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窥镜鼻窦手术保留中鼻甲的可能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目的 探讨鼻窦炎和/或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保留中鼻甲的可能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①应用鼻内窥间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20例手术前、后中鼻甲形态和粘膜表面超微结构;②应用鼻内窥镜观察中鼻甲保留组和中鼻甲切除组各60例的手术中隔鼻甲和筛窦术腔闭塞的发生率。结果 ①肿胀型、息肉样变型和息肉形成型的中鼻甲形态和粘膜表面超微结构术后呈良性转归;②中鼻甲保留组和中鼻甲切除组中隔鼻甲出现率分别为13.3%和58.3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鼻窦手术保留与切除中鼻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筛窦术腔愈合以及对鼻中隔粘膜的影响。方法:① 选取39例慢性鼻窦炎病人(Ⅰ型2期6例,Ⅰ型3期1例,Ⅱ型2期17例,Ⅱ型3期9例,Ⅲ型6例,不含Ⅰ型1期、Ⅱ型1期)。采取同一患者一侧切除中鼻甲,而另一侧保留中鼻甲的方法;② 应用鼻内窥镜观察中鼻甲保留侧和切除侧筛窦术腔愈合时间、筛窦术腔闭塞和鼻中隔鼻甲的发生率。结果:① 中鼻甲保留侧和切除侧,两侧筛窦术腔愈合时间分别平均为2.90个月和4.47个月;② 两侧鼻中隔鼻甲出现率分别为10.2%和33.3%;③ 两侧筛窦术腔闭塞率分别为15.3%和46.2%。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中鼻甲,对筛窦术腔的愈合和减少筛窦术腔闭塞有积极作用。 ]  相似文献   

3.
内窥镜鼻窦手术保留与切除中鼻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筛窦术腔愈合以及对鼻中隔粘膜的影响。方法:①选取39例慢性鼻窦炎病人(Ⅰ型2期6例,Ⅰ型3期1例,Ⅱ型2期17例,Ⅱ型3期9例,Ⅲ型6例,不含Ⅰ型1期、Ⅱ型1期)。采取同一患者一侧切除中鼻甲,而另一侧保留中鼻甲的方法;②应用鼻内窥镜观察中鼻甲保留侧和切除侧筛窦术腔愈合时间、筛窦术腔闭塞和鼻中隔鼻甲的发生率。结果:①中鼻甲保留侧和切除侧,两侧筛窦术腔愈合时间分别平均为2.90个月和4.47个月;②两侧鼻中隔鼻甲出现率分别为10.2%和33.3%;两侧筛窦术腔闭塞率分别为15.3%和46.2%。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中鼻甲,对筛窦术腔的愈合和减少筛窦术腔闭塞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鼻腔、鼻窦形态的影响,探讨手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方式和保留中鼻甲的意义。本文随访ESS手术后2年以上的病例340例,按切除中鼻甲与否分成两组,分层抽样后两组各取前42例为研究对象,鼻内窥镜下观察保留或切除中鼻甲以后中隔鼻甲形成、筛窦术腔闭塞及各窦口开放情况。结果中鼻甲保留组42例患者中,13.2%(10/76)形成中隔鼻甲,17.1%(13/76)出现筛窦术腔闭塞;中鼻甲切除组中,64.6%(42/65)形成中隔鼻甲,58.5%(38/65)出现筛窦术腔闭塞。两组间中隔鼻甲形成率和筛窦术腔闭塞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x2检验)。因此手术中不宜切除中鼻甲,但对有病变的中鼻甲应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5.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革化  李源 《耳鼻咽喉》1998,5(6):329-333
为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鼻腔、鼻窦形态的影响,探讨手术中对鼻甲的处理方式和保留中鼻甲的意义。本文随访ESS手术后2年以上的病例340例,按切除中鼻甲与否分成两组,分层抽样后两组各取前42例为研究对象,鼻内窦镜下观察保留或切除中鼻甲以后中隔鼻甲形成,筛窦术腔闭塞及各窦口开放情况。结果中鼻甲保留组42例患者中,13.2%(10/76)形成中隔鼻甲,17.1%(13/76)出现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息肉样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息肉样变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而保留中鼻甲主体结构的可能性.方法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29例38侧伴有息肉样变的中鼻甲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通过鼻内窥镜观察中鼻甲的形态及其对术腔愈合的影响.结果术后2~4个月中鼻甲的外观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现因保留中鼻甲的主体结构而影响术腔的愈合.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经过适当处理而保留息肉样变中鼻甲的主体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手术的中鼻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部分切除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中1侧切除部分中鼻甲,另侧保留中鼻甲,观察术后鼻腔清理时间、粘连情况和手术前后嗅觉变化。结果①术后鼻腔清理时间,中鼻甲部分切除侧(平均7.1d)与中鼻甲保留侧(平均9.4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384,P<001);②中鼻甲保留侧术后发生鼻腔粘连12例,中鼻甲部分切除侧无1例发生粘连;③中鼻甲部分切除侧嗅觉改善与中鼻甲保留侧差异无显著性,40例中未见嗅觉下降者。结论鼻内窥镜手术中切除部分中鼻甲的优点:①缩短术后清理时间,促使术腔尽快干燥与上皮化;②防止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8.
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析338例(513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发生术腔粘连的32例(47侧)的临床资料。对粘连类型、病变性质、病变程度、中鼻甲气化、中鼻甲病变、中鼻甲处理与否、手术熟练程度和随访处理情况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本组病侧粘连的发生率为9.16%;②各粘连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是筛窦腔粘连闭塞、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下鼻甲  相似文献   

9.
中鼻甲外移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其可导致医源性鼻窦炎或粘液囊肿 (或息肉 )的形成。由于中鼻甲是内窥镜鼻窦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且对其功能尚未完全明了 ,因此采用中鼻甲切除避免上述并发症的方法未得到广泛的赞同。本文提出一种所谓“控制性 ( coritrolled)粘连”防止中鼻甲外移的简单技术 ,从而保留中鼻甲作为将来手术标志并保存其功能。具体方法 :内窥镜下筛窦或蝶筛窦切除术后 ,若中鼻甲松动 ,则用镰状刀在其前下部分的内侧面作 4个长约 5cm的粘膜浅表切口 ,同时在与中鼻甲切口相对的中隔粘膜也作类似的切口 ,再…  相似文献   

10.
鼻窦内窥镜手术处理病变中鼻甲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于术(FESS)中处理病变中鼻甲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成人中鼻甲解剖学标准,在3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FESS中,对病变中鼻甲进行适当处理,并于术后对中鼻甲形态恢复、筛窦术腔及上凳窦窦中开放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中鼻甲形态恢复正常24例(75%),发生粘连8例(25%),其中术腔闭塞2例(6.35%);上颌窦窦口开放良好25例(78.1%),狭窄6例(18.8%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or reservation of the middle turbinate i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sinusitis and/or nasal polyps. METHODS: (1) The morphology and mucosal ultrastructure of middle turbinate were observed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by nasal end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 20 cases; (2) The proportions of the septal turbinate formation and the closure of ethmoid sinus cavity were investigated postoperatively by nasal endoscopy in 60 cases with middle turbinate reserved and 60 cases with middle turbinate resected. RESULTS: (1) The morphology and mucosal ultrastructures of reserved middle turbinate were observed to have recovered postoperatively; (2) The proportions of the septal formation and the closure of ethmoid sinus cavity in the groups with middle turbinates reserved and resected were 13.3%, 18.3% and 58.3%, 51.7%, respectively (P < 0.01).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tructure of reserved middle turbinate may return to normal and it is important to save the middle turbinates to improve clinical cure rate.  相似文献   

1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内镜鼻窦手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原因,评价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161侧)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术前行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检查,术后随访2例以上。结果 114例(161侧)中复发性鼻窦炎98例(129侧),复发性鼻息肉16例(32侧)。额隐窝狭窄2例(3例),前组筛窦炎18例(24侧),前组筛窦炎和上颌窦自然开口堵塞31例(46侧),中鼻甲粘连6例(7侧),后组筛窦炎18例(24侧),后组筛窦和蝶窦炎36例(54侧),蝶窦炎3例(3侧)。伴有鼻中隔偏曲者15例。经2年以上随访,复发性鼻窦炎者88例(111侧)痊愈,10例(18侧)症状缓解,16例(32侧)复发性鼻息肉患者11例(22例)痊愈,5例(10例)症状缓解。结论 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前次手术未彻底清除病变(首先与术者经验不足有关);其次为鼻息肉病。再次内镜鼻窦手术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不同中鼻甲处理方法与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及鼻功能恢复之间 的关系。方法为l62例、302侧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病变包括肥 厚及息肉样变。依中鼻甲切除与否分为中鼻甲切除组与保留组,按分层抽样、摒弃Ⅰ型和Ⅱ型l期病例的原 则分组。结果(1)中鼻甲保留组治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72%(36/50)、28%(14/50)和O;中鼻甲切除组治 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76%(38/50)、24%(12/50)和0。经x  相似文献   

14.
36例筛前神经综合征病因探究及其治疗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筛前神经综合征病因、临床特征和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应用鼻内镜和螺旋CT检查患者,找出病因,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采用经鼻内镜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中鼻甲外移、中鼻甲外侧部分切除、钩突切除术和鼻窦开放术等。结果鼻内窥镜检查和CT扫描结果显示,36例中鼻中隔高位偏曲19例,合并有鼻窦炎7例,中鼻甲肥大18例,中甲气化10例,下部向内偏移7例,黏膜肥厚和增生8例,未发现明显的解剖学变异及病因的3例。手术后临床效果:显效33例(91.7%),有效3例(8.3%),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0.5~2年,有3例复发,复发率8.3%,其中2例为术后鼻腔粘连,经松解后症状消失,1例因合并有神经衰弱拒绝再治疗而失败。结论应用鼻内镜结合CT扫描技术可显著提高筛前神经综合征诊断水平,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的病因而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35例难治性鼻-鼻窦炎经CT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局部用药等规范术前准备,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加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凭鼻内镜保健手册进行定期复查,规范随访。2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其中16例行内镜下传统矫正切除,10例行局限性矫正切除;15例合并变应性鼻炎者对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对应鼻中隔等部位黏膜电凝。结果35例患者门诊内镜随诊3-6月以上,治愈11例(31.4%),黏膜完全上皮化;好转18例(51.4%),黏膜可以上皮化,但变应性鼻炎发作时,术腔黏膜水肿,经局部处理及药物治疗后可恢复上皮化;无效6例(17.2%)。总有效率82.8%,6例无效均为合并变应性鼻炎及哮喘患者。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疗效较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鼻腔结构不良综合征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鼻腔结构不良的基本概念。探讨鼻腔结构不良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通过对2000~2002年55例鼻腔结构不良的病例分析,介绍各种鼻腔结构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55例鼻腔结构不良中,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骨性肥大或内移3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骨下垂、下鼻甲内移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前庭狭窄6例,筛骨垂直板及筛泡过度气化5例,均经鼻窦内镜行鼻腔成形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1年,疗效满意。结论鼻腔结构不良应引起临床的充分重视。只有通过鼻内镜行鼻腔成形手术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鼻内结构重建治疗鼻源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结构重建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5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下鼻甲的形态,消退鼻窦炎症。结果 术后随访3 ~18个月,治愈30例,占60%; 显效12例,占24%; 有效5例,占10%,临床总有效率94%, 无效3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内结构重建手术视野清楚,能够准确彻底地清除病灶,使鼻内结构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内窥镜鼻窦手术160例小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鼻内窥镜进行鼻窥手术160例,其中慢性复发性鼻窥炎患者103例,鼻息肉伴鼻炎患者49例,鼻窦囊肿8例,术扣随肪,复发性鼻窦炎患者64.1%治愈,30.1%明显好转;鼻息肉患者全部正常通气,息肉复发率为10.2%,鼻窦囊肿患者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