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例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例,总结出不同的中医外治疗法,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外治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疗法多样,包括:针刺、刮痧、擦浴、拔罐等,不同的疗法有各自的优势。[结论]中医外治法对于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法多样,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例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例,总结出不同的中医外治疗法,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外治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疗法多样,包括:针刺、刮痧、擦浴、拔罐等,不同的疗法有各自的优势。[结论]中医外治法对于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法多样,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摘要:基于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相关文献,梳理总结了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各种外治法,文献研究发现推拿、刺血、针刺、中药灌肠、中药贴敷、熏洗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刺血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90例患儿,选取少商、商阳、关冲、大椎及双侧耳尖穴进行刺血治疗,每隔12 h治疗1次,4次为一疗程。结果:90例中痊愈6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穴位刺血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非常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鹤 《光明中医》2013,(12):2588-2589
小儿外感发热属中医学"感冒"范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出现邪热内陷心包或引动肝风等危象.因此治疗和护理小儿外感发热时.选择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防止疾病传变的关键.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上亦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推拿疗法,本推拿疗法是在传统推拿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儿科临床特点不断总结完善而来,具有取穴少、操作简便、患儿易接受、疗效确切的特点,经临床验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8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86例*河北省中医院(050011)耿少怡*主题词小儿发热,外感/中医药疗法直肠,投药中药保留灌肠是外治法的一种,我科自1991年至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6例,男1...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外感发热在儿科临床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占首要地位,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婴幼儿期尤其多见,小儿外感发热属中医学"感冒"范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上亦有独特的优势,我院儿科门诊自开展小儿推拿以来,针对小儿外感发热,在传统推拿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儿科  相似文献   

8.
解表清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宪义  徐前  刘冬岩 《河北中医》2008,30(2):144-145
小儿外感发热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2005-11—2006-11,我们自拟解表清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4例,并与小儿双清颗粒治疗3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入选标准①病程≤5日,具有临床症状。②符合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相似文献   

9.
介绍许华教授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常见病经验。强调"良医不废外治",总结中医外治法的五大优势,自拟退热散治疗小儿外感热病、消癜汤外洗方治疗过敏性紫癜,并擅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常见脾胃病。  相似文献   

10.
苗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技术是源于湖南省湘西著名老苗医刘开运教授祖传苗医小儿推拿技术。是根据苗医理论,结合小儿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点,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法。此项技术操作简单、易于  相似文献   

11.
庄沂  朱佳 《中医临床研究》2011,3(8):105-107
目的:通过对外感咳嗽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探讨,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治疗外感咳嗽的中医方面的文献。结果:中医对外感咳嗽的治疗可分为内治、外治2类。内治法有辩证分型治疗,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外治法治疗有针灸推拿治疗,贴敷疗法治疗,其他类外治法治疗。结论:中医治疗外感咳嗽,方式多样,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归纳、分析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相关文献。结果: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饮食所伤、脾肾虚弱、脾胃本虚。中医治疗小儿泄泻主要方法有脐部疗法、中药治疗、推拿治疗、针灸疗法,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方法多样,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价值。方法:收集近年的医学文献20余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医外治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有直肠给药、物理疗法、中药外敷、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等方法,临床应用均有较好的疗效。结论:中医外治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但目前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运用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证明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是中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施以不同的药剂。结果: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外感发热患者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及与节气的关系.方法 回顾800例外感发热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并分析其中医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及与节气的关系.结果 800例外感发热患者核心证候为表热证(304/800,38.00%)和表寒证(231/800,28.98%),其次为痰热阻肺证(78/800,9.75%)和邪郁少阳证(57/800,7.13%),其他如湿热内蕴证、表湿证、表寒里热证、气分热盛证、秋燥证以及一些合并证型均较少见.2012年初至2013年初,外感发热的发病节气高峰在惊蛰.结论 外感发热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明显,发病与节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证候学分布特点在预防及早期诊治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蜀中名医"刁本恕主任医师,在"内病外治法"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中药洗浴法、中药涂擦法、中药滴鼻法、中药经穴推拿法、针刺法和放血疗法等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具有"简便廉效"的特色,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失为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方法:分析近5a有关中医治疗面瘫的文献。结果: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疗法,电针疗法,针刺疗法,综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结论:中医治疗面瘫方法多样,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扁桃体炎外治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近10年期刊的检索,搜集2003~2013年国内有关中医治疗扁桃体炎外治法文献,进行应用规律研究。结果: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为烙法与针刺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最常用的外治法为针刺疗法。结论:慢性扁桃体炎主要治法为烙法与针刺疗法,主要穴位为扁桃体阿是穴,急性扁桃体炎多采用针刺疗法,主要穴位为少商、扁桃体阿是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抗炎抗病毒等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和冰力降温贴的辅助治疗,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0.5、1、1.5小时体温变化及降温幅度,并观察2组用药后24、48、72小时的退热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1.67%,对照组46.6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用药1.5小时后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组体温下降幅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快,体温不宜复升,经济、方便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用外用中药浴、口服补骨片以及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补骨片,治疗组患者在口服补骨片的基础上加用外用中药浴和中医康复疗法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结论:采用外用中药浴、口服补骨片以及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可以促进坏死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