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胃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应用三腔胃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 选择行近端或远端胃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80例,术中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在早期肠内营养及胃肠减压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和评估.结果 术中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置管时间较短,固定可靠;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6~24月,置管相关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较长,达到了预期营养目标.结论 术中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患肺部疾患、营养不良的老年胃手术患者,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应用三腔胃肠管在腹部大手术后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材料由华瑞制药公司生产的FREKA三腔胃肠管;病例收集本科2002年12月至2009年6月308例腹部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上消化道肿瘤238例,其中食管贲门癌150例、胃窦癌65例、胃体癌23例、其中行胃癌根治术毕1式吻合55例,姑息性胃空肠吻合术12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8例(3例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空肠曲肿瘤12例行病灶切除。阻塞性黄疸术后15例(包括胰头癌7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门奇断流术后10例,大肠癌手术30例,重症胰腺炎10例,术后胃瘫5例。营养途径置入方法在腹部大手术后完成大部分消化道重建后,术中将改进采用新型华瑞制药公司生产FREKA三腔胃肠管留置至空肠上段,尽可能远离吻合口;术后16~28h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结果运用新型三腔胃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靠,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较少的并发症,与其他营养管相比具有更明显优势。结论新型三腔胃肠管进行空肠肠内营养的同时,可进行胃内减压,提高置管耐受力、尤其把三腔胃肠管术中置人的方法拓宽了三腔胃肠管的应用途径;减少恶心呕吐及肺部感染,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胃癌毕Ⅱ式吻合+肠间吻合术后,经输入袢两点造口双向置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和护理经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回顾性总结62例行胃癌毕Ⅱ式吻合+肠间吻合术患者,28例术中行输入袢两点造口双向置管,34例经鼻咽置入胃管和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资料、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输入袢两点造口组排痰不利和睡眠不佳的发生率高于经鼻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入袢两点造口双向置管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为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及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科105例胃癌手术患者,术中经腹壁造口置入FRECA三腔喂养管,胃肠减压孔置于残胃或吻合口附近,空肠营养端置于屈氏韧带以远20cm空肠。术后6~8h开始滴入生理盐水及肠内营养液,循序渐进,经3d左右达到完全肠内营养。观察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疾病相关并发症、营养指标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置管,在肠内营养期间未发生脱落,术后3d发生喂养管堵塞1例,予以拔除,其余104例患者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其术后营养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缩短了静脉营养时间及费用,促进了快速康复。结论:通过经腹壁造口安置的三腔喂养管进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达到营养支持目的、避免其他营养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并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采用空肠造瘘,逆向将胃管置入胸胃中用作术后胃肠减压,顺行置营养管到空肠用于术后肠内营养支持,这种方法无鼻胃管、肠管给患者带来鼻咽部黏膜的刺激不适,不影响术后咳嗽、排痰;术中逆行置入胃管对胃液既有负压抽吸,又有重力引流的双重作用,使胃液引流效果好,不易发生吻合口瘘;肠内营养符合正常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1例危重患者三腔鼻空肠管堵管的成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部分,肠内营养对防止细菌及毒素移位、肠源性感染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有重要意义。经三腔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1],适合于存在胃动力减弱的重症患者。我科1例危重患者使用三腔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发生堵管,由于病情危重,不适合重新置管或行肠外营养。我科成功处理了该例危重患者的三腔鼻空肠管堵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肿瘤患者术后空肠造瘘管和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行胃肿瘤手术的患者4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鼻空肠管组(26例)和空肠造瘘组(22例)。两组患者均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空肠营养管护理、并发症防治、营养护理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堵管率和置管时间。结果护理期间空肠造瘘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和堵管率均明显低于鼻空肠管组(圴P<0.05),平均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鼻空肠管组(P<0.01)。结论胃肿瘤患者术后空肠造瘘口与鼻空肠管比较行肠内营养可减少意外脱管发生率和堵管率,能够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途径的最佳选择。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进行肝移植术后需早期肠内营养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的方式不同分为空肠造口置管组(n=44)和鼻胃管组(n=41),比较两种肠内营养途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与鼻胃管组比较,空肠造口置管组术后营养管开始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0.53)d vs(0.75±0.23)d,t=36.34,P<0.01]。空肠造口置管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9.1%,4/44)低于鼻胃管组(26.8%,11/41),胃潴留发生率(13.6%,6/44)亦低于鼻胃管组(34.3%,1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腹泻、管道堵塞发生率以及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急性排异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进行空肠造口置管能够在术后第1天即进行肠内营养,有效降低胃潴留和胃食管反流发生风险,不增加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徐广屏  封砚林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32-1334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道功能正常的病人,合理运用肠道功能,进行肠内营养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肠内营养方法主要是持续胃肠减压,同时置鼻肠管途径,虽效果较好,但双管齐下,占据两个鼻孔,给病人带来很多不适。我科针对老年患者需要肠内营养且伴长期腹胀的患者,自2006年4月引进了德国Fresenius Kabi公司生产的新型三腔胃肠管(Freka Trelumina),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燕 《全科护理》2012,10(36):3412-3412
胃癌、胰腺癌、胆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病人常伴有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而手术创伤更易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手术并发症增加。研究已证实对术后病人行营养支持的有效性,而且肠内营养(EN)优于肠外营养(PN),对于临床上使用肠内营养的好处已经毋庸置疑。我科采用术前同步置入鼻胃管、鼻肠管,用于术后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置管时由于是双管置入,病人往往有强烈的不适感及心理反应。为了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的不适反应,提高对置管的依从性。对两种置管方式做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微量输液泵控制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微量泵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麻醉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Ⅲ组),每组60例。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Ⅰ组明显小于Ⅱ、Ⅲ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早于Ⅱ、Ⅲ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微量泵静脉控制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内营养速度对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极低出生体重、实施鼻胃管鼻饲的全肠内营养患儿分为3组,每组100例。第1组采用持续推注,以6 ml/kg/h输液泵泵入,24 h匀速推注;第2组采用间断推注,每3 h输液泵泵入一次,18 ml/kg/h泵入,1 h内泵完,休息2 h;第3组采用间断推注,每3 h输液泵泵入一次,36 ml/kg/h泵入,30 min泵完,休息2.5 h。比较3种鼻饲速度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胃肠内营养速度不影响总体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其中,速度越慢,溢奶、呕吐发生率越低,胃潴留、腹胀、便秘的发生率越高(P0.01或P0.05);间断推注法体质量增长优于持续推注法(P0.01)。结论间断推注法优于持续推注法,其并发症较轻,体质量增长较理想,其中36 ml/kg/h最优。  相似文献   

13.
王桢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881-188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胃癌且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2例,依患者意愿分为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肠内组和行术后肠外营养治疗的肠外组。对比观察两组胃肠道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胃肠道功能(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情况上,肠内组明显优于肠外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肠内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进而确定胃癌术后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检索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台并分析.结果 (1)共纳入29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包括胃癌根治术患者2407例.(2)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合并后的结果显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的OR(95% CI)值为0.51(0.14,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OR(95%CI)合并值为0.42(0.32,0.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的OR(95% CI)合并值为-18.43(-19.68,-17.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血清白蛋白恢复更快,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更短,所以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为目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最佳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采用留置胃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组和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组,观测患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变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结果 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1周时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术后12d时治疗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留置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胃镜下置人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3例符合条件的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24例:早期行胃镜下鼻空肠管置人行肠内营养治疗;全胃肠外营养组19例: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腹痛、腹胀时间、血浆内毒素的改变,同时了解血浆白蛋白、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3.3±2.2)、(7.6±3.2)d,明显优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7.1±3.8)、(13.3±4.9)d,F值分别为48.038、63.567,P均〈0.01],发生胃肠道出血0例、肺部及肠道感染1例、高血糖2例、胰腺囊肿1例,并发症亦少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5、10、8、6例,X2值分别为7.147、13.084、6.777、5.847,P〈0.05或P〈0.001)。血浆内毒素在肠内营养组中下降较早、较快,治疗后14d降至(0.19±0.11)EU/ml,明显低于全肠外营养组的(0.85±0.28)EU/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6,P〈0.001)。肠内营养组血浆淀粉酶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分别为(1623±479)、(547±322)、(179±106)U/L,全胃肠外营养组分别为(1467±589)、(789±503)、(233±156)U/L,两组血浆淀粉酶较治疗初期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后7、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7、1.889,P均〉0.05)。两组血浆白蛋白治疗后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保护肠黏膜,有利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乳剂辅助饮食管理法在胃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6-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前肠道准备中,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乳剂(瑞代),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评估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程度;观察患者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道准备期间出现腹胀、恶心和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代用于肠道准备能达到良好的肠道清洁要求,且不良反应少,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有助于手术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3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16例)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P〈0.01)。营养支持后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与TPN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增加(P〈0.05)。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死亡率方面EN组均显著低于PN组(P〈0.05),且MODS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泵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方法]将10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胃管鼻饲。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死亡3例,改静脉营养治疗2例,对照组死亡4例,改静脉营养治疗8例;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应用肠内营养泵,可减少肠道并发症,促进病人的血糖和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