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06±12.84)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癫痫、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中,病因为恶性高血压8例,肺部感染伴原发性高血压1例,子痫4例,肺癌化疗后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共济失调、偏瘫等。神经影像学以双侧大脑半球后部可逆性白质异常病变为特征。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病因复杂,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大多数病灶为可逆性,但有部分损害可长期存在,尽早正确治疗对减轻神经功能损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茜  王为珍  祝茗  赵永波 《上海医学》2007,30(8):592-594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起病原因多样,其中子痫2例,高血压脑病4例(2例肾脏疾病,1例原发性高血压,1例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肾移植后给予环孢素治疗1例,肺癌术后行化疗1例。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头痛、抽搐、视觉异常和意识丧失等。头颅MRI检查均有以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T1加权低信号及T2加权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呈高信号的病灶,且大多双侧对称。经对因及适当的脱水治疗,患者症状基本缓解。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有特征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中,病因为高血压2例.产褥期子痛1例,鼻咽癌放疗1例,肺癌术后化疗1例.临床表现:2倒出现头晕,4例出现头痛,3例出现视物模糊,恶心、呕吐,1例出现癫痫发作,1例精神异常,1例共济失调.神经影像学以可逆性白质异常痛变为特征,多数位于半球后部白质.结论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经过正确的治疗,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神经影像学改变可恢复到病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傅可  余翔  周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298-1299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观察。共分析1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病因多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先兆子痫7例,继发性高血压3例,原发性高血压3例,肾功能不全3例。主要临床表现视觉障碍、头痛、精神异常和癫痫发作。多数患者头颅MRI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T1WI呈低或等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和FLAIR像呈高信号,ADC呈高信号,双侧对称或不对称;予以积极对症处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结论:RPLS的病程具有可逆性,脑后部白质损害是其主要特征,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本病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近年临床发现的一类新的白质脑病,由多种病因引发,以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颅内高压为表现,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等。头颅CT或MR图像显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对称性片状白质脑水肿,适当的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完全逆转,故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继发高血压脑病7例,子痫6例,子痫前期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急剧血压升高伴头痛15例,癫痫发作11例,意识障碍9例,视物模糊8例,精神异常5例,伴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4例;MRI主要表现为双侧枕顶叶多发皮层下白质较对称性异常信号改变,T1WI呈低信号,T2WI和T2-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CT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15例治疗后MRI复查,10例病灶完全消失,5例病灶减少、范围缩小。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数有基础疾病史,病变主要位于后循环供血区,以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经积极治疗后其信号具有可逆性,掌握以上特征对该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逆性大脑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 收集4例RPE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为子痫患者,1例为尿毒症患者,临床以突发头痛、视物不清、抽搐发作、意识障碍为特点;颅脑MRI、CT检查示大脑后部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多发病灶.行降颅压、脱水、抗惊厥治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很快好转.结论 RPE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经及时对症治疗后病情很快好转.  相似文献   

9.
闻公灵  张保朝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62-63,120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7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本组患者的原发病为:高血压脑病1例,继发于妊娠子痫3例,肾功能衰竭2例,红斑狼疮1例。7例均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头痛伴呕吐、意识障碍及癫痫等,3例有视觉障碍,肢体运动功能均正常。实验室检查2例有肾功能不全。头颅CT或MRI检查7例均显示双侧顶枕叶白质为主的较大范围的异常,部分患者累及额叶,其中CT为低密度、MRI为长T1、长T2信号。经过积极的降压、脱水等治疗,患者症状及体征在短时间内即恢复良好,影像学复查也显示病变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有特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就诊、及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任永 《当代医学》2016,(35):43-45
目的 观察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影像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18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按照回顾性分析办法总结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比较18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方法及MRI影像学诊断特点,观察统计患者主要影像学指标表现及信号图像.结果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MRI图像经查发现异常病灶集中在双侧外囊,左顶叶,双顶叶,右额叶,右颞叶等部位.其中左顶叶部位发病患者数最多达到38.88%(7/18).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T 1WI信号大部分表现为稍低或不明显,T2WI及FLAIR均呈高信号,DWI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ADC表现为病灶信号增高,MRV均未见异常,增强扫面大部分未见异常强化,仅在7例左顶叶病灶患者中出现多发性小点强化.结论 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影像特点发现在颅脑病变区域,异常信号灶均累及大部分脑部组织,包括额叶、颞叶白质及颞叶、顶叶脑皮质,双侧基底节区等.在T2WI及T2水抑制图像中异常部位呈现高信号表征.对于弥散加权成像呈等或稍低信号,对于表观扩散系数图像表现为高信号.提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影像的鉴别与辅助诊断作用明显,其临床选择优势较高,患者对其无不良反应,适用范围较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9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RPLES患者常见病因为高血压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痫性发作和视觉障碍等.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水肿,大脑皮质亦可累及.MRI显示T1W1为稍低或等信号,T2W2和FLAIR为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结论 RPLES发病机制为急性大脑白质血管源性脑水肿.影像学特点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病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基础病、临床表现、影像特点,随访了解预后.结果 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相关的常见疾病有各种肾病肾功能不全、妊娠及产后子痫、结缔组织病、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抽搐、视力下降、精神意识改变等.影像学具有多灶性、对称性、后部为主分布的特点,累及枕、顶、额的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病灶.一般预后较好,少数较差.结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并不相同,病变并不都可逆,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对预后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结果:5例病例中原发病为恶性高血压2例,妊娠子痫3例,尿毒症1例.5例均为突然发病,发病时血压多升高,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改变表现为大脑后部皮质、皮质下的斑片状血管源性水肿,多双侧对称.经过积极的降压、脱水、控制抽搐等治疗,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良好.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病因多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多数病灶为可逆性,及早正确治疗对减轻神经功能损害至关重要,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头颅CT及MRI检查发现脑白质弥漫性水肿,累及双侧顶枕叶及小脑白质和额叶,皮质亦见受累.病灶在CT上表现为等-低密度,常规MRI T1WI为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扩散成像检查可显示血管源性水肿,DWI低信号和ADC图高信号的典型改变.磁显葡胺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治疗后,其中3例复查头颅MRI或CT均提示病灶完全消失.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头颅CT和MRI检查为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MRI检查是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女性10例,男性5例,9例患者行CT平扫,8例患者行MR扫描,其中2例患者同时行CT及MR扫描。结果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表现为以枕顶叶白质区为主的异常改变,CT图像呈片状低密度,MRI表现为T1WI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病灶主要位于双侧枕顶叶,其次是额叶及颞叶,也可累及脑干、小脑及基底节区。经过合理治疗大部分病灶好转,其中一例患者合并散在出血。结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因,及时作出诊断,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6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CT示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1例患者MRI显示双侧顶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在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随访CT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甚至消失.结论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脑白质,也可见于基底节、额颞叶.顶枕叶呈双侧对称性,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上均有血压突然升高.一般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影像学表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7.
蔡磊  马淑辉  闵剑青 《吉林医学》2012,33(24):5269-5270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子癫7例,高血压脑病2例。9例均行CT、MR检查。结果:PRES的CT主要表现为顶枕叶白质低密度影,病变累及双侧顶叶8例,枕叶5例,额叶4例,基底节区3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MRI对于显示病变有无、范围及皮质受累较CT更敏感。9例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CT、MRI显示病灶逐渐减少、消失,呈可逆性改变。结论:PRES的影像学特点结合其临床资料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Su JM  Chen H  Wang Q  Zhang GH  Zeng XF  Tang F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497-1499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不同病因.方法 观察2例SLE合并RPI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系统地回顾了文献报道3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全部35例患者引起SLE合并RPLS的病因.结果 35例SLE合并RPL患者中32例有高血压;3例SLE合并RPLS患者无高血压;1例明确与利妥昔单抗相关,1例明确与环孢素治疗相关.结论 引起SLE合并RPLS的原因有不同原因引起的高血压、SLE神经系统受累、药物的神经毒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1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因,探讨治疗及预后。该病主要表现为抽搐、视觉异常、意识障碍;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见双侧顶枕叶皮质及双侧丘脑高信号,核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为低信号改变。本例患儿经内科治疗后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20.
吴燕芳  林禾  高飞 《疑难病杂志》2012,11(9):699-700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方法分析SLE合并PRES患者3例并系统地回顾国内文献报道9例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 12例SLE合并PRES患者,发病前使用糖皮质激素10例,环磷酰胺3例,出现高血压11例,头痛10例,癫痫发作10例,意识障碍9例,视觉障碍8例,CT及磁共振成像(MR)显示多发病灶主要位于双侧枕叶、顶叶、额叶、颞叶。降压和及时处理诱因症状可缓解。结论 PRES是一种临床一影像综合征,发病常与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突发高血压等相关,SLE合并PRES若能及时诊断、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病变可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