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情况下是护士单独工作,能否认真负责、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律信念,其慎独精神要求就较其他行业更高更严,因而培养和提高护士的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慎独"辞海中解释: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作为一种修养的境界是人类文明和进步所崇尚追求的。"慎独"既是护理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又是护理道德修养的境界。因此,对  相似文献   

2.
"慎独"是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指在无人监督时,仍能高度自觉、尽职尽责、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相似文献   

3.
薛艳 《医疗装备》2011,24(10):94-94
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要谨慎从事,坚持原则,不做任何违反道德和规范的事。"慎独"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极高境界,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慎独"源自儒家经典《中庸》、《大学》两书。书中说,"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的。  相似文献   

4.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中的"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属于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是我国儒家倡导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是道德修养的较高境界。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无人监管、没有舆论影响的情况下,仍能坚持道德信念,谨慎从事,坚持原则,不做任何违反道德和规范的事,  相似文献   

5.
倡导"慎独"精神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慎独”是指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事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遵循道德准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也是护理工作中倡导的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高尚美德。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接触病人的时间最多,而且护理行为往往是一个人独自进行的,因此“慎独”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杰  孙杰 《职业与健康》2001,17(11):81-81
慎独指一个人独处时仍能凭借自己的道德良心,小心谨慎地、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独既是道德与职业修养的重要方法,又是在修养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境界。优良的医德医风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在医德医风建设中,医护人员的道德观念也不断提高,而慎独作为一种高贵的道德修养,为医护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个崇高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几千年来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是人们培育高尚的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医德中的“慎独”是指医护人员在独自工作、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的信念,履行原则和规范。“慎独”既是护理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又是护理道德修养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修身养性之道,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在护理工作中,指护理人员在个人独处时,仍能坚持医学道德观念,按照医德规范的要求完成本职工作。护理工作是非常具体、细致的工作,且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护理工作正确与否,病人很少知道,更难进行监督。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对患者能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谨慎处置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护士自身的道德修养信念,即慎独意识。因此,要加强护士慎独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做到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护理行为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而使护理质量得以真正提高,同时护士的精神境界也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9.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当“君子”单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由此可见,“慎独”是古代医德传统对医家医德修养的普遍要求,也是医家医德修养追求日臻完美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第四条规定:根据医疗工作特点,要求慎独修养。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慎独修养是一名护士必需具有的基本素质。 何为“慎独”?何为“慎独修养”?《词海》对“慎独”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自己也会按照一种应有的客观要求去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慎独修养,即慎独意识和能力的修养,指通过长期的有目的学习和磨练,使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达到“慎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观点说,现在的社会难的不是偷情,而是能偷情却保持不偷的境界——亚偷情者貌似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们发生的是"无性外遇"。  相似文献   

12.
张桂兰 《工企医刊》2005,18(5):84-84
慎独。其本义是在无人监督,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道德要求,高度自觉、始终如一、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也就是人们应该具备的遵循道德而行事的良心。而在护理学中的含义是指护理人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并依照护理道德行为规范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以及在护理实践中所形成的情操和应达到的境界。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在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马虎。笔者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十六年,深感护理人员的慎独行为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培养她们慎独精神的迫切性。以下将从两方面来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科人员素质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现状.方法 分析其影响因素,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加强了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管理、规范制度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工作执行力及服务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帮助科室人员充分认知道德慎独修养、制度依从性是医务人员自觉行为、自我约束、自我素养的最高境界;努力完善自身不足,提升工作标准、爱岗态度、防范意识,提高学科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18年11月著名表演艺术家田成仁92岁时还参加了电视剧《六尺巷新故事》的拍摄.田成仁年过九旬仍能精神矍铄地参加电视剧拍摄,都是他常年注重养生的结果. 注重道德修养,保持"心里干净" 对于养生,田成仁认为,要想身体好,首先要心态好.做人,要对人宽、对己严,少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做事,要少钻牛角尖、与人争执、无谓生气,这样疾病就不容易找上身.他强调,做人"心里一定要干净""心不净必生病".他对自己说的这个"干净"是这样解释的:就是要注重道德修养,以一种真诚的、高尚的情操面对世间一切事情.  相似文献   

15.
慎独——医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慎独”一词出自儒家,《礼记·中庸》记载:“莫见乎隐,莫见乎微,做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说,最隐蔽之处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之事最能显示出人的灵魂,所以君子当一个人独处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独”强调了道德主体内心信念的作用,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指出了一个人自觉实践道德行为的意义。慎独是一种修养方法,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挑战与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临床带教老师要注重培养护生的“慎独”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慎独”修养的含义、“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出发,就如何培养和锻炼实习 护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临床带教老师应通过言传身教,使实习护生提高认识,刻意追求,努力达到 “慎独”。  相似文献   

17.
"知足"与"不知足"是对立的.对一个人来说,知足的要求不可太高,它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只是人在生活中的一种感受.常言说:"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智者的追求,是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急诊科通过实施6s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营造安全、舒适、合理、便捷的就诊环境,使护士养成自觉遵守规定、凡事认真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达到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才算吃得健康?在现代人看来,吃是一种味觉,心理多方面感觉的综合体,如何让口内,身心都达到舒适自在才是饮食健康的根本标准.那么,什么样的食物可以达到此种境界呢?我想非各地小吃莫属,而身在北京的我,更是对有着民俗气质的老北京小吃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医护人员的慎独精神,门诊输液室用药安全的防范措施,抗菌药物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部门职责,加强医院护理人员业务与理论的学习,调节好心态,达到一种积极的自我约束行为。结果把"慎独"升华为自己的一种道德,把对患者的服务理念化为自身内在的首先情操,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监测方式。结论只有加强自我首先修养和业务学习,使自己把对职业的使命感上升为精神上的动力,以服务患者为荣,患者的满意是自己最大的满足。做好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为防止医院感染工作提供借鉴帮助,为医院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