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糖尿病性肝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及伴酮症或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时肝损害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在354例糖尿病患者中,把有肝损害的52例分为有或无DK或DKA两组,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值的比较。把伴DK或DKA的57例分为有或无肝损害两组,观察肝损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血糖(GLU)及血浆渗透浓度(OSM)水平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4.68%,伴DK或DKA时发生率增至29.82%;伴DK或DKA组ALT,AST,TB升高显著高于无DK或DKA组(P<0.05);伴DK或DKA者有肝损害组CO2CP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BUN,GLU,OSM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酸中毒和脱水是引起糖尿病肝损害的重要因素,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和胰岛8细胞损害程度。方法检测以自发酾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抗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的水平,及空腹胰岛素、c-肽及餐后2h胰岛素、c-肽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hs—CRP的水平,胰岛素(Ins)、C-肽、GAD抗体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①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血清hs—cRP与对照组(32382.11±1685.68ng/ml比10775.25±1615.77ng/ml)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GAD抗体阳性率(14.0%),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2h胰岛素、餐后2h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是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机制,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diabetic ketosis,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诱发因素.方法302例DK和DK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DK和DKA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诱发因素.结果302例患者共发生DK和DKA382例次,78.01%的DK和DKA患者有明确诱发因素,感染(55.37%)、胰岛素剂量不足或中断(12.75%)、口服控制血糖药物中断或剂量不足(11.07%)、应激状态(10.40%)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其他因素有饮食失调(6.71%)、过度疲劳(4.36%)、妊娠和分娩(0.67%).初发糖尿病110例(28.79%),发生1次258例,发生2次29例,发生3次以上14例,发生17次1例.结论应高度重视对DK和DKA患者的诱发因素评估,复习发生前情况,关注导致DK和DKA的诱发因素(感染、中断胰岛素、不合理治疗等).加强对DK和DKA患者的教育,预防感染,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坚持注射胰岛素和口服控制血糖药物,对预防、减少DK和DKA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工型糖尿病可分为自身免疫性(IA型)和特发性(IB型)两型,暴发性归类于1B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以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109/6~20%。本院2010年12月收治了1例极高血糖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临床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小剂量胰岛索持续静脉输注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酮症(DK)或DKA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胰岛素用鼍不易精确调控,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导致低血糖,也给病人活动带来不便。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准确灵活、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有效,不仅可以迅速控制血糖,还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对病人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我科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应用两种方法治疗DK或DKA病人共36例,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分型诊断办法,1型糖尿病被分为自身免疫性(即1A型糖尿病)和特发性(idiopathictype1dia鄄betes,即1B型糖尿病)两类。特发性1型糖尿病是指目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无关的1型糖尿病。研究概述1987年,Winter等首次描述了在美国黑人中存在着的一种兼有1型和2型糖尿病某些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前,体型大多肥胖、常有家族史。起病急,发病时常有自发的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需用胰岛素治疗,但缺乏自身免疫标志,不具有典…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I型糖尿病并发酮症(DK),酮症酸中毒(DKA)的住院患儿进行血清β-羟丁酸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确立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该并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对44例1型糖尿病并发DK,DKA住院患儿采用全自动酶分析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等项目。结果: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患儿发病初血清β-羟丁酸100%增高,其中DK组测定值0.41-5.69mmol/L,中位数为1.92mmol/L。DKA组测定值0.52-6.5mmol/L,中位数为4.12mmol/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病人在接受胰岛素及其他相应治疗后血清β-羟丁酸在3-8d内迅速降到正常水平,结论:血清β-羟丁酸检测在I型糖尿病并发DK及DKA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中显示出其特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应民为该并发症进行实验室检查时与其它生化项目及血气分析同样不可缺少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本院发现2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DKA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diabetic ketosis,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诱发因素.方法302例DK和DK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DK和DKA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诱发因素.结果302例患者共发生DK和DKA382例次,78.01%的DK和DKA患者有明确诱发因素,感染(55.37%)、胰岛素剂量不足或中断(12.75%)、口服控制血糖药物中断或剂量不足(11.07%)、应激状态(10.40%)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其他因素有饮食失调(6.71%)、过度疲劳(4.36%)、妊娠和分娩(0.67%).初发糖尿病110例(28.79%),发生1次258例,发生2次29例,发生3次以上14例,发生17次1例.结论应高度重视对DK和DKA患者的诱发因素评估,复习发生前情况,关注导致DK和DKA的诱发因素(感染、中断胰岛素、不合理治疗等).加强对DK和DKA患者的教育,预防感染,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坚持注射胰岛素和口服控制血糖药物,对预防、减少DK和DKA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起病一般缓慢,从起病到确诊往往延搁5~10a,诊断主要根据身高、典型面貌、肢端肥大症、内分泌代谢紊乱证据和影像学检查异常做出。患者可有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而表现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乃至糖尿病。然而,由肢端肥大症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则罕见,国外仅有个案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DK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9—04我科收治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1例,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酮症起病的成人糖尿病30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颜  林健才 《临床荟萃》2007,22(2):117-118
糖尿病酮症是由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缺乏,导致酮体产生所致。自发糖尿病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认为是速发1型糖尿病的基本特征。但临床上常常能见到以糖尿病酮症起病的成人患者,目前对其分型比较困难。我们对3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0年1月至200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引起急件腹痛目.较剧烈,临床医生因缺乏认识,易导致误诊误治。观将本院近3a以急起愎痛为主要表现的DKA患背8例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亦可发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在抢救中护理很重要。现将文登市立医院2004年7月~2006年12月抢救的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高,治疗费用大,对生命质量、寿命影响大,有充分的证据证实通过保持血糖在正常值范围、控制其它的危险因素、定期复查、早期治疗可以延迟甚至阻止这些并发症在1型、2型糖尿病中的发生。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可导致急性代谢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2型糖尿病的高渗性昏迷(HONK)。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起病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认识。方法 93例DKA起病的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尿病分型分为3组: 2型糖尿病(A)组、非暴发性1型糖尿病(B)组、FT1DM(C)组,对3组年龄、血糖、血钠、血钾、糖化血红蛋白、血pH值进行比较。结果 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FT1DM组的血糖、血钾更高,HbA1c、血钠、血pH值更低,随着病程缩短,血pH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暴发性1型糖尿病组相比,FT1DM组的血糖、血钾更高,HbA1c更低,在血钠和血pH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KA起病的FT1DM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糖和血钾,注意重视。除糖尿病类型外,糖尿病病程也影响酸中毒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我院急诊部2000~2007年共收治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首发表现的青少初发糖尿病患者32例,早期误诊14例,误诊率达35.8%。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霞  杨伟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415-14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也可能是未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死亡。而老年DKA患者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更易进入昏迷状态。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53例老年DKA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DKA并高渗、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胰腺炎(AP),使病情更危重,现将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是自身免疫损伤了胰腺的B细胞所致。它所产生的相应抗体是实验室诊断的重要免疫学指标,部分1型糖尿病患起病缓慢、年龄偏大,无酮症出现或伴有肥胖,因此不易与2型糖尿病鉴别诊断。因此,作通过对糖尿病患血清GAD—Ab、ICA、IAA进行检测,以探讨联合检测对诊断1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