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观察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HTSSU-mAlb/Ucr)的变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探讨采用晨尿U-mAlb/Ucr筛选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用免疫比浊法,尿肌酐测定用苦味酸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50%狭窄及斑块组、≥50%狭窄组。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病变血管的支数、病变狭窄程度及病变评分表示。结果正常组、〈50%狭窄及斑块组和≥50%狭窄组的晨尿U-mAlb/Ucr不同。相关分析发现,U-mAlb/Ucr与冠心病变血管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Ucr)可作为门诊筛查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mALB/Cr)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项目包括尿mALB/Cr的4 184例体检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尿mALB/Cr及血糖(GLU)、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清胱抑素C(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结果,分析尿mALB/Cr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尿mALB/Cr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微量白蛋白尿(MA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4 184例纳入分析的体检者的尿mALB/Cr 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7(3.1~11.8) mg/g,其中男性5.4(3.0~11.3) mg/g,女性6.3(3.6~13.2) mg/g,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体检者尿mALB/Cr总阳性率(mALB/Cr ≥30 mg/g为阳性)为10.95%,其中男性10.96%,女性10.90%,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尿mALB/Cr中位数与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④按mALB/Cr<30 mg/g、30~300 mg/g、>300 mg/g分为正常、微量白蛋白尿、显性白蛋白尿3组,3组体检者间的年龄、BMI、SBP、DBP、腰围、WHR、GLU、HDL-C、TG、SCr、BUN、UA、eGFR、Cys-C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WHR、GLU、TG的增加及eGFR的降低是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体检人群中尿mALB/Cr异常率较高,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升高及肾功能下降均可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风险,应加强对高代谢综合征及中老年人群的尿mALB/Cr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清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92例患者为冠心病组,另选健康成人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入选者清晨空腹血脂、OGTT、CRP及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所有冠心病患者经CAG检查后明确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情况,比较各组ACR和CRP水平及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ACR、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中2支病变组患者ACR和CRP水平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P<0.01),而3支病变组患者ACR和CRP水平也显著高于2支病变组(P<0.01)。在三组不同Gensini评分组中,Gensini积分越高,ACR和CRP水平也越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ACR与CRP、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0.65、0.73,P<0.01),而CRP与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0.67,P<0.01)。结论 ACR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联合检测ACR和CRP水平对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68-1169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研究组选择经颈动脉超声证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14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40例,两组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为76.63±5.67mg/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73±3.38mg/g(P<0.05),且尿白蛋白肌酐比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正相关(r=0.628,P=0.027)。结论:尿白蛋白肌酐比增高颈动脉内膜增厚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与左心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初诊治高血压患者341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彩超测定并计算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LVMI正常组和LVMI异常组,同时检测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及尿中微量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micro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mALB/Cr)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华西医院体检中心体检项目包括尿mALB/Cr的体检者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尿mALB/Cr及血糖(GLU)、血脂(TC、TG、HDL-C、LDL-C)、肾功(BUN、SCr、UA、Cys-C、eGFR)、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结果,利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尿mALB/Cr的组成特点,尿mALB/Cr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4184例纳入分析的体检者的尿mALB/Cr 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7(8.7)mg/g,其中男性5.4(8.3)mg/g,女性6.3(9.6)mg/g,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体检者尿mALB/Cr总体阳性率(mALB/Cr >30mg/g为阳性)为10.95%,其中男性10.96%,女性10.90%,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各年龄组间mALB/Cr中位数与阳性率均明显不同, 且尿mALB/Cr中位数与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④将mALB/Cr按<30mg/g、30~300mg/g、>300 mg/g分为正常、微量蛋白尿、显性蛋白尿三组,三组体检者间的腰围、WHR、BMI、SBP、DBP、GLU、HDL-C、TG、BUN、SCr、UA、Cys-C、eGFR存在明显差异,臀围、TC、LDL-C、Hcy在不同尿mALB/Cr水平间没有明显差异;⑤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腰臀比、GLU、SBP、TG、eGFR是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检人群中mALB/Cr异常率较高,年龄、腰臀比、GLU、SBP、TG、eGFR是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代谢综合征及中老年人群的尿mALB/Cr检测,以早期干预、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中华医学会发起的"中国T2DM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大连地区的社区居民,入选研究对象共计10 155例。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尿白蛋白及尿肌酐,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3组间糖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UACR的相关性。结果 (1)不同血糖状态组,其尿白蛋白异常率发生不同,糖尿病组患者其尿白蛋白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2)对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的FPG、2h PG及Hb A1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FPG、2h PG及Hb A1c水平更高的糖尿病患者,其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也更高,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PG、2h PG、Hb A1c、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酯水平(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UA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9、0.197、0.239、0.077、0.153、0.219、0.114、0.096、0.087、0.1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与UACR呈负相关(r值为-0.071),P均<0.05。(4)多元逐步回归显示:FPG、Hb A1c、SBP、TG、HDL-C与UACR独立相关。(β值分别为:0.164、0.101、0.200、0.076、-0.069),P均<0.05。结论 T2DM患者糖代谢指标与UACR密切相关,FPG、Hb A1c、SBP、TG、HDL-C为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mAlb)与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晨尿ACR的相关性,探讨采用随机尿ACR代替24 h-mAlb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20位住院患者24 h尿、晨尿、随机尿的尿液标本,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24 h-mAlb,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ACR。结果:晨尿组ACR与随机尿组ACR无统计学差异(P>0.05),晨尿组ACR与24 h-mAlb呈正相关(r=0.714 5,P<0.01),相关性良好;随机尿组ACR与24 h-mAlb呈正相关(r=0.823 5,P<0.01),相关性良好。结论:测定随机尿ACR方法简单易行,尤其是方便门诊病人,可代替24 h-mAlb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  相似文献   

9.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随意尿标本测定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lb/C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了62例糖尿病患者的Alb/Cr,与24小时尿白蛋白(Alb/24h尿)量对比,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眼底镜检查。结果 尿Alb/Cr与尿Alb/24h尿呈极显著相关,且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尿Alb/Cr可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留取标本方便、诊断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情况的关系。方法:筛选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71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并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头MRA)3.0T检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测量,比较UACR阳性患者和UACR阴性患者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UACR阳性患者较UACR阴性患者的颅内动脉多发狭窄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UACR阳性脑动脉多发狭窄率更高,颈动脉硬化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13-17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8~12月期间,接受中国2 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年龄≥40 周岁的居民9471 例,测量腰臀比、BMI、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CR、CIMT值。根据CIMT 分为两组:CIMT 正常组和CIMT 增厚组,比较两组UACR 是否有差异;将CIMT增厚人群根据UACR 分为三个亚组:CIMT 增厚A 组、CIMT 增厚B 组、CIMT 增厚C 组,比较三组CIMT 是否存在差异;分析UACR 与CIMT 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CIMT 增厚组UACR值及尿蛋白异常的发病率较CIMT 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MT 增厚人群三组中随着UACR 增高CIMT 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MT 增厚A 组相比B 组CIMT 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MT 增厚A组B 组比较,C 组CIMT 无明显增厚(P>0.05);③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UACR 与CIMT 呈正相关(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显示UACR 与CIMT 无相关性(β=0.013,P=0.898)。结论①CIMT 增厚人群较CIMT 正常人群,UACR 水平及UACR患病率增高;②UACR 与CIMT 有相关性,UACR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伴发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晨尿白蛋白/肌酐浓度比值(AC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9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和健康成人40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分别测定入选者清晨空腹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CRP)及晨尿ACR,比较分析各组间ACR与血脂、血糖、CRP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ACR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CRP有明显的正相关(r分别为0.61,0.56,0.63,0.71,P<0.05或0.01),ACS患者AC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检测ACR水平对临床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鉴别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胸痛患者是否为ACS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 NLR)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成对照组24例、轻度狭窄组60例、中度狭窄组35例、重度狭窄组41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不同狭窄程度与NLR水平的关联。以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分析NLR预测冠脉病变程度的最佳切点及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狭窄组NLR水平呈升高趋势,其中重度狭窄组较对照组增加(P<0.01)。 NLR与白细胞计数(r=0.635)、肌钙蛋白I(r=0.535)、Gensini积分( r=0.211)明显相关(均P<0.01)。肌钙蛋白I是NLR的影响因素之一(β=0.367, t=4.409, P<0.01)。 ROC曲线分析证实NLR诊断冠脉重度狭窄的最佳切点是3.966,特异性74.58%,敏感性60%,曲线下面积与肌钙蛋白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LR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因子,为临床胸痛患者及时分层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与尿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MI分为过轻组20例、正常组30例、超重组30例、肥胖组25例。比较4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BMI与UACR的相关性。 结果 正常组HbA1c、TG、TC、LDL显著高于过轻组,但低于超重组与肥胖组;正常组HDL显著低于过轻组,但高于超重组与肥胖组(P<0.05)。 超重组和肥胖组SCr、UACR和BUN均显著高于过轻组和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BMI<18.5 kg/m2、BMI 18.5~24.0 kg/m2与UACR无相关性(P>0.05),BMI 24.0~28.0 kg/m2、BMI≥28.0 kg/m2与UACR呈正相关(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BMI与UACR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变化,临床需结合各类检查指标进行诊疗。  相似文献   

1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34-136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在慢性肾脏病分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筛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38例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同期选择52例健康体检受试者为对照组。将138例患者按照CKD分期分为CKD 1期(37例),CKD 2期(27例),CKD 3期(22例),CKD 4期(28例),CKD 5期(24例)。在参与本次研究前2 d,要求受试者不可剧烈运动,同时不可食用高蛋白饮食,然后于晨起,受试者排空膀胱后留取24 h尿液并对尿量做好记录,同时检测24 h尿蛋白(UP)及ACR值,比较CKD各期中24 h UP与ACR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对照组与CKD不同期的ACR及24 h UP。结果:CKD不同期与对照组比较,24 h UP及A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KD3、CKD4及CKD5期分别与CKD1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24 h UP与ACR呈正相关性。结论:ACR检测方便可靠,与24 h UP呈正相关性,可作为CKD的临床评估指标,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检测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行冠脉造影后计算SYNTAX积分,根据SYNTAX积分分为:SYNTAX低值组(SYNTAX<23)和SYNTAX中高值组(SYNTAX≥23)。结果:与SYNTAX低值组相比,SYNTAX中高值组血糖、肌酐、尿酸、低密度脂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PLR均升高,而淋巴细胞计数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年龄、糖尿病、既往心肌梗塞史、白细胞、LDL与SYNTAX积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入院时P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复杂性显著相关,提示PLR增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YNTAX积分较高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彬彬  张月兰 《重庆医学》2021,50(22):3887-389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SYNTAX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肾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 C水平及UACR,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间实验室检查生化指标、血肌酐、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高危组Cys C、UACR水平明显升高,且高危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血肌酐、eGFR水平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组与两支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Cys C、UACR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 C(OR=1.299,95%CI:1.152~1.464,P<0.05)和UACR(OR=1.022,95%CI:1.015~1.029,P<0.05)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Cys 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30(95%CI:0.567~0.693,P<0.05),UACR的AUC为0.818(95%CI:0.771~0.865,P<0.05),二者具有良好区分度.结论 Cys C、UACR水平能够早于血肌酐和eG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