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差异,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37例,维吾尔族白内障对照组患者40例,汉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照组患者40例。3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测定全血粘度(包括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其中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采用毛细血管粘度计测定,红细胞压积采用离心沉淀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采用双缩脲法,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较维吾尔族白内障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较汉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照组有轻微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多伴有高粘滞血症,其原因可能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的增高,其中维吾尔族患者较汉族为重,但在种族因素上无明显差异。血液流变学因素可能参与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粘滞性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由各种病因所致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症候群。我们观察了23例正常新生儿脐带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19例患各种疾病的新生儿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新生儿患病的血液流变学各种指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脐带血,并有高度显著性,因此测定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诊断、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对于某种疾病来说.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病理因素或疾病的无临床阶段。本文通过对20例(开角型10例.闭角型10例)青光眼患者的发病与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血液流变学与青光眼的因果关系。 两组类型的青光眼患者观察结果表明:开角型青光眼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有明显升高(P<0.01).血球压积改变不明显(P>0.05);闭角型青光眼的全血粘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压积及血浆粘度改变不显著(P>0.05)。当两组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应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青光眼…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57例脑血栓形成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脑血栓形成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进脑血栓形成组亦高于脑出血组。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急性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377-3378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4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66例和健康人员50例,检测各组血中Hb Alc、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M合并脑梗塞患者Hb Alc和除血液沉降率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DM组、正常对照组(P<0.05),Hb Alc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联合应用Hb Al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预测DM合并脑梗塞发病及病情进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浆中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8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损伤较严重眼的视野结果分为轻度视野受损组(A 组)、中度视野受损组(B 组)、重度视野受损组(C 组),同时选择2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D 组),比较四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 ET-1水平。结果A、B、C 3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 ET-1水平均明显高于 D 组(P <0.05)。A1、B1、C13组的全血粘度及 ET-1水平均明显高于 A2、B2、C2(P <0.05)。A1、B1、C13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虽然高于 A2、B2、C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改变影响了视神经血液供应,而 ET-1水平的增高参与了血管功能失调过程,两者均为原发性青光眼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查客观评价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通过100例脑血栓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血栓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于脑血栓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09例中老年人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并对其中64例有心脑血管合并症与45例无合并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本组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与异常(凡是两项或两项以上超过健康人正常参考值者)患者其心脑血管合并症的患病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109例病人中,31例血液流变学在正常范围.78例出现异常。正常组心脑血管合并症共10例;异常组合并症共5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心脑血管合并症组的七项指标均较无心脑血管合并症组及健康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引;无心血管合并症组较健康对照组比较均…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变化与发病机理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测定58例脑出血患者、62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病例组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脑出血级各项指标比及脑梗死组更高(P<0.05-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是脑出血和脑梗死发病的共同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凝血纤溶活性和内皮?…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UAP患者凝血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UPA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A组)4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2组均予心绞痛常规治疗,A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分别观察治疗20日前后心绞痛疗效,并检测血浆中凝血纤溶活性指标包括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活性(PL: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PAI:a)、内皮素(ET  相似文献   

12.
抗心衰Ⅰ号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抗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抗心衰Ⅰ号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抗脂质过化作用。方法:将心功能Ⅲ-Ⅳ级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抗心衰Ⅰ号剂,对照组(36例)只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B超检测每捕输出量(SV)、心输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抗胆质过要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酶(GS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心内膜自动检测技术(ABD)测量左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心内膜超声自动检测技术对23例二尖瓣病变虱和27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ABD技术和二维超声测量的左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ABD技术测量的A组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均低于B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极化液联用葛根素治疗急性收肌梗死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葛根素联用极化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校正QT间散离散度的影响,以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55例AM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后的QTd和QTcd,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门静脉逆流的原因。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组不同人群的门静脉血流状态。结果 肝炎肝癌组门静脉逆流的发生率及每分种逆流次数高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明显高于非肝炎肝癌组,非肝炎肝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门静脉高压是门静脉逆流的基础,肝动脉-门静脉瘘可加重逆流。  相似文献   

16.
心痛灵与尿激酶合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现通的影响。方法4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痛灵与尿激酶合用作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单用尿激酶,比较2例治疗后冠脉再通率。结果:冠脉再通率对照组为45.0,治疗组为80.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冠脉再通指征阳性发生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对患者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药组30例,主要以静滴黄芪注射液联用口服西药牛磺酸治疗,对照组20例,主要以静滴极化液联用口服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①探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冠脉血流储备(CVR)的可行性及测值可信性。②探讨年龄对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人58 例,按年龄分组,评价各年龄段人群的冠脉血流贮备。结果 ①三支血管显像率:前降支(LAD)为90 % ,后降支(LCX)为75% ,PD 为81% 。②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能诱导冠状动脉明显充血反应,出现最大充血反应时间为6-2 ±2-2min,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值明显高于用药前测值( P< 0.001) 。③随着年龄增加,冠脉血流储备明显降低。结论 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可实时、定量地对正常人冠脉血流进行更详尽功能分析,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冠脉储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味炙甘草汤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观察加味炙甘草汤注射液对窦房结功能损伤兔电生理的影响,探讨加味炙甘草汤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应用经静脉和经食管心房调搏方法观察加味炙甘草汤注射液的窦房结电生理作用。结果:应用加味炙甘草汤注射液后,SND兔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SNRT(SNRTc)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心脏固有心率(IHRo)明显上升,总窦房传导时间(TSACT)无改变。临床电生理结果与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20.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高脂血症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CFR) 进行评价,探讨血脂对CFR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单纯高脂血症组(A 组,30 例) 和正常对照组(B 组,15 例),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每位受试者静息时的冠脉血流频谱及静脉推注潘生丁(0-56mg/kg) 后的冠脉血流频谱,分别用最大充血状态下与静息时的冠脉峰值血流速度(CPV) 比值及速度时间积分(VTI) ×心率(HR) 比值来计算CFR。结果 静息时,两组的CPV 及VTI×HR 无明显差别(P> 0-05)。潘生丁负荷后两组的冠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但A组的CPV 及VTI×HR 增加程度低于B 组。两组的CFR 值有显著性差别,A 组明显低于B 组( P<0-01) 。相关性分析显示CFR与TC、LDLC呈显著负相关(P< 0-05) 。结论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无创性检测CFR,可以早期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的冠脉储备功能异常,为指导治疗与评估各种降脂措施的疗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