观察组手术切口明显缩短(P<0.001),术中无延长切口。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及心肌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患者少( P=0.044),术后输血量明显减少(P=0.006),术后ICU监护时间(P=0.034)及住院时间缩短(P=0.041)。观察组患者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低(P=0.036)。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渗出较观察组明显(P=0.049)。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结论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及肺部渗出、减少患者术后输血量;术后患者切口疼痛较轻,心房颤动发生率较低。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