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点、耐药突变基因状况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44例广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的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标志物,采用PCR和DNA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基因分型和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耐药突变基因。结果 3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基因B型179例,占52.03%;C型136例,占39.53%;D型4例,占1.16%;B、C混合型14例,占4.07%;B、D混合型2例,占0.58%;其他型9例,占2.62%。不同HBV基因型的HBV DNA载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脂、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耐药例数分别是95、49、20和84例,敏感例数分别是249、295、324和260例。突变基因型以rt181T最多,且多见于C基因型(110例)。结论广州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HBV C基因型容易产生耐药,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型是评价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疗效和选择用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位点变异在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和32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标本,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各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及血清标志物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临床类型(AHB、CHB、LC、HCC)患者拉米夫定(LAM)耐药率及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率分布为11.25%(19/169)、4.73%(8/169);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未见其他基因型;C型年龄分布高于B型(t=2.48,P<0.05);AHB、CHB、LC、HCC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6,P<0.05)。结论苏州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且HBV C型更易导致严重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东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乙型肝炎患者耐药情况,HBV基因型别与耐药以及突变位点关系。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00例,采用离心柱法提取HB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分型和耐药突变。结果 300例HBV-DNA阳性患者中,检出B型、C型、B/C型及其他未检测出的基因型,未检出D型分型,检出结果中以C型为主,占81.8%;HBV患者耐药药物以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的联合耐药为主,占43.6%;HBV耐药突变基因型主要为rt204I(24.35%)、rt204V(17.39%)及rt180M(17.39%);B型和C型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30.77%和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营地区HBV基因C型多于B型,C型容易产生耐药,以rt204I,rt204V及rt180M基因突变型多见,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的联合耐药多见,应根据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结果对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突变基因位点,为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4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和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四种核苷类药物(NAs)耐药及耐药突变位点分布情况、HBV核酸(HBVDNA)定量、HBVE抗原(HBeAg)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浓度、血小板(PLT)的含量。结果 11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出HBV基因C型61例,B型45例,D型3例,B+C混合型1例,B+D混合型1例,其他基因型5例。其中C型多于B型(P 0.05)。检出39例NAs耐药,耐药率为34.21%;C型与B型耐药无显著差异。C型患者HBeAg定量高于B型患者(P 0.05),PLT计数低于B型患者(P 0.05)。耐药突变位点最多见于rt204I;C型多位点突变高于B型(P 0.05)。LAM和LdT联合耐药最多见,两种及两种以上多重耐药高于单一耐药(P 0.01)。结论本研究中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多为C型,其次为B型。C型患者容易发生肝纤维化,更易发生多位点突变。NAs耐药以LAM和LdT联合耐药为主,多为两种以上联合耐药。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基因位点对评价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方法并对检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基因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同时检测HBVDNA、HBV-M。结果 (1)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占71.9%(92/128),D型占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2)男性与女性的HBV基因型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561)。B型与C型比较,C基因型HBVDNA含量(P〈0.05)和HBeAg阳性率(P〈0.01)明显高于B基因型。基因型B具有更高的HBeAb水平(P〈0.05)。结论 (1)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2)HBV基因型主要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D型。在CHB患者中,性别不是基因型构成差别的因素,C基因型易引起较重的肝脏病变,B型易发生免疫逃逸,致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7.
8.
HBV基因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HBV基因型在慢性乙肝中与肝功能损伤、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为初步估计病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对53例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进行了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肝功能,HBV-DNA病毒复制载量,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测到B型为35例(66.03%),C型18例(33.97%);重度慢性乙肝组的C基因型比例高于轻、中度慢乙肝组(p<0.05);C型谷丙转氨酶水平、胆红素水平均高于B型(p<0.05);而C型HBV-DNA病毒复制水平与B型HBV-DNA病毒复制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慢性乙肝组的C基因型比例高于轻、中度慢乙肝组,C基因型肝损比B基因型严重,而两者HBV-DNA复制水平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各种基因型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6例HBV感染的肝癌、58例肝硬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60例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HBV基因型.结果 无症状携带者中B基因型为46.7%(28/60),C基因型为33.3%(20/60),D基因型为20.0%(12/60);慢性乙型肝炎组B基因型为41.7%(25/60),C基因型为36.7%(22/60),D基因型为21.7%(13/60);肝癌患者中B基因型为33.9%(19/56)、C基因型为60.7%(34/56)、D基因型为5.4%(3/56);肝硬化患者中B基因型为31.0%(18/58)、C基因型为63.8%(37/58),D基因型为3.5%(2/58).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中以B基因型为优势感染毒株,而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则以C基因型为优势感染毒株.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HBV基因型的PCR熔解曲线法,并验证该方法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依据文献报道的HBV B、C型全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B、C型的特异引物序列,建立HBV基因分型的PCR熔解曲线法。用该法检测186例HBV DNA阳性血清样本,并从中选取51例样本,用商品化的HBV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检测,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两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186例标本中,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到B型133例(71.5%),C型37例(19.9%),B/C混合型16例(占8.6%)。选取的51例样本中,熔解曲线法与市售试剂盒检测B型符合率100%,C型符合率100%,B/C混合型符合率81.25%,总符合率94.1%(Kappa=0.909,P<0.05)。 结论:建立的PCR熔解曲线法操作简便,与商品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可用于临床上HBV B、C以及B/C混合型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张征  胡小宣 《医学临床研究》2012,(9):1743-1744,1749
【目的】观察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患者乙肝病毒(HBV)P区变异及特点,为临床拉米夫定耐药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服用拉米夫定患者进行研究,对其HBV聚合酶逆转录酶区基因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进行HBV基因分型。通过巢式PCR引物扩增P区,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52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中,其平均年龄(33.6±13.4)岁,共有30例发现了HBVP区耐药位点变异,检出率为57.3%。M204I为主要的突变类型。其中发现P区变异的在病毒学反弹的、治疗中应答不佳的及停药后复发的患者中分别19例,6例,5例,三者变异发生率分别为82.6%,42.9%,33.3%,其变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疗程在1年,2年及2年以上的,P区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6.3%,72.7%,81.8%,三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区突变组用药时间明显长于无P区突变组,分别为(27.7±19.9)个月,(13.9±7.6)个月(P〈0.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后耐药患者HBVP区变异发生率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且有P区变异的平均用药时间明显长于未检测到P区变异组,故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观察其耐药的产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临床疗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湖北省襄樊地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并考察不同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PCR-RDB法检测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结果 在襄樊地区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了四种HBV基因型,分别是B,C,D和B+C,其中B型52例(36.36%),C型82例(57.34%),D型3例(2.10%),B+C型6例(4.20%).在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ASC)和慢性乙型肝炎(CHB)组中,基因型B和基因型C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0.04,P>0.05),在慢性重症肝炎(CLF),乙肝后肝硬化(LC)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中,基因型C的比例明显多于基因型B(χ2=10.28,23.75,27.59,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和C型是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的优势基因型.结果 揭示基因型C与HBV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情况。方法对182例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重感染的患者中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7.5%。34例(68%)发生在前3个月内。8例患者出现相关肝炎症状,其中纳差、恶心、呕吐症状最常见。16例(32%)需要停药或修改方案,34例(68%)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肝功能正常或好转。结论合并乙肝的结核病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用于反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807例HBeAg阴性血清标本进行LHBs及HBVDNA检测。结果①在807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54.40%(439/807),LHBs的阳性率为56.75%(458/807),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813,P〉0.05),两者总体符合率为91.70%(740/807);②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与LHBs检出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⑨LHBs含量与H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995,P〈0.001)。结论LHBs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能够反映出HBeAg阴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的程度,是HBVDNA复制水平判定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发生HBV YMDD变异后与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6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并发生HBV YMDD变异的CHB患者,另选择未发生HBV YMDD变异的CHB患者作对照组.探讨血清HBVDNA载量与HBV YMDD变异类型、变异发生时间的关系.结果 CHB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HBV YMDD变异组HBVDNA载量明显高于HBV YMDD未变异组(P〈0.01).HBV YMDD变异类型(YVDD、YIDD、YVDD/YIDD)的分布与血清HBVDNA载量无相关性.HBVDNA载量与发生HBV YMDD变异的时间有相关性.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发生HBV YMDD变异的时间越来越早.结论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和HBV YMDD变异,可动态观察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HBV YMDD变异的情况,对临床治疗和观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南通地区乙型肝炎病毒P区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基因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58例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至少2年以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30例未接受过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P区耐药基因和基因型,同时观察三种主要突变模式与ALT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 158例CHB患者检出B基因型42例(26.58%),C基因型116例(73.42%)。131例发生P区不同位点突变,突变率为82.91%。共检出11个HBV突变位点,主要突变位点是M204I,L180M,M204V,A181V和A181T,耐药频率依次为41.14%,37.34%,22.15%,11.39%和10.13%,11个突变位点有21种突变模式。拉米夫定(LAM)耐药相关突变中以L180M和M204V合并出现为主,其次以M204I单独出现; 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相关突变中以A181V为主; 恩替卡韦(ETV)耐药率较低。结论 南通地区HBV基因型以B和C型为主,C型为优势基因型; 耐药突变主要集中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而恩替卡韦耐药率较低。多位点耐药突变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毒耐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88例。A组采用大剂量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涂布剂、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B组采用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结果:A组的食欲不振、腹胀改善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1);A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ALT正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5)。结论: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涂布剂、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疗效持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YMDD变异株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4例)和治疗组(B组、34例),对照组继续予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治疗、治疗组联合ADV10 mg/d口服治疗,疗程6月.检测肝、肾功能、HBV DNA,HB-sAg,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B组在第6月时,ALT、HBV DNA水平下降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AL T复常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ADV联合LMV治疗过程中,监测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ADV联合LMV治疗LM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