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于中枢协调障碍(ZKS)患儿营养状况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ZKS患儿,40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早期营养干预治疗(手法按摩、饮食疗法、吞咽功能训练和家长宣教);另40例作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营养不良率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患儿的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ZKS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营养干预可以改善ZKS患儿营养状况,提高中枢协调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在评估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的听力状况及脑干听通道功能受损情况中的作用.方法 对ZKS患儿38例76耳度同龄健康儿童20例40耳进行ABR及ASSR测试.结果 ZKS组患儿的ABR 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及Ⅰ~Ⅴ波峰间期较时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KS组ASSR各频率反应阈值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ABR和ASSR,可以为定量定性的评估ZKS患儿听力损失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枢性协调障碍68例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zentrale coordination sstorung,ZKS)发病高危因素,减少ZKS的发生率.方法 对68例ZKS患儿进行运动、反射、肌张力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结合母亲妊娠期及患儿新生儿期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主要高危因素前五位为早产儿、脐带绕颈、母亲孕早期感冒、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产时窒息.结论 对ZKS患儿应引起足够重视,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早期康复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有ZKS倾向的0~12个月患儿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应用Vojta运动发育治疗法,观察组患儿应用Vojta运动发育治疗法加感统训练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前用米拉尼运动发育评价(Milani-Compareti)及Vojta姿势反射进行评估。间隔6个月后第2次评估,与训练前进行对比,观察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ojta运动发育治疗法加感统训练对12个月龄内的ZKS幼儿早期康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于中枢协调障碍(ZKS)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6例ZKS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方法,研究组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同时配合运动训练,比较两组的疗效和DDST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训练后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训练前DDS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DST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训练后DDS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ZKS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康复室收治的30例ZKS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采用Vojta运动发育治疗法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法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应用神经细胞激活剂、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采用Vojta姿势反射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Gesell发育商值。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干预后,两组的Gesell发育商值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ZKS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儿的Gesell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CT在中枢性协调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中枢性协调障碍(ZK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4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头颅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例中有56例头颅CT阳性,CT异常59.57%,重度ZKS异常率最高80.95%。结论:CT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帮助寻找病因及定位,还可为判断本病的预后提供依据,在ZK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和CT在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46例均接受TCD和CT检查的CP患儿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组;将同期接受TCD检查的30例正常儿童纳入对照组。观察TCD、CT对CP检查异常率,比较TCD对2组小儿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检测结果差异,观察CP患儿CT检查情况。结果 TCD对CP检查异常率与CT检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小儿ACA、MCA、PCA及BA Vm均低于对照组,RI、PI均高于对照组(P<0.05)。CP患儿CT可见脑室扩大、脑发育迟缓、脑萎缩、脑软化、蛛网膜下腔变宽等病理改变。结论 TCD与CT对CP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各具优势,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过程中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家长心理问题。方法:ZKS患儿早期干预治疗中,注重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充分鼓励家长,使家长重新找到平衡点,观察治疗效果。结论:充分鼓励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家长治疗积极性,达到早期干预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田小玉  王秋  李娜  马丹  罗蓉 《四川医学》2019,40(1):28-32
目的 观察婴幼儿神经发育疗法(NDT)在脑性瘫痪(CP)患儿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采用NDT进行康复治疗的43例C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NDT疗效分析。所有患儿每周至医院接受NDT 3~6次,同时辅以家庭康复训练。采取《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及治疗6个月时,分别对患儿姿势能力(ST)、移动能力(LO)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评分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 CP患儿在接受NDT后,姿势控制能力和固定能力均取得明显进步,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年龄阶段的CP患儿进步速度有一定的差异,一岁以内的CP患儿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2岁CP患儿姿势控制能力和移动能力在治疗3个月时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治疗6个月时有进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岁以上的CP患儿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治疗分数有进步,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类型CP患儿的进步有明显的差异,单瘫和偏瘫患儿较四肢瘫和双瘫患儿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NDT对不同年龄CP患儿的运动功能的疗效不同,特别是对早期CP患儿的疗效最佳。NDT对不同瘫痪部位CP患儿的姿势能力与移动能力均有促进作用,但改善程度各异。采用NDT早期介入CP患儿的康复治疗,可以更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宇昕  翟琼香  林晓源 《广东医学》2001,22(11):1040-1041
目的 探讨MRI与SPECT对儿童脑瘫和 (或 )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近 5年来收治的 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3组 ,即脑瘫并癫痫组 (CP +EP组 ) 32例 ,单纯脑瘫组 (CP组 ) 30例 ,单纯癫痫组 (EP组 ) 30例。年龄界于 6个月至 6岁。所有患儿均进行MRI检查 ,CP +EP组和EP组患儿同时进行SPECT检查。结果 MRI的主要表现有脑软化灶 ,脑白质发育不良 ,脑萎缩和外部性脑积水等 ;SPECT检查常表现为一侧脑局部血流灌注减少或增加 ,伴或不伴同侧与对侧基底节血流灌注增加。对CP +EP组患儿 ,MRI和SPECT均有较高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91%和 94% ) ,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 χ2 =0 2 2 ,P >0 0 5 ) ;而对EP组患儿 ,SPECT的异常检出率仍然很高( 90 % ) ,但MRI降至 5 3%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9 93,P <0 0 1) ,并亦显著低于CP +EP组或CP组患儿 ( χ2 值分别为10 .81和 4 80 ,P值均 <0 0 5 )。结论 MRI或SPECT对脑瘫合并癫痫或单纯脑瘫儿童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应尽早进行 ,但对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单纯癫痫儿童应进行SPE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王远玲  陈林 《河北医学》2022,(8):1366-1369
目的: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病原菌流行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21年9月18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留取全血,分别检测血MP、CP、LP病原体Ig M抗体,对其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RTIs患儿血清MP病原体阳性率31.72%高于CP阳性率19.89%(P <0.017,Bonferroni校正),CP病原体阳性率19.89%高于LP阳性率8.06%(P<0.017,Bonferroni校正);不同性别患儿血清MP、CP、LP病原体阳性率比较(P>0.05); 3~6岁年龄段RRTIs患儿血清MP、CP、LP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1.32%、34.21%、17.11%高于0~2岁患儿13.64%、9.09%、2.27%,且高于7~12岁患儿21.21%、10.61%、1.52%(P<0.017,Bonferroni校正);冬季RRTIs患儿血清MP、CP、LP病原体阳性率分别为58.54%、41.46%、24.39%高于春季25.49%、13.73%、3.92%,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CP)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C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发放问卷调查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观察组患儿家属长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随机性指导。1年后应用《婴儿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中的6个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促进CP患儿的生长发育,对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红义 《吉林医学》2011,(20):4163-416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在儿童哮喘中的发生情况,为临床防治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应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法检测血清中肺炎衣原体(CP)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 M。结果:CP急性感染12例,占16.67%;有过CP感染者5例,占6.94%,CP合计感染率23.61%。MP-Ig M阳性者10例,MP感染率13.89%。结论: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作有关,哮喘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原,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并确诊的CP患儿25例,对其MRI影像学分类及临床分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25例CP患儿经MRI检查结果正常为6例、异常为19例,总阳性率为76%。依据影像学分类将脑瘫分为,脑白质病变12例(48%)、胼胝体病变5例(20%)、软化灶3例(12%)、脑萎缩2例(8%);脑白纸病变CP患儿中6例为四肢瘫、1例为双瘫、2例为偏瘫、1例为肌张力低下型、2例为混合型;胼胝体病变5例中,3例为四肢瘫、2例为即张力低下型;基底节软化灶3例中,1例为四肢瘫、2例为偏瘫;脑萎缩2例均表现为四肢瘫。痉挛型四肢瘫、双瘫、偏瘫阳性率分别为80%、100%、80%,肌张力减低型阳性检出率为75%,混合型阳性检出率为66.6%;结论 MRI检查可以作为检查脑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的首选方法,可以确切提示脑部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对小儿CP的病因分析、指导用药和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脑性瘫痪(CP)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96例确诊为C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发放CP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观察组患儿个人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不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如有疑问,只做简单解释、说明。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对CP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是否有信心、遵医行为、治疗效果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结论健康教育不但能提高CP患儿家长对CP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信心、提高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促进康复,而且也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选择性基因多态现象是否导致过早产儿脑瘫(CP)的发生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96例后来被诊断为CP的患儿以及对照组的119例婴儿。其中有非西班牙白人(CP74例,对照组88例)和西班牙白人(CP22例,对照组31例),胎龄均小于32周。由国家专门机构通过对患儿病历的研究来确诊其患有CP。将采取的新生儿血样,经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固定次序寡聚核苷酸探针确定其DNA。单核苷多态性(SNPs)表明内皮NO合酶(eNOS)A(-922)G、7因子(F7)arg353gln、del(-323)10bp-ins和淋巴毒素A(LTA)thr26asn与CP的发生相关。在非西班牙白种儿童中β-2肾上…  相似文献   

18.
小儿呼吸道疾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肺炎衣原体(CP)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致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各类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了CP特异性DNA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6月~2001年6月在我院和济南市儿童医院就治的患儿293例,均符合各类呼吸道疾病诊断标准犤1犦,男155例,女138例,8个月~14岁,平均(5.27±0.45)岁。其中支气管肺炎140例,支气管炎34例,毛细支气管炎36例,支气管哮喘13例,上呼吸道感染70例。1.2方法病程1周内采集标本,将Dacro拭子从鼻孔插至鼻咽部,深度为患儿鼻尖到耳垂前缘之距离,旋转2次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11例早产儿行早期干预后进行体格发育、神经系统检查、Vojta姿势反射测定、发育商测定。另选72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结果:6、12、18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MDI)较对照组分别高4.5分、6.3分和7.4分(P均<0.05);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高8.3分、9.3分和11.3分(P均<0.05)。随月龄增加,两组ZKS例数均逐渐下降;两组ZKS发生率比较,3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月、12月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提高其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脑性瘫痪( CP)患儿磁共振表现与其类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GMFCS)及出生胎龄的关系,探讨MRI在小儿C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43例CP患儿的临床和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间相关性。结果MRI表现为室周白质损伤(PWMI)52例,弥漫性脑损伤31例,脑发育异常19例,局灶性脑血管意外11例,正常24例,无法分类性病变6例。不同类型MRI表现的GMFCS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74,P =0.000, Fisher 精确检验)。 PWMI的患儿中,早产儿多见,且主要为双瘫及偏瘫, GMFCSⅠ~Ⅲ级较多。弥漫性脑损伤中,四肢瘫及不随意运动型常见,GMFCS多为重度障碍。脑发育异常及局灶性脑血管意外足月儿多见,GMFCS显示为前者重度障碍多见,后者轻度障碍多见。结论 CP患儿MRI表现与CP类型、GM-FCS、出生胎龄有密切关系,对C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