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83-584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溶血症并发黄疸的预防价值。将100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抽签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黄疸发生率、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出现黄疸1例,对照组11例,两组黄疸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χ2=9.470,P0.05);干预1~2d两组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d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新生儿溶血症并发黄疸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是全球儿科医生共同面对的难题,遗传因素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与新生儿黄疸发生有关的因素主要有G6PD、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编码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P)的基因SLC0181和SLC0183,以及血红素加氧酶1和胆绿素还原酶A。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第三讲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标准是什么?答: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多采用Maisels所提出的并经修改的五条标准,具有其中之一者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总胆红素在足月儿>205微摩/升(12.0毫克/分升),未成熟儿>256微摩/升(15.0毫克/分升);③黄疽进展迅速,总胆红素每24小时升高的速度超过86微摩/升(5.0毫克/分升);④结合 相似文献
4.
5.
新生儿黄疸第十二讲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与黄疸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陈修添,官希吉新生儿无论患轻型或重型细菌性感染均可伴发黄疸,严重者常可并发核黄疸,尤其是在生后1周内发病者。新生儿细菌感染伴发黄疸的原因可能出于细菌或其毒素(溶血素)引起红细胞破坏增...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第十一讲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陈修添,官希吉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而病理及临床表现又基本相似的临床征候群,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当其病因尚未查清之时,而统称之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又...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因血中胆红素升高导致。当足月儿总胆红素大于220.5μmol/L(12.9mg/dl),早产儿大于256.6μmol/L(15mg/dl)称为病理性黄疸。胆红素既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又有重要的抗自由基的生理作用。近年来逐渐认识到核黄疸是引起新生儿严重脑损伤及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对新生儿黄疸干预过于积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可能引起患儿一些不确定的伤害,不及时处理则有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致死或致残。因此如何把握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时机,是儿科和围产医学专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5.4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为16.67%,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生理性黄疽是指新生儿出生2~4天后,出现皮肤、粘膜、巩膜黄染,持续4~10天,2周后自然消退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其血红素含量在34~205umol/L(黄疽消退后应<34umol/L),据报道大约有90%以上的新生儿胆红素在这范围内;但血中胆红素含量超过85umol/L以上才会出现黄疽症状。所以一般目测正常新生儿黄疽显性率约占80%左右。本人对近年来分娩的窒息新生儿生理性黄疽观察发现:窒息新生儿生理性黄疽显性率、皮肤黄染的程度均比较高,且出现的时间早。尽管新生儿生理性黄疽是一种正常现角,但一般全身黄染的新生儿其血中胆红…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黄疸主要病因,以便指导临床早期治疗。方法:97例病理性黄疸患进行胆红素测定及血培养、TORCH、G6PD、地贫等病因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病理性黄疸主要原因为:不明原因高胆占第一位,其次为ABO溶血病,感染及母乳性黄疸,窒息黄疸发病率不高.病因不同高胆临床特征不同.结论:我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原因以不明原因黄疸占第一位,提示我国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 第十讲 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黄疸第十讲母乳性黄疸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几科陈修添,官希吉1960年Arias及Gartner等人首先报道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母乳喂养的关系,其特点为母乳喂养儿,生后1周左右未结合胆红素增高,2~3周达高峰,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其他方面正常... 相似文献
12.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最大的威胁就是发生核黄疸。核黄疸是一综合征,1904年Schmor1对1例重症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尸解时发现神经基底节及脑干的脑核被黄染,而首次命名为核黄疸。经证实这种黄染的物质就是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任何原因引起的未结 相似文献
13.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50-2252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CRP、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66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组,将同一时间段我科收治的47例普通黄疸新生儿设为B组,对2组患儿的CRP、PCT水平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者进行CRP和PCT检测,可以尽早发现患儿出现的感染征象,确保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黄疸测定仪在早期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产科分娩的4530例母婴同室的早期新生儿于生后第1天起用经皮黄疸测定仪监测其黄疸指数,结果 异常者抽静脉血查总胆红素,并予退黄干预.结果经皮黄疸测定仪高胆红素血症筛查率为11.6%,与国内文献报导一致;测得黄疸指数值与静脉血值相比较,t=1.86,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皮黄疸测定仪可应用于临床筛查早期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 ,60 %的足月儿和 80 %的早产儿可以见到黄疸。在全国 8省市新生儿黄疸情况调查中发现 ,2 0 8%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 ,0 5 9%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死于胆红素脑病。为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 ,应该对黄疸患儿给予积极适宜的治疗。1 光疗胆红素对光线有两个吸收峰 ,一个在 2 3 0~3 0 0nm ,另一个在 45 0~ 460nm ,前者处于紫外线波段 ,临床不能使用。目前主要使用波长 42 0~ 480nm的蓝光进行光疗。近年来证实绿光照射也具有良好的降低胆红素效果 ,绿光的波长为 5 1 0nm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抚触和蓝光治疗结合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观察62例黄疸新生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用经皮黄疸测试仪检测黄疸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第2天、第3天实验组黄疸指数下降,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抚触对新生儿黄疽的治疗起促进作用,抚触和蓝光治疗结合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诊断陈昌辉1唐泽媛2(1.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6100722.华西医科大学附二院)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 相似文献
19.
高礼云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9):1756-1756
目的 总结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20名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20名新生儿黄疽均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感染、围产因素(窒息、早产、出血)及母乳性黄疸,而核黄疸是其严重的并发症[1]。我们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采用思密达治疗74例新生儿黄疸,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