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树红  王青 《光明中医》2010,25(3):456-457
目的观察过敏性鼻炎患者内服及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单纯在三伏天穴位敷贴中药,第二组:只口服中药汤剂,第三组:同时给予中药内服及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第一组总有效率80.1%,第二组总有效率84.1%,第三组总有效率95.2%,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内服并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益气健鼻汤治疗过敏性鼻炎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益气健鼻汤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敷贴组、中药组。治疗组102例,在初、中、末伏分别取不同的穴位药膏敷贴,同时服益气健鼻汤,连服30d,为1个疗程;敷贴组60例与中药组45例分别仅用药膏敷贴穴位和服用中药益气健鼻汤治疗,各组均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敷贴组与中药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益气健鼻汤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川椒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敷贴组、中药组。治疗组65例,在初伏、中伏和末伏分别取不同穴位药膏敷贴,敷贴期间同时口服川椒方,连服30 d为1个疗程;敷贴组与中药组50例分别仅用药膏敷贴穴位或仅服用中药川椒方治疗,各组均治疗1~3个疗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敷贴组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逐渐提升。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川椒方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血瘀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三伏天采用选定腧穴敷贴的方法,于初伏、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象转变率治疗组为74.2%,对照组为4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5年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5年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文献研究,可以知道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已经非常普遍,疗效显著,但实验研究相对缺乏。提出借助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从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更深入系统的机理研究,以期为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便于进一步开展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控哮涂膜剂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6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及追访1个月。以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及体征积分、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为临床观察指标,与本院传统敷贴制剂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后安全性分析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控哮涂膜剂穴位敷贴组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医证候改善的总疗效优于传统敷贴对照组。结论控哮涂膜剂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敷贴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口服自拟升芪通鼽汤,在此基础上采用三伏天中药控哮涂剂穴位敷贴。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2.5%。结论中药配合三伏天控哮涂剂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起到缓解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瑞  张茂  黄舒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636-63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随机分为穴位敷贴配合中药治疗组与中药组,连续治疗3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穴位敷贴配合中药组较单用中药组疗效明显;其第2年、第3年较第1年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穴位敷贴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行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抽取81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40)行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41)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辅以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护理满意度是97.50%(39/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护理满意度是75.61%(31/4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行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配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姜硕  狄忠  宣丽华 《新中医》2020,52(23):95-97
目的:观察并比较三伏天与非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38 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予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在非三伏天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记录并比较 2 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鼻症状总积分表(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 E (IgE) 水平。结果:治疗后及随访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2 组 TNSS、TNN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随访 2 个月,治疗组 TN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随访 3 个月,治疗组 T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及随访 1 个月、2 个月,2 组TN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及随访 1 个月、3 个月,2 组 TNN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IgE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及随访 1 个月,2 组血清 IgE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与非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鼻炎症状,而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可以增强疗效,对血清 IgE 水平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用截敏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45例用鼻炎康、雷诺考特喷雾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2%,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伏九"穴位敷贴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伏九"组41例、三伏组44例和三九组40例,"伏九"组在三伏、三九进行穴位敷贴,三伏组在三伏进行穴位敷贴,三九组在三九进行穴位敷贴。结果:"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7.5%,三伏组为84.09%,三九组为72.50%;"伏九"穴位敷贴优于单独三伏和三九穴位敷贴,三伏穴位敷贴疗效优于三九穴位敷贴(P<0.05);且皮肤出现发泡的患者疗效优于皮肤未发泡的患者(P<0.05)。结论:"伏九"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平刺迎香穴配合点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给予电针平刺迎香穴配合点穴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9例,好转3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8%。结论:电针平刺迎香穴配合点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杜玲  颜芳 《山西中医》2011,27(10):44-45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穴位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血压正常高值的患者70例,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穴位贴敷,观察干预前后对患者血压及症状的影响。结果:高压由治疗前的(137.86±8.91)mmHg降到治疗后的(125.86±6.43)mmHg,低压由(86.83±7.21)mmHg降到(75.43±5.69)mmHg;且有失眠等症状积分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作为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其降压效果不仅具有统计意义,且有降压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穴位敷贴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糜烂性胃炎患者48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采用穴位敷贴治疗贴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胃镜观察炎症及病理改变情况。结果: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糜烂性胃炎,能明显减轻对脾胃虚弱型及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症状。结论:采用穴位敷贴外治法治疗糜烂性胃炎疗效满意,尤适用于脾胃虚弱型及肝胃不和型糜烂性胃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45例(推拿配合西药治疗),观察治疗结束后疗效及疼痛积分、JOA评分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疼痛积分与JOA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推拿配合西药治疗,P<0.05。结论:穴位贴敷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穴位刺血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豚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对动物模型给予穴位刺血治疗,并设立穴位中药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治疗对照,测定治疗前后各组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结果显示:穴位刺血疗法有提高实验性变性鼻炎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的作用,即能降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鼻粘膜对组胺的敏感性,效果与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一致。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顽固,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治疗上西医主要通过鼻内给药、口服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但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疗效因人而异,且手术治疗并发症多,不良反应明显。穴位埋线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是中西医相结合的成果,绿色安全,简单便捷,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值得推广。文章阐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对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内服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以加味玉屏风散内服配合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西替利嗪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和1年后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过敏症状,二者近期疗效相近;远期疗效上,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内服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其远期疗效优于西替利嗪,药效持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59例。2组均采用三伏天针刺治疗,观察组同时施以三伏天穴位贴敷。2组均连续治疗3年。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症状总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1%,对照组为7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症状总积分、生活质量积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