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变脾功能亢进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变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术后24小时白细胞及血小板即有明显升高,2周内达峰值,其中10例随访1—3年白细胞及血小板仍保持正常范围。除左上腹痛及发热外,无脾脓肿及异位栓塞并发症。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变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操作简便、安全 ,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又能保留一定的脾功能而被应用于临床[1] 。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院应用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 2 1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中男 18例 ,女 3例 ,15~ 6 3岁 ,平均 46岁。均为慢性肝病引起的继发性脾亢。其中 1例为肝豆状核变性 ,13例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脾轻、中度增大。实验室检查示血WBC 1 7~ 3 8× 10 9/L ,血小板 2 8~ 70× 10 9/L ,均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细胞减少[2 ] 。1 2 治疗方法 在…  相似文献   

3.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例PES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PSE术后血像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PSE治疗可改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血象,但对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脾脏大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脾动脉栓塞面积30%~70%.32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熟,体温38.0~39.5℃,持续1~4周,对症处理后缓解,出现恶心25例、呕吐10例、食欲减退7例、左下腹不适30例、左下肺炎1例、左侧胸痛1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术后28d后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清深  谭跃  徐旭军 《临床荟萃》2002,17(8):464-465
肝硬化失代期引起脾大、脾功能亢进 ,栓塞一部分脾脏不但能减轻脾亢进所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而且还能保留一部分脾脏功能。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本院共栓塞肝硬化失代偿期 18例 ,今就其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作讨论。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4例。年龄 36~ 6 8岁 ,平均 4 9岁。术前均经胃镜、B超及血常规化验证实为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 ,将导管置入脾动脉中段后造影 ,然后经导管注…  相似文献   

6.
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方法:对34例脾亢患者的脾动脉造影后血管形态和分布,用明胶海绵和/或不锈钢圈、导丝段对脾动脉给予部分栓塞。以术前的各项检查为参照依据,观察术后一个月各项复查结果的变化。结果:34例术后复查,外周血细胞明显改善,部分病例全部指标恢复正常,CT或B超测得脾脏体积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结论: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为其它治疗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7.
曾运卿 《临床医学》2007,27(11):62-63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对56例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并注意栓塞面积,观察其脾脏缩小、血象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6例中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最大可达8 cm;栓塞术后1周、4周复查血象中WBC、RBC、PLT均较栓塞前有明显升高(P《0.01);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发热、胸水、腹胀、便秘等.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程度高、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赵素芬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68-2168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的弥漫性肝脏损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病情不可逆转,呈进行性恶化.脾功能亢进症就是其并发症之一.本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4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栓塞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朱绍成 《临床医学》1997,17(11):15-16
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21例,栓塞材料选用鱼肝油酸钠+明胶海棉+造影剂,栓塞范围在50 ̄70%之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般患者在术后2 ̄3周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逐渐升至正常,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结果表明:该疗法既保存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又治疗了脾功能亢进,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的部分性脾栓塞术(impmvable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I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探讨其一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对46例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改良的部分性脾栓塞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外周血象、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脾静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脾脏大小的变化,并与栓塞面积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栓塞术后1周和1个月化验外周血象较栓塞前明显回升,术后1个月与术前彩超对比,门静脉和脾静脉与术前相比内径明显缩小,血流明显降低,平均血流量明显减少,并且IPSE治疗脾亢栓塞体积在50%~75%之间的疗效最好,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改良的IPSE术能有效地缩小脾脏,缓解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无明显副作用,与传统的栓塞方法比较有优势,因此IPSE术是脾功能亢进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
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硬变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变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ledinger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 本组10例术后均有上腹轻微疼痛及发热,一般持续3—14天,术后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回升;术后半个月临床症状好转,腹水消失,2例消化道出血停止,来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相对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  相似文献   

12.
王岩燕  蔡芝环 《天津护理》2000,8(3):119-121
自1999年6月,对2例肝化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周密护理,无并发症出现。脾栓塞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与感染无关。主要护理方法:术前护理应做好术前检查,用品准备及患者心理准备。术后保证患者平卧,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辅助除痛治疗,保证电解质质平衡,防止感染等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22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对22例脾动脉栓塞术的有关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B超示脾脏逐渐缩小,红、白细胞及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认真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及促进其术后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较为常见,内科药物治疗效果甚微,外科脾脏切除术虽然能改善外周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但脾功能亢进所造成的全血细胞高度减少以及原发病所产生的低蛋白血症和腹水,使脾切除术难以进行,同时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对于基础疾病为肝硬化的患者后果更为不利。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寻找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以往传统采用脾切除术的方法,但手术治疗容易发生感染,尤其儿童发生严重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1]。近年来,我院采用了超选择性脾动脉部分介入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全部患者经血象、骨髓象、US、CT检查,确诊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根据脾大小确定脾栓塞范围,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当血流速减慢、估计栓塞面积为30%~50%时停止栓塞。结果 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脾纵径缩小,血象恢复至正常水平,出血倾向停止,不良反应、并发症少。结论 微导管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亢的有效疗法,能减轻门脉高压,升高血细胞,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行介入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功能亢进是以脾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感染、出血倾向以及骨髓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导致脾功能亢进的原因较多,其中肝硬化可导致脾功能亢进的发生[1]。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脾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脾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 ,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主要为全身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产生免疫细胞及抗体 ,参与调节骨髓活动。由于多种疾病所致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人总结了8例脾动脉部分栓塞患者情况 ,成功率 1 0 0 %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1 .脾大患者 8例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3 6~ 4 6岁。已知患有慢性乙肝、肝硬化者 6例 ,不明原因者 2例 ,经彩超或CT均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门脉高压、脾大。 8例患者末梢血象检查血色素 8~ 1 0 g/L2例 ,6~ 7 9g/L 4例 ,低于 6g/L 2例。病程 1 0年以上者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的整体护理要求。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行脾动脉部分栓塞,严格执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原发性脾亢32例,继发性脾亢46例,共78例,总有效率92%。结论通过对脾动脉栓塞的有效护理,提高了有效率.减少了并发症。自从1979年Spigos首先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亢这一先进技术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脾亢及脾外伤。本组病例,以治疗脾亢为主,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效果较好。结果报告如下,且就有关护理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