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络脉改变与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为探讨肝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形成的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测量结合观察获取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变量数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秩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舌下络脉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舌下络脉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络脉宽度变化为其舌下络脉异常最主要的特征性参数.且络脉宽度变化与肝脏门静脉内径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且变化可能与患者的门静脉压力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并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3例,男104例,女19例,年龄41~69岁,平均(53.88±9.45)岁。病程(确诊时间)15天-8年。均经数码图象确认具有异常舌下络脉。I期17例,Ⅱ期59例,Ⅲ期47例。均经过本人同意加入本研究。所有临床资料输入以Excel 2000统计软件建立的病例资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舌下络脉望诊是中医舌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舌下络脉望诊不是一项具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对于慢性肝病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可通过观察舌下血管系统的变化,为肝硬化的诊断及预测疾病的转归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肝硬化舌下络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肝硬化舌下络脉特征及相关研究,对肝硬化舌下络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复制肝前、肝内、复合型门脉高压犬模型,观察模型犬的舌底络脉变化。方法:制备3种门脉高压犬模型并行成模检测。肉眼观察舌下络脉形态和颜色,游标卡尺测量舌底根部络脉宽度,免疫组化检测舌底CD3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舌下络脉内皮细胞形态。结果:肝内和复合型组犬舌下血管较正常迂曲粗大,出现瘀点细络,颜色暗紫,络脉直径明显增粗,肝前型组仅络脉颜色变暗;与正常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犬舌底CD31均显著增加,复合型组最明显;舌底血管壁全部或局部增厚,管腔变小,出现新的毛细血管,细胞膜界限不清,核损失甚或消失,复合型组程度最重,肝前型组改变较小。结论:门脉高压可引起动物舌底络脉宏观与微观改变,提示门静脉压力升高是导致其舌下络脉异常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与舌尖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系统地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变化特征,并从舌尖微循环的角度探讨其形成的机理并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从舌局部微循环、舌体局部血管和门脉系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探讨肝癌异常舌下络脉的形成机理。结果:肝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与22例健康人比较,表现为乳头数目增多(P<0.05),在微血管数和血管扩张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管扩张上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在微循环总分上,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舌下络脉分级的舌尖微循环各指标差别较大,从微循环单位面积舌乳头总数看,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菌状乳头数数目的增多;菌状乳头厚度减小(P<0.05);从微血管数目上看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血管扩张上,3级与0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微循环总分比较上,3级与0级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的形成,除了与舌局部循环异常有着直接联系外,还可能与全身血管系统及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等的异常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将53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扶正化瘀胶囊组(28例)予扶正化瘀胶囊;安慰剂组(25例)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2组患者均按常规予必要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患者给药前、后门静脉(PV)主干内径、门静脉左支(LPV)内径、门静脉右支(R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Vmax),并计算各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扶正化瘀胶囊组治疗前后PV和LPV的血管内径无显著差异,而RPV的内径则明显缩小(P〈0.05);LPV和RPV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SV内径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无明显改变;安慰剂组RPV血流速度治疗后显著减慢(P〈0.05),其他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能有效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7.
川芎素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川芎素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8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保肝基础上加用川芎素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量门静脉内径(PV)、脾静脉内径(SPV)、门静脉最大流速(PVX)、脾静脉最大流速(SPVX)、门静脉血流量(QPV)及内皮素-1(ET-1)浓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V、SPV明显降低(P<0.01),PVX及SPVX明显增加(P<0.01),ET-1明显下降(P<0.01),QPV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Child分级A、B级患者PV、SPV及ET-1下降明显(P<0.01),QPV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Child C级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川芎素能有效降低肝硬化门静脉压力,不影响门静脉血流量,对Child A、B级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赵文霞教授临床诊断肝病,重视对舌下络脉的观察,认为通过对舌下络脉的观察可早期发现代偿期肝硬化并了解病情之进展,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舌下络脉形态、颜色等变化与糖尿病存在相关性,舌下络脉的改变对于判断糖尿病病情、所处阶段、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文从舌下络脉与糖尿病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合现代技术2个方面归纳舌下络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五苓散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五苓散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及常规组10例。常规组采用肝安注射液及护肝药治疗,不加利尿剂和降门脉压药物。对照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心得安、鲁南欣康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五苓散治疗。3组均治疗20天。观察治疗前后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和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pv)、脾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sv),并计算出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Dpv、Dsv、Qpv、Qsv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具有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散结方对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口服心得安治疗,治疗组(44例)口服心得安,同时肝区外敷中药活血散结方,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超声仪观察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但脾静脉内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的平均流速和流量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门静脉、脾静脉平均流速和流量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散结方肝区封包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压力,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心得安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脐透消臌贴膏敷脐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脐透消臌贴膏对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6例)于脐部敷脐透消臌贴膏,每3天更换1次,期间休息1天;对照组(54例)口服心得安,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观察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自觉症状等。 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显著缩小、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5);但脾静脉的血流量均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肝功能及凝血指标均有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以治疗组为优。 结论 中药脐透消臌贴膏脐部贴敷治疗,能在短期内降低肝硬化门静脉压力,疗效与心得安相当,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黄芪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液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治疗)组42例和B(常规加丹参、黄芪治疗)组4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监测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Spv)、脾静脉血流速度(S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蛋白(LN)各1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B组Dpv、Dsv缩小,Spv、Ssv加速,Qpv、Qsv减少,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HA、PCⅢ、LN有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黄芪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改善肝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时间及季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时间及季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患者440次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和季节。结果1天24小时12个时间段中,19-21时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1个高峰期,23-1时为第2个高峰期,5-7时为第3个高峰期。发生在夜间的有298次,发生率为67.7%;发生在白天的有142次,发生率为32.3%,夜间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白天。冬春季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夏秋季,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明显的时间及季节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强肝软坚中药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门脉血流及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将肝炎后肝硬化及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中药强肝软坚方与西药心得安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观察用药前后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中药强肝软坚方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降低HA、LN、IV-C等肝纤维化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缩小门静脉内径(PV),脾静脉内径(SV)方面与西药相仿。提示中药具有良好的保护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臌灵合剂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7例,均采用消臌灵合剂治疗,酌情配用肝泰乐、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白蛋白、速尿等。将消臌灵合剂粉碎成粗末,水煎2次,合并2次药液,浓缩成200 mL,每次100 mL,每日2次,0.5 a为1疗程。结果:经过0.5 a治疗,本组患者显效47例,占70.15%;好转18例,占26.87%;无效2例,占2.99%,有效率97.02%。结论:消臌灵合剂能够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提高肝细胞免疫功能,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探析不同中医证型AC患者的病机特点。方法 回顾2008年至2018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C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运用Epidata和Excel整理和管理提取数据,对提取后的数据进行证型规范和中药规范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有效病例数193例,平均年龄58.59 ± 10.95岁,平均每日饮酒量339.60 ± 205.05g,平均饮酒年限28.50 ± 11.75年,平均饮酒度数为45.43 ± 8.17%。193例AC患者中,不同证型间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不同证型间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肝气郁结证AC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者(P < 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方面则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 < 0.05),脾肾阳虚证和瘀血阻络证AC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证型者(P < 0.05)。瘀血阻络证AC患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 0.05)。而不同证型的AC患者肝细胞损害情况总体差异不大,但瘀血阻络证AC患者的谷草转氨酶中位数水平最高。本研究揭示AC早期病机多为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晚期转化为瘀血、阳虚证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4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以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除了对照组治疗方法之外,给以中药结肠透析,隔天1次,观察时间为2周,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变化及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肾血流动力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能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肾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状态与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男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其中乙肝肝硬化72例,丙肝肝硬化12例;肝功能A级32例,B级42例,C级10例;同时收集男性健康体检人群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ROG)、睾酮(TSTO)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O_4)等性激素水平的测定,观察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性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分析肝功能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E_2、FSH和PRL水平逐渐升高,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STO和DHEA-SO_4降低,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LH和PROG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E_2、FSH、PRL、TSTO、DHEA-S_O4变化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之一,其水平是反应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