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人淋巴细胞体外致敏技术,用本文作者既往制备的鼠抗人胃癌单抗MG7作为免疫原,在体外致敏人淋巴细胞获得成功。经与本文作者在建立的人鼠种间骨髓瘤细胞系FMC-1进行人鼠人双杂交,获得一株能与鼠源性抗体反应,但不与人、羊、马、兔等其他种属动物产生的抗体相反应的人源性单抗HMG7。本文讨论了HMG7可能的应用价值,以及在人淋巴细胞体外致敏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体外致敏人淋巴细胞,诱生大量抗原特异性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这是人单抗制备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步骤。体外致敏提高了杂交瘤形成率和抗体分泌稳定性,推动了人单抗研究的进展。成功的体外致敏有赖于淋巴细胞来源、细胞组成、抗原性质和剂量、血清、分裂原、生长因子、佐剂、免疫时程等因素。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在国内首次建立的一株能用于制备人源性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人单抗)的人鼠种间骨髓瘤细胞系FMC-1。FMC-1对8-偶氮鸟嘌呤及鸟本苷具有抵抗性,对HAT培基敏感。细胞倍增时间为24~36小时,无人I_(?)或其轻重链的合成及分泌。目前已传代至136代,细胞中的人染色体稳定。经与人胃痛周围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再次杂交,获得两株人鼠人杂交瘤即HGO_3和HMG_7,在体外传代已6个月,抗体分泌稳定。其中HGO_3分泌抗胃癌的人单抗。HMG_7是经体外致敏人淋巴细胞与FMC-1融合获得的一株杂交瘤,能分泌针对鼠抗人胃癌单抗MG_7的人单抗。两株杂交瘤1×10~6细胞在24小时内的抗体分泌量达25μg~50μg/ml.初步认为FMC-1是一值得推荐用于人单抗制备的种间骨髓瘤细胞系。  相似文献   

4.
人扁桃体细胞体外培养及诱生原发性抗体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人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是免疫人淋巴细胞的来源.许多抗原不能直接对人体进行免疫,因此需要建立在体外培养中对人淋巴细胞进行初次或加强免疫的方法。手术切除的扁桃体是人淋巴细胞的良好来源。国内外曾有过许多关于在组织培养中  相似文献   

5.
单克隆抗体不仅对疾病的诊断,今后对疾病的治疗亦将起到重要作用。但鼠单克隆抗体用于人类疾病治疗会引起过敏反应等问题,因而近年对分泌人类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或淋巴细胞株的研究越来越多。制备人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键是免疫手段,有许多抗原是不能或不宜给人进行免疫注射的,因此需要建立在体外对正常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免疫的方法,并探索利用体外免疫的淋巴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的实验条件。本文对体外免疫的淋巴  相似文献   

6.
<正> 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中采用体外免疫的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抗原,而且可以期望产生数量较高的特异性杂交瘤。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也可以解决某些抗原不能对人体进行免疫的问题。国外曾报告过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用体外免疫的淋巴细胞进行融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 在建立针对小鼠共有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株时,若仍以小鼠(同种)作致敏淋巴细胞的供者,很难使小鼠对这类抗原致敏,因此有必要免疫异种动物以解决这问题。本文报道产生针对小鼠 IgE 决定簇的 McAb 的大鼠-小鼠淋巴细胞杂交瘤的建株。作者用小鼠抗天花粉蛋白的 IgE McAb TE-1(见顾华、叶敏,第三  相似文献   

8.
用亲和层析提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结构蛋白(50kD和67kD)为抗原,在体外免疫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PBL经亮氨酸甲基酯处理后,在含有sPWM-T、IL-2及不同浓度抗原的培养基中培养6d,计数存活PBL数量。结果表明,在上述体外免疫条件下存活PBL的数量与抗原剂量呈正相关。将此体外免疫的PBL与人-鼠杂交瘤细胞(K6H6/B5)融合,获得了3株分泌抗HFRSV人单抗的杂交瘤细胞,表明在体外免疫条件下,正常人PBL能够对HFRSV结构蛋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它们对正常鼠及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可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明显多于对照鼠,在体应用氨茶碱(100mg/kg)使致敏淋巴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而在体应用地塞米松(40mg/kg)明显抑制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氨茶碱体外对在体应用氨茶碱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地塞米松体外对在体应用地塞米松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淋巴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两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别。  相似文献   

10.
用人胎肝细胞重建SCID鼠人免疫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人胎肝细胞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人免疫系统(SCID-hu)的初步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内注射胎肝细胞第2周,SCID鼠脾内即可见人淋巴细胞,至第10周仍可测到CD20~ 、CD19~ 、CD3~ 人淋巴细胞;用HBx蛋白重复免疫SCID-hu鼠后第2周,外周血中可测到人源抗HBx抗体(IgG)。提示:人干细胞可在SCID鼠体内存活、分化、成熟,并能对抗原产生特异性的初次及再次免疫反应,腹腔内注射人胎肝细胞是一种较简便、实用的重建SCID-hu的方法,并可用于人源单抗、肿瘤及HIV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SCID-hu可望解决人源单抗制备中B细胞来源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鼠源性McAb在人体长期反复应用可产生人抗小鼠抗体(HAMA),近年来人们采用构建鼠/人嵌合抗体以降低鼠McAb的免疫原性。本文作者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了抗癌胚抗原(CEA)鼠/人嵌合抗体基因,并在小鼠骨髓瘤细胞中表达出嵌合抗体。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嵌合抗体既保持了亲代鼠McAb的特异性亲和力。又具有更强的体内及体外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
转移因子是从由某种抗原预激发的机体内提取的,将它注射给受者,能使受者在首次接触该抗原时就发生继发性免疫应答。本实验通过研究结核特异性转移因子(Tuber culosis transfer factor,TEtb)在体外对巨噬细胞促进预致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来探讨其转移特异性免疫信息时是否与增强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体外经由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由不同方式制备的不同抗原致敏后,对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的诱导作用。方法: 自大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经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rGM-CSF)+白细胞介素4(rrIL-4)诱导培养、扩增;由C6胶质瘤细胞经由反复冻融、煮沸灭活及超声破碎细胞抽提其总蛋白的方法制备各种不同抗原致敏DC,致敏的DC与T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诱导CTL;以ELISA法检测CTL诱导过程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ymphocyte chemoattractant factor)及细胞因子IFN-γ分泌水平:以 -TdR掺入法检测DC诱导T细胞增殖及其特异性CTL杀伤活性。 结果: 体外应用煮沸灭活瘤细胞制备的肿瘤抗原致敏DC,能诱导更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且可以诱导杀伤活性更强的CTL。结论: 应用煮沸灭活的瘤细胞制备瘤抗原负载DC获得瘤苗可获得更强的抗肿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对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它们对正常鼠及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可忸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致敏鼠洒巴细胞的凋亡明显多于对照鼠,在体应用氨茶碱使致淋巴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而在体应用地塞米松明显抑帛蛭和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氨茶碱体外对在体应用氨茶碱处理的鼠淋巴  相似文献   

15.
制备抗胃肠道粘蛋白糖链单抗,并研究其抗原在小胃粘膜、化生粘膜及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将肠道粘膜冻干粉碎,CsCl平均密度离心法提取人胃肠粘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鼠脾细胞与SP2/O-Ag14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克隆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应用LSAB法检测其抗原在胃粘膜,化生取粘膜和肿瘤中的表达。结果制备抗人胃粘蛋白单抗(HGM72,75)和抗人肠粘蛋白单抗(HCM14,21)均为抗粘蛋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本室制备的一株经免疫病理、细胞学诊断、动物及人体内放射免疫显象均已证实,对胃癌有较好反应性的鼠抗人胃癌单抗MG_3。用电泳纯化单抗MG_735.6mg,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从胃癌组织及胃癌转移性腹水癌细胞中获得一种胃癌相关抗原命名为MG_7-Ag。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a-9相应抗原的纯化,氨基酸组成分析及其在血清诊断中的价值。首先纯化单抗MGa 9并制备免疫亲和吸附剂。用亲和层析的方法,从胃癌组织中纯化出MGa-9相应抗原,经外源性凝聚素识别,高碘酸氧化,脂蛋白染色,  相似文献   

18.
用动物体内免疫法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已是常规方法,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体内免疫接种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如制备人单抗,或免疫用抗原的量极少,或抗原性极弱时,而体外免疫则可克服这些困难。已有报道用体外免疫法制备抗破骨细胞激活因子、钙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和核组蛋白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前曾提出了一种人淋巴细胞体外免疫方法(J.Immonol,出版中)。这包括用尼龙网柱分离人脾细胞。尼龙非粘附细胞是与等量的尼龙粘附细胞混合,开加入20%PHA活化淋巴细胞的培养上清、7.5μg/ml脂多糖,10%人血清及抗原经过培养6天。人淋巴细胞均以bombesin(一种与小细胞肺癌相关的40肽)连接的破伤风类毒素(TT)致敏。该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在国内首次建立的一株能用于制备人源性单抗的人鼠种间骨髓瘤细胞系FMC-1。FMC-1对8-偶氮鸟嘌呤及鸟本苷具有抗药性,最大耐受剂量分别可达64ng/ml和1×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