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ET/CT减轻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肺炎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勾画中的作用及其对NSCLC的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预测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6月,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34例NSCLC行PET/CT检查。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肉眼靶区(GTV),原发灶GTV外放15mm作为计划靶区1(PTV1),转移淋巴结GTV外放7mm作为PTV2,分别制定3D—CRT计划。选择VPTV(PTV体积,VPTV=VPTV1+VPTV2)、受照量≥20Gy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射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射剂量(Ds)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PET/CT对靶区勾画及RP预测的影响。结果PET/CT使13例(38.2%)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8例,下降者5例。10例(29.4%)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16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14例,假阴性、假阳性各1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3.3%,准确性为87.5%。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与CT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之间VPTV(P=0.019)、V20(P=0.000)和MLD(P=0.000)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T/CT对NSCLC的临床分期、靶区勾画及其治疗计划有重要影响;与CT比较,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PET/CT勾画靶区可明显减小PTV,V20和MLD,从而可有效降低RP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好地保护正常肺组织。  相似文献   

2.
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γ相机和SPECT只能进行常规单光子显像,PET和双探头SPECT符合显像系统既能进行单光子显像,又能进行正电子符合显像,PET/CT系统的出现不仅提供高质量的衰减校正图像,保证了正电子显像校正数据的可靠性,而且能进行同机图像融合,提高了影像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核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程,PET和PET/CT的原理以及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PET/CT—核医学影像发展的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核医学影像的发展经历了闪烁扫描机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几个阶段,它们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尤其是PET在分子水平进行功能成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解剖结构不清楚;PET/CT将PE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融合,不仅能检出细小的病变组织,而且能准确定位。可以说PET/CT代表核医学影像的未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与cT同机显像(PET/cT)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I.C)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PET/CT检查,分别根据cT和PET/CT融合图像进行TNM分期,并将PET/CT融合图像上的TNM分期和单独cT图像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图像融合软件分别在cT和PET/CT三维图像上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CT和GTVPET/CT),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52.38%(11/21例)的患者分期改变,分期升级7例,分期降级4例。21例患者GTVCT和GTVPET/CT均不相同,6例GTVPET/CT大于GTVCT,平均增大40.47%;15例GTV-PET/CT小于GTVCT,平均缩小31.38%,其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cT图像相比,PET/CT显像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分期的准确性,能更准确地反映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关系,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放疗计划制定i寸程中更精确地勾画靶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PET/CT的性能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对PET/CT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PET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的生理、病理、生化、代谢改变;多排螺旋CT则可显示机体精细的解剖结构。结论:PET/CT可实现PET图像和CT图像的同机融合,形成2种技术的优势互补,具有极高的诊断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适形结合体部γ刀照射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第1组进行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第2组进行适形结合体部γ刀照射,分别设计适形和体部γ刀放疗计划,比对放疗计划的优劣性。结果:适形结合体部γ刀照射使直肠受量较小,对放射性直肠损伤小。结论:适形结合体部γ刀照射治疗宫颈癌使周围正常组织接受照射的体积小、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算法用于PET/CT图像的异机融合。方法:在小波域上运用变分的方法,结合小波和变分的优点,首先对PET和CT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运用提出的两个假设分别对分解后的近似和细节分量进行融合,最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结果:根据具体的融合算法实例,并与MATLAB的小波融合工具箱的融合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新算法对图像中病变区域的解剖定位更加的准确。结论:实验证明在小波域上运用变分法进行图像的融合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CT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建伟 《职业与健康》2007,23(2):139-140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CT(PET—CT是将PET和CT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影像设备,同时具有PET和CT的功能,其独有的融合图像技术,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大大提高了对病变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而且为手术、放疗提供了精确的生物靶区定位信息。现将PET—CT在肿瘤、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18PDG PET/CT)在接受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了我院2005.5-2007.5月收治的9例接受了R-CHOP方案治疗且接受了PET/CT评价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ET/CT对这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情况,以及对治疗的指导价值。结论:PET/CTLL常规方法更有能准确、有效地对DLBCL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DLBCL进一步治疗的决策及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泛影葡胺溶液在不同CT扫描条件下对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向5个乳胶容器中分别注入体积分数为5%、10%、15%、20%和40%的1:7服泛影葡胺溶液,依次将其密闭置于圆柱形水模内进行PET/CT成像。利用CT扫描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并比较不同管电压CT扫描条件下PET图像的差异。结果:体积分数为15%、20%和40%的泛影葡胺充盈区在经CT衰减校正的PET图像上表现为高浓聚伪影.标准摄取值比本底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体积分数为5%、10%的泛影葡胺充盈区则无明显伪影,反映了随着泛影葡胺浓度的升高CT衰减校正伪影随之增强;对于体积分数为40%的口服泛影葡胺溶液,随着CT扫描所使用的管电压的升高.经CT衰减校正的PET图像上的伪影随之减弱.标准摄取值降低。结论:体积分数大于15%的泛影葡胺溶液在PET/CT成像中标准摄取值升高,图像表现出伪影;PET/CT成像中CT扫描所采用的管电压越高,高浓度泛影葡胺溶液产生的伪影越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上的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中的价值.方法:82例NSCLC患者伽玛刀治疗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于伽玛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分别用RECIST1.1和PERCIST1.0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并分析两者与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应用RECIST1.1和PERCIST1.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TNM分期、△SUL及PERCIST是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过程中与OS显著相关的因素,而AV、RECIST、肿瘤位置、年龄、KPS评分以及病理学类型则与OS不相关;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PERCIST1.0(CMR与非CMR)是预测OS最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应用18F-FDG PET/CT对进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可能较CT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re Dose 4D技术(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对PET/CT图像质量和病灶栓出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接受PE优T全身检查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CT扫描和使用Care Dose 4D技术CT扫描。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共同阅片确定每位患者病变的位置和数目,图像质量由2位医师独立判断。结果:分析共得到的40帧图像。常规CT扫描图像上共检出直径0.6~8.0cm的病灶102个,所有病灶均能被使用Care Dose 4D技术CT扫描图像识别,即2种扫描方法对病灶检出能力无明显影响。2种扫描方法对图像质量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使用Care Dose 4D技术扫描的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明显降低。结论:在PET/CT全身检查中,Care Dose 4D技术在不影响病灶检出能力和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较常规CT扫描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PET/CT在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医学影像学仪器之一,它可无创检测心肌血流灌注、定量测定冠脉血流储备,并提供冠脉解剖影像、冠脉钙化积分,观察粥样斑块性质,对心肌存活性、心功能测定都有重要临床价值,将以上各种信息综合应在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PET/CT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PET/CT将PET功能代谢信息与CT解剖结构信息结合在一起,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变化,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PET/CT的探头晶体、图像融合技术、用户平台等方面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临床推广应用,是目前分子影像的最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PET/CT的成像原理、数据获取方法及图像特点。详细综述了目前PET/CT主要采用的图像重建方法.包括2D重建的解析法(FBP)和迭代法(ML—EM,OSEM),3D重建的重组法、3DRP法和3D迭代重建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我国PET/CT的发展和配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X线CT同机融合的新型医学影像设备,它把解剖与功能影像有机的融为一体。我国1995年配置医用回旋加速器和PET,2002年配置和应用PET/CT,已有20多年历史。论文将研究我国PET/CT的应用现状,配置管理和发展方向。方法:通过调查和访问了解我国PET/CT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我国PET/CT的配置规划和管理办法。结果:我国目前共有PET/CT150台,医用回旋加速器90台。结论:我国PET/CT的发展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PET/CT装备现状看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PET/CT装备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角度,提出应加强对PET/CT引进的管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PET/CT是将PET和CT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核医学影像设备,他实现了PET与CT同机图像融合,其应用快速普及.简要介绍了PET/CT的特点,并结合日常的一些维修维护工作总结了PET/CT的一般维护保养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PET/CT图像融合设备在PET、CT和PET/CT三个方面的质量控制,得出PET/CT的质量控制是在完善的PET和CT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加上PET/CT融合的质量控制才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