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疗寒热错杂腹泻,应调寒热,化湿浊,治宜温清并举,多选肉桂、炮姜与黄连、大黄合用,肉桂、炮姜鼓动阳气,黄连、大黄清化湿热、祛瘀生新 治疗虚实夹杂腹泻,应健脾止泻,取参苓白术散补脾利湿,大黄、蒲公英、当归、蚕砂清利,余邪得清,正气来复,久病自愈 治疗阴阳两虚腹泻,应补阴和阳,燥润相济,燥湿不伤阴,滋阴不碍脾,宜选用白芍、石斛、黄精、当归、阿胶、五味子、太子参、杜仲、菟丝子、巴戟天、鹿角霜、补骨脂、肉桂 治疗升降失调腹泻,宜补脾升清,化湿降浊,宜选用黄芪、党参、升麻、柴胡以补气升清 大黄、枳壳、大腹皮以清热降浊 当归、白术、陈皮、煨姜以温脾胃补气血。 相似文献
2.
田德禄教授认为主要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胆汁反流,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多种因素有关。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虚"重在脾胃气(阳)虚、阴虚;"实"重在气滞、血瘀、湿阻等,病变以胃为中心,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可影响及肾;辨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气滞、脾胃湿热、胃络瘀血、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寒热错杂八个证型。 相似文献
3.
4.
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腹泻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89年以来,应用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慢性腹泻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为附属医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7~72岁,平均39.3±9.4岁;病程3月~17年,其中1年以内者10例,1~10年者12例,10年以上者14例;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19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胃肠功能紊乱10例,大肠癌术后3例,慢性痢疾1例. 相似文献
5.
乌梅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胃虚而寒热错杂的蛔厥症。是既能辛温散寒又能苦寒清热的杀虫安胃方剂。我们从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运用乌梅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马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32-33
目的 探讨中医方法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研究要求,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出9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给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9例)给以中医辨证治疗,并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最后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59%;研究组显效4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并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上有显著疗效,且针对性强,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寒热错杂证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连续治疗12周后复查胃镜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0.01),其中观察组胃脘痞满、隐痛、嗳气等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2.5%、9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寒热错杂证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服经验方半夏泻心汤;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维酶素片7片/次,猴头健胃灵胶囊4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复查胃镜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0.01),其中观察组胃脘痞满、隐痛、嗳气等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2.5%、9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的以虚证为本、实证为标,表现复杂,辨证治疗以养阴益气、补虚活血、健脾化湿、辛开苦降为法,夺取良效。 相似文献
13.
14.
慢性肾功衰竭病因复杂,病机多变,病情加重的因素较多,容易受外邪、饮食失宜、劳倦、情志失调等的影响,另外因肾脏本身排出毒素和代谢废物的功能下降,也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头痛等症状。李培旭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同的阶段,一定时期内疾病的病理变化相对稳定,只要辨证准确,分清主次,通过补益脾肾、通利六腑、疏利三焦、清热祛实、补气化瘀,配合化毒、解毒、排毒、攻毒等方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阶段及早干预,可使病变的肾功能得到逆转,或者病情的发展得到控制,防止病情快速向尿毒症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观察自拟肾炎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肾炎方,治疗56 d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尿常规、肾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浆血管内皮血管因子(VEGF)、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3(C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3%,对照组有效率8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显著降低尿红细胞、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GF-β1、VEGF、IgA,提高IgG、IgM、C3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肾炎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40例。以20例西医基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20例服用参芪地黄汤的患者为治疗组。治疗0.5a,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BUN、Scr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冯松杰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病机重在分虚实,虚以脾肾虚衰为主,实以湿热、湿浊、瘀血为多,有时虚实并见,病机错综复杂,辨证治疗以补益脾肾、清利湿热、行气利水、活血化瘀等为主。湿热证采用柴苓汤联合黄葵胶囊;瘀血证选用桃红四物汤;湿浊证多为兼证,湿邪偏胜引起下肢水肿明显者,常配伍车前草、玉米须、大腹皮、泽兰、泽泻等行气利水消肿;肾功能减退的氮质血症在主方的基础上加制大黄、六月雪、叶下珠等泄浊解毒;肾气虚以自拟补肾气方为主;肾阴虚者以知柏地黄汤加减;肾阳虚则在大队补肾阴药中佐以少量肉桂、仙茅、淫羊藿等;脾虚证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肺气虚选人参败毒散或玉屏风散;肺阴虚者选玄麦甘桔汤,且冯松杰教授在临床中对雷公藤的应用有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