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3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检查,并与32例健康者相应的参数作对照。结果表明,肺结核患者的全血比粘度(低切速),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速)均明显增高,血沉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说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存在高粘滞综合征,且进展期患者较好转期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3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检查,并与32例健康者相应的参数作对照。结果表明:肺结核患者的全血比粘度(低切速)、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速)均明显增高,血沉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说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存在高粘滞综合征,且进展期患者较好转期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冠心病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流变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20例冠心病、30例脑梗塞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ox-LDL与血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比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较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可能与心脑血管病发病有关;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学检测有助于心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较其作用的异同。方法 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血府逐瘀汤能显著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P<0.01);活络效灵丹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W含量(P<0.01),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低切)(P<0.01),红细胞比容(P<0.05),失笑散能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以及红细胞比容(P<0.05);桃红四物汤明显降低血清TG含量以及全血粘度(低切)(P<0.01),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高切)(P<0.05);丹参饮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红细胞比容(P<0.01),亦能降低血清TC,LDL-C含量(P<0.05);结论 5首活血化瘀方均有不同程度地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高脂喂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中以血府逐瘀汤,洛络效灵丹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金纳多)对2型糖尿病患者(T2MD)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应用金纳多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30例2型糖尿病人,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及SOD活性。结果:金纳多治疗后低切率全血比粘度降低(P<0.01),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均下降(P<0.05),体外血栓长度下降(P<0.05),湿重、干重均下降(P<0.05)。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金纳多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SOD活性,防治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减少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主要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67例来源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对照组135例来自正常体检人员。抽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但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降之(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舒降之(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经8周的降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明显下降(P〈0.01,P〈0.05);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亦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应用舒降之(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在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再灌注,从而降低了心脑肾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因素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31例NAION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NAION组与健康体检组之间的血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NAION组较高,结论:高血粘度是引起NAION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及63例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高切,中切及低切)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血浆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及湿重等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检测并分析。结果:60例患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高切,中切及低切)粘度,体外血栓长度及湿重高于健康组(P<0.05或PK<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血液呈粘稠倾向,其病因及疗效可能与血液流变性相关,临床上注意因液稀释状态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阿斯林匹(ASA)和低分子右旋糖酐(LMD)治疗43例高粘滞综合征,治疗前后分别作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ASA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LMD组治疗后除全血粘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其余各项参数降低不明显(P>0.05),其中4例血浆粘度平均升高0.43,表明ASA对高粘滞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优于LMD。  相似文献   

11.
79例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9例确诊为肺结核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呈现高粘滞状态,与正常组比较P<0.01。肺结核好转期患者与进展期患者对比,血液粘稠度有明显改善(P<0.05、P<0.01)。提示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肺结核患者病情的观察、疗效的评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血沉、血沉K值和血浆比粘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中图分类号R5422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对脂肪肝的影响。方法脂肪肝患者4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的高粘状态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了7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高切率及低切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HT),血沉(ESR)水平及其相互关系。并与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病人血LPO,TC,TG,高切率及低切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显增高;SOD与TC,高级低切率全血比粘度,LDLPC,LDL-C/HDL-C呈负相关,与HDL-C/TC呈显正相关。LPO与年龄,收缩压,TC,血浆比粘度,LDL-C,LDL-C/HDL-C呈显正相关,与SOD及HDL-C/TC呈显负相关;老年组(60-70岁)SOD值显低于老年前期组(40-59岁),LPO值显高于老年前期组。提示原发性高血压中SOD,LPO,血脂及血粘度的改变在其病理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浸润性肺结核活动期、恶性胸腔积液三种常见的肺部疾病的血清IL -6的变化水平及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方法测定 4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41例肺结核活动期患者、3 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IL -6水平 ,并与 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结果 :三组患者的血清IL -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 ;结论 :在这三种疾病中患者血清的IL -6水平有异常增高 ,与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52例老年IGT患者血液粘度及生化指标,并与正常组46例,DM(糖尿病)组96例进行比较,IGT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以高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增高明显(P<0.01)。与DM组比较,IGT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以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明显(P<0.01)。提示IGT患者及DM患者除生化改变外,尚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测定50例肺结核患与27例正常人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并就此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稳定期、好转期患与正常人两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进展期肺结核患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好转期上升,两比较有显差异,P<0.01;粟粒型和合并肺外结核与其他进展期肺结核患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有助于肺结核的病情判断及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2例原因不同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16例单纯窦缓者及3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测定。结果显示,SSS患者的全血粘度和血球压积明显高于窦缓及对照者(P<0.01),心排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全血粘度与心排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总数在鼻咽癌中的变化规律,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各期鼻咽癌患者血液流变学11项指标。结果各期鼻咽癌患者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总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Ⅲ期~Ⅳ期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Ⅲ期~Ⅳ期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血沉高于Ⅰ~Ⅱ期(P<0.05,P<0.01),血小板总数多于Ⅰ~Ⅱ期(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液呈高凝高粘状态,并且此状态在晚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