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芳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2):173-173
患男,49岁,肝炎肝硬化、脾大病史。门诊超声检查示脾肋间厚5.3cm,肋下8.0cm,脾门处可探及大小约1.5cm×1.3cm低回声结节,轮廓清,形态规整,包膜光滑,内部回声均匀。CDFI示:结节内探及稀疏血流信号,考虑副脾可能性大,后因患者脾功能亢进行脾脏及脾门处低回声结节切除,术后证实为副脾。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7岁。无意中发现左中腹部肿物20天入院。查体:左中腹部可触及一的13cm×10cm×12cm肿物,质中、光滑、稍活动、无压痛。B超检查:脾脏下极包膜不完整,并紧相连-11.0cm×10.5cm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楚,似有纤细强回声包膜,内有带状强回声分隔及1.scmX1.7cm团状强回声,并可随体位移动(附图)。B超诊断:脾脏下极囊性占位病变。手术所见:脾脏稍大约10cm×6cm×5cm,下极外侧有一直径约12cm囊性肿物,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与脾下极不能分离,故行脾脏及肿物切除术。术后剖开肿物,见肿物呈囊性,包膜厚约1mm,内充满咖啡…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45岁,于我院体检行超声检查:脾脏斜径约13.1 cm,脾脏肋间厚度约5.3 cm,左侧肋缘下探及约3.5 cm,脾脏上极形态正常,中下极呈球形改变,于下极实质内探及一大小约8.0 cm×7.8 cm×8.5 cm类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质,其内纵横交错分布细小管状或点状无回声及条索状高回声。脾门处脾静脉内径约0.8 cm,可见长度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影;余未见明显异常(图1)。超声提示:脾脏肿大,脾脏内实性占位,考虑:(1)血管瘤;(2)肉瘤可能。CT检查: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 0岁。入院前8个月摔倒,当时无不适,其后逐渐腹胀、左腹疼痛。4个月前症状加重,因自觉左腹部包块入院。体检:腹部膨隆,触到包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活动度大,有轻度压痛。B超检查:脾脏增大,形态失常,包膜连续完整。于脾脏下缘包膜下探及一1 6 6 mm×1 4 8mm的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其内可见细小光点、低回声团块(图1 ) ,强光带及片状强回声区(图2 )。脾实质受压变形。B超诊断:脾脏包膜下巨大血肿并机化。手术见脾脏脏面包膜下陈旧性积血,体积约为2 0 0 mm×1 5 0 mm。M:血肿,其内低回声团块为血凝块图1 脾包膜下血肿声像图M:…  相似文献   

5.
彩超诊断腹腔巨大副脾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7岁。因间断性腹痛伴呕吐半年入院。查体 :患者一般情况好 ,左中上腹可触及一约 10 cm× 8cm肿物 ,质韧硬 ,光滑 ,边界清楚 ,活动 ,可超过腹中线达腹右侧。超声检查 :左上腹可探及一 10 cm× 8cm× 5 cm低回声实质性肿物 ,形态似蚕豆形 ,有包膜 ,内回声均匀 ,可随探头推移活动。CDFI内可见规则的呈树枝状分布的血管分支 ,类似脾脏回声 ,与正常脾脏不相连。正常脾脏位置可见正常脾脏回声 (图 1)。超声诊断 :上腹部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副脾可能。CT:M:副脾 ;AO:腹主动脉 ;IVC:下腔静脉 ;R- K:右肾图 1 腹腔内巨大副脾声像图左上…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3岁.因体检发现肝脾肿大,当地医院B超疑为布加氏综合征,来诊.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未及干湿罗音;上腹饱满,肝于右肋下2 cm可及,质韧,光滑,无触痛;脾大,1线4 cm,2线7 cm,3线1.5 cm,质地稍硬,光滑,无触痛.余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右上肺条索影.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超声检查:肝脏外形增大,肝左叶上下径12 cm,右叶斜径15.3 cm,包膜不光滑,边缘尚锐利,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门静脉内径约2.0 cm.脾厚5.9 cm,左侧肋缘下长约8.4 cm,包膜完整,回声均匀.左侧颈部可见多个结构清晰的淋巴结图像,最大约1.1 cm×0.4 cm.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4岁,体检发现左侧腹部肿块10 d,无畏寒、发热,无疼痛,无出血倾向.既住有血吸虫肝病史.体格检查:脾肋下三指,无压痛.超声检查:脾脏肿大,中下段实质内可见一团状等回声,大小约7.0 cmx5.8 cm,边界清楚,中央回声稍增强(图1),可见两个散在小片状无回声区,脾静脉增宽.超声提示:脾内实质性肿块.MRI提示:脾脏团块状异常信号及强化表现,考虑为脾血管瘤.手术见脾脏大小6.0 cm×5.0 cm×7.0 cm,下极可扪及一约7.0 cmx4.0 cm的肿物,与大网膜粘连,行脾切除术.病理诊断:脾内副脾伴脾囊肿(图2).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30岁 ,已婚 ,因右上腹发现无痛性包块 3年入院 ,查体 :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壁静脉无曲张 ,上腹部隆起 ,剑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 1 3cm处可触及肝边缘 ,光滑、质中等。肝区无叩痛。脾未触及。血象及肝功能正常。彩色 B超显示 :肝边角变钝 ,包膜完整 ,左叶厚 9.2 cm,右叶斜径 1 8cm。肝内可探及边界不清 ,范围较大弥漫性相对强回声区 ,部分可见近似团块状回声 ,回声欠均质 ,内可见数个大小不规则液性暗区 ,后方衰减不明显 (图 1 ) ,彩色多普勒无明显血流信号。肝内脉络显示紊乱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门静脉内径 1 .1 5 cm。胆囊正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5 6 ,因左季肋区疼痛半月来院就诊。既往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5年。体检 :血压 14 / 9k Pa,心界略大 ,心率 81次 /分 ,不规整 ,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双肺呼吸音粗 ;肝未触及 ,脾肋下3cm。彩超检查 :脾肋间厚 5 .9cm,肋下 3cm,脾上极探及 8.8cm× 8.7cm× 5 .3cm基底朝向被膜、尖端指向脾门的楔形低回声区 ,无包膜 ,内部光点粗大 ,回声欠均 ,可见密集短条状强回声。 CDFI示 :自脾门发出动脉分支供应正常脾脏组织 ,低回声区内未见血流信号 (图 1)。彩超诊断 :脾梗塞。讨论 :本例梗塞因脾动脉及其分支阻塞引起。常因瓣膜…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5岁,半年前体检发现脾脏包块,偶感左侧腰痛,未作治疗,近日感腰痛明显,前来就诊,查体未见异常。B超:于脾实质内近脾上可探及一大小约7.2cm×8.0cm的无回声区,包膜完整,向外突起其内可见范围约4.0cm×4.2cm高回声区,边界清,CDFI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诊断:脾内以囊性为主混合性包块。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8岁。以左季肋区突发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就诊。查体:左季肋部压痛、反跳痛。超声检查显示:脾脏明显增厚约6.6cm,长径约14.5cm,脾指数为25cm2。包膜光整,于脾实质内近脾包膜前缘可探及一大小约 3.0cm× 2.2cm异常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呈楔形,尖端指向脾门处,内回声暗淡,分布欠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34岁。体检发现脾脏占位病变,无不适,左肋缘下两横指处可触及脾脏下缘,质韧。超声检查:脾大,长径约15.8cm,厚约4.6cm,下极可见大小约7.5cm×7.8cm×6.0cm的等回声团块,与脾实质分界清晰(图1a),CDFI于团块内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图1b),诊断:脾脏实性占位,脾血管瘤?CT检查:脾脏大,下极可见大小7.5cm×6.1cm×8.5cm的团状略低密度灶,CT值约30.3HU,动静脉期均轻度强化,延时期趋于平衡。行脾切除手术,镜下病理:病灶由增生扩张的脉管组成,内衬扁平及卵圆形内皮,腔内可见淋巴细胞,免疫组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3 5岁。因下腹痛 1个月 ,腹胀、厌食半个月而就诊。查体 :子宫大小正常 ,活动可。右附件区似可扪及包块 ,下腹部膨隆 ,移动性浊音 (+ )。超声检查 :肝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包膜光滑 ,实质回声均匀 ,门静脉、肝静脉不宽。脾脏厚 4.8cm ,脾静脉 0 .8cm ,脾内回声均匀。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于左、右肾上腺区分别测及 4.1cm× 4.0cm和 5 .3cm× 3 .9cm的实性肿物 ,边缘清 ,内部回声均匀 (图 1)。下腹部示大片无回声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 ,宫腔可见节育器 ,子宫两侧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肿块 ,以实性略强回声为主 ,边界清晰 ,有完整包膜 ,形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1岁,已婚生育。因单位体检在我院行肝、胆、脾超声检查。 超声所见:肝、胆均未见异常声像。脾区未能探及脾脏回声,随即在腹腔反复扫查,于膀胱左上方距体表2.0cm处见一大小为9.5×5.7×3.6cm椭圆形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其内光点分布均匀,包块左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28天,发现腹腔占位3月余;孕22周时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腔内囊实性肿块,考虑良性畸胎瘤。入院后查体:体温37℃,呼吸频率22次/分钟,心率89次/分钟,神志清,反应一般,自主体位,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膨隆,腹壁静脉显露,右中上腹可触及约9.0 cm×8.0 cm×7.0 cm质硬包块,活动度可。超声检查:于右中上腹肝脏后下方探及约8.7 cm×6.9 cm×6.6 cm混合回声肿块,包膜完整,包膜内侧缘环绕无回声区,中央见约7.4 cm×6.8 cm×6.0 cm不规则实性部分;肿块回声不均质,内可见排列整齐的脊椎体骨化强回声(图1A)、双下肢骨化强回声(图1B)及双侧趾骨强回声,2支类股骨长约2.87 cm;CDFI示肿块内条状血流信号与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信号相通;超声提示:右上腹寄生胎。行腹膜后寄生胎切除术,术中于肝下方、小网膜后见约9.0 cm×8.0 cm×7.0 cm淡黄色肿瘤,包膜完整,门静脉及胆总管紧贴肿瘤表面,门静脉直径约0.5 cm,胆总管扩张,直径约0.5 cm,肿瘤供血血管为发自主动脉的细小动脉,直径0.1 cm,肿瘤血液回流入门静脉,回流静脉直径约0.2 cm。术后大体病理示畸胎样肿物约7.0 cm×6.0 cm×5.0 cm,可见双下肢、左上肢、口鼻轮廓及脊柱轮廓(图1C),头部为8.5 cm×4.5 cm×0.1 cm囊状结构,内外壁光滑;镜下示寄生胎外鳞状上皮纤维囊,内见骨、脂肪、呼吸道及神经上皮组织(图1D)。病理诊断:(腹膜后)寄生胎/小胎性畸胎瘤(WHO 0级)。  相似文献   

16.
<正>患儿男,9岁,发热1周,外院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8℃,心肺听诊正常,脾肋下约10 mm。腹部超声检查:腹腔脏器转位,肝胆位于左上腹,其形态、大小回声正常。胰腺位于中腹部,大小回声正常,主胰管不扩张。脾脏居右上腹,包膜完整,实质回声均匀,厚约31 mm,肋缘下约13 mm,脾门段脾静脉内径5 mm。右上腹脾脏后下方脾肾间隙区域内探及数个似淋巴结回声的类圆形结节,其大小相近,最大约  相似文献   

17.
脾脏内皮囊肿伴脾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2岁 ,因左季肋部不适 4个月就诊。查体 :腹软 ,脾脏肋下未扪及。B超所见 :脾厚度 7cm,平卧位肋下 2 cm,包膜光滑 ,实质内见三个不同回声的占位性病变。最大者位于脾下极。形态不规则 ,为多房囊性占位 ,约 6 .0 cm× 4.3cm,壁薄 ,暗区透声性好 ;另两个靠近膈面包膜 ,一个呈稍增强的均匀回声 ,直径约 1.5 cm,另一个呈稍减弱的均匀回声 ,直径约 1.8cm。其余部分脾实质回声正常 (图 1)。彩色多普勒探查各病变均无明显血流信号。提示 :脾肿大 ,脾内多发占位病变 ,性质待定。手术所见 :脾体积增大 ,脏面包膜局部外突约 4cm× 3cm,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4岁,因阵发性右上腹隐痛一年于91年10月16日住院诊治。患者既往有慢性肝炎病史十年。入院后于11月2日行超声波检查。声象图表现为:肝脏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肝内部回声不均匀增强。脾厚4.7cm,肋缘下未及。脾静脉增宽,内径达1.0cm。肝内有迂曲的管道结构,最大内径达2.2cm,似呈囊状、网状,在肝门部盘曲。在囊状结构内可见数个强回声光团,其后伴声影。未探及正常胆总管。超声提示;1.肝左内叶胆管囊状扩张?合并肝左内叶胆管结石。2.弥漫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4岁.主诉:上腹部胀满20天,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平软,剑突下可触及肝脏约7cm.检验:血常规正常,肝功正常.X线示:心肺正常.AFP(-).B超检查:肝左叶增大.形态失常.在肝左叶可探及12.6×10.40×9.8cm的液性无回声暗区.包膜完整,形态不规则,包膜厚,边缘清晰.暗区内可见一4.8×3.5×2.8cm实性团块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尚均,表面不光滑,此团块有蒂与包膜相连,蒂基底部较宽.暗区内可见带状及团状稍强回声.胆囊、胰腺结构未见异常(见图1).B超诊断:肝囊实性占位(考虑肝囊腺瘤恶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7岁,健康体检。超声检查示脾脏轮廓清晰,大小形态正常,于脾门内上方可见一3.8cm×2.6cm近圆形实质包块,边缘清晰,包膜光滑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其强度、密度及分布与脾脏相似,同脾脏及左肾分界清,左肾未见异常。彩色血流示其内有血供,肿块内血流信号与脾静脉血流信号相通(图1)。彩超提示:副脾。讨论:副脾常为单发,多发生在脾门区及胰尾部,靠近脾动脉。副脾血供多来自脾动脉。超声如在脾周围发现包膜光滑完整,边缘规整,回声均匀,内部回声类似脾脏的近圆形实质团块,与脾脏分界清楚,彩色血流示团块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