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影像资料。结果: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在低场MRI表现上有增粗扩张的眼上静脉及增宽扩大的海绵窦。结论:低场MRI对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纪文华  滕国春  白志勇 《河北医学》2006,12(10):1014-1015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CT表现. 方法:本组6例,有外伤史者5例.均经DSA证实. 结果:CT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患侧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眶内软组织肿胀;眼外肌增粗. 结论:突眼病人发现上述CT表现时首先考虑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但需要做必要的鉴别诊断,DSA检查应是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外伤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MRA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4年7月MRA检查诊断并经DSA或临床确诊的1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影像学资料.16例均进行二维相位对比法(2D-PC)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检查.结果 16例患者2D-PC法显示海绵窦异常及扩张的引流静脉31个,3D-TOF法显示50个.16例中,对海绵窦扩大和扩张、迂曲的眼上静脉,3D-TOF MRA 100%显示,2D-PC MRA显示分别占总数的81.2%(13/16)和86.6%(13/15).结论 MRA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估外伤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周围血管情况,多数情况下可作为介入治疗前的筛选诊断和治疗后随访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DAVF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行DSA检查,其中8例行头颅CT平扫,6例行MRI平扫、MRA、MRV检查。结果:DAVF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颅内血管杂音及头痛为主要表现,也可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本组患者头痛6例,癫痫3例,其中可闻及搏动性颅内血管杂音5例。头部CT及MRI平扫能显示DAVF的继发改变。本组中CT平扫显示颅内出血6例;MRI平扫见异常增粗迂曲的流空血管影5例;MRA示迂曲扩张的异常血管4例;MRV示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DSA检查显示病变位于海绵窦3例,横窦-乙状窦3例,上矢状窦2例,岩上窦1例,能清楚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DAVF的CT、MRI、MRA及MRV表现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DAVF,与脑动静脉畸形鉴别有一定困难,确诊依赖于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SICC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SICCF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和转归。结果SICCF主要症状有眼结膜充血、头痛、视力障碍、眼球突出、眼肌麻痹及颅内血管杂音等。磁共振检查显示患侧海绵窦扩大和眼上静脉增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可见瘘口的部位和大小、静脉引流方向、脑循环代偿情况等。血管内栓塞治疗有效。结论DSA为目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的金标准,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pler),CT,MRI在显示眼上静脉(SOV)扩张及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分析导致SOV缴张的机理及通过增粗的SOV逆向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方法:对116例伴有SOV扩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形态和病因分析,对其中7例CCF患者进行SOV逆行插管,用弹簧圈或可脱球囊堵塞瘘口,结果:发现多种疾病均可引起SOV扩张,CCF是导致SOV扩张的主要疾病,本组病例中CCF92例(包括高流瘘及低流兼),眼型Graves病14例,眶尖炎症2例,Tolosa-Hunt综合征2例;眼部血管畸形2例,眶炎性假瘤,眶内血肿,海绵窦肿瘤及海绵窦血栓形成各1例,扩张静脉直径3.5-7.0mm,各病种管径扩张大小无明显差异。管径最粗者为CCF,影像检查同时能发现眼外肌肥大,眶部病变和海绵窦膨大等相关表现,结论: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ler),CT,MRI均能良好SOV扩张,结合MRI,CT和超声波检查的其他表现,可对导致SOV扩张的病因作出诊断,对伴有SOV扩张的CCF患者行SOV逆行插管栓塞瘘口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首诊于眼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对9例10眼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B超、CT和/或MRI检查。结果 三种医学影像学检查均发现眼上静脉扩张、眼外肌肥大、眶内脂肪垫增厚;部分CT或MRI检查还显示扩张的海绵窭。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颈动脉海绵窦瘘检查中有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64层CTA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行64层CTA检查的结果。结果:①常见CT表现: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眼眶内斑片状阴影及眼外肌肥厚。②容积重建显示20例动脉早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13例动脉早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③血管分析软件技术显示直接型瘘12例,其中5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Ⅱ段,2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Ⅲ段,4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Ⅳ段,1例瘘口位于海绵窦V段,瘘口呈线条状8例,呈非线条状4例,间接型瘘5例。显示眼上静脉及大脑中静脉直接与海绵窦相通。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海绵窦痿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林志霞  赵喜才  刘大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34-1635,1643
目的: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影像学表现,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998~2006年临床确诊的8例THS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表现.结果:影像学表现异常5例,主要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增大、眶尖软组织肿块.CT呈软组织密度,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强化扫描CT、MRI均示病变明显强化,同时伴有邻近硬膜强化.DSA检查1例示病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稍狭窄,MRA检查1例示一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形态不规则;另3例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THS部分病例有影像学的异常改变, CT、MRI表现对其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相位对比法(PC)在颅内静脉窦病变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颅内静脉窦病变52例,包括硬膜静脉窦血管畸形21例、硬膜动静脉瘘7例[其中6例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静脉窦血检5例、脑膜瘤侵犯静脉窦19例。MR检查用Siemens公司1.5T扫描仪。扫描序列用PC和时间飞逝(TOF)两种方法。其中28例同时行DSA血管造影。结果PC显示21例硬膜静脉窦血管畸形的瘤巢、输入动脉、输出静脉及静脉窦均为高信号,但瘤巢信号不均匀。PC和TOF两种方法对其输入动脉显示率均为95.2%(20/21),而对输出静脉显示率90.5%(19/21)及76.2%(16/21)。6例CCF表现为患侧海绵窦扩张,眼上静脉增粗。4例横窦和1例上矢状窦的静脉窦血栓PC表现为窦内信号消失,MRI表现为静脉窦内高信号,还可伴有脑叶出血及水肿。19例脑膜瘤侵犯静脉窦,PC显示为静脉窦移位、狭窄及闭塞。结论MRAPC能很好地显示静脉窦结构及其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