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工作原理、应用指征、术前准备、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了综述,旨在保证IABP有效实施,提高其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以增加全身血液灌注,结果患者行IABP后心功能逐渐恢复,心排指数>2.2 L/(m2*min),SBP 80~100 mmHg,DBP 50~60 mmHg,平均动脉压>90 mmHg,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并停用,入CCU 5~7 d停机拔管.提出护理人员充分掌握IABP的工作原理,了解IABP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处理报警信号,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心电与血压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可确保IABP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以增加全身血液灌注,结果患者行IABP后心功能逐渐恢复,心排指数〉2.2L/(m^2·min),SBP80~100mmHg,DBP50-60mmHg,平均动脉压〉90mmHg,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并停用,入CCU5~7d停机拔管。提出护理人员充分掌握IABP的工作原理,了解IABP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处理报警信号,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心电与血压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可确保IABP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3例左主干及冠状动脉多支严重病变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强IABP应用期间的病情观察、导管护理及抗凝治疗护理,重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 23例患者IABP后心率减慢、尿量增多,症状缓解,心功能不同程度改善;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肾功能不全2例,穿刺部位渗血3例,下肢缺血1例。19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脱机恢复良好;4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自动放弃治疗。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手术期联合IABP,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积极的护理干预、细致的病情观察,是IABP安全有效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低射血分数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辅助的必要性. 方法 2001 年1 月~2004年10月对64例低射血分数(LVEF≤40%)施行OPCAB,将64例分为2组: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IABP辅助者列为IABP组,共19例;未应用IABP者列为对照组,共45例. 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衰血滤、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方面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IABP组术后需要延长呼吸机带机时间(超过24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8例,对照组3例; χ2=9.429,P=0.002);IABP组术后监护时间延长(超过48 h)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ABP组14例,对照组19例; χ2=4.110,P=0.043). 结论在无IABP辅助的情况下,为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抢救危重患者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33例围术期危重心脏病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冠心病26例,瓣膜病7例,均在常规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脉搭桥或瓣膜手术。术中植入IABP 22例,术后植入11例。结果死亡10例,总成功率69.7%,其中冠心病成功率81.8%,瓣膜病成功率28.6%,无一例出现与IABP相关的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外科围术期辅助循环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方法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撤机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改变,探索更为优良的撤机方法。方法 2006年9月至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共采用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方法完成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IABP撤机36例,年龄(68.9±4.7)岁,男22例、女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及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术置入IABP导管,采用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法撤除IABP辅助,并于各时间点采集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撤除IABP,1例患者在成功撤机后36 h后再次IABP辅助循环,院内死亡1例。术后出现IABP相关并发症3例(8%),均为足趾动脉栓塞,其中IABP置入同侧肢体栓塞1例,对侧肢体栓塞2例;合并急性肝功能不全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使用容量减少结合频率降低方法进行IABP撤机,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撤机顺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高危患者术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治疗效果,总结IABP的应用及撤机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02例高危冠心病患者[IABP组,男71例,女31例;年龄(63.0±8.2)岁]在OPCAB术前置入IABP治疗的临床资料,另外选择100例未于术前置入IABP的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64.1±9.5)岁]。监测两组患者手术后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IABP辅助时间、围术期死亡等。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IABP组患者术后SABP[(95.3±12.2)mm Hgvs(.80.1±11.7)mm Hg;t=8.440,P=0.000]、MABP[(78.9±13.5)mm Hg vs(.52.3±15.1)mm Hg;t=12.410,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较对照组短;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围术期心肌梗死和围术期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的发生较对照组少;围术期死亡率低于对照组[5.9%(6/102)vs.17.0%(17/100),χ2=6.180,P=0.020]。IABP组随访96例,对照组随访83例,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术后3个月时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IABP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45.3%±12.0%vs.39.1%±8.2%,t=3.950,P=0.000)。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OPCAB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且把握好撤机时机,可降低手术风险,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已广泛应用于成年人心源性休克和围手术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小儿中的应用仍较局限。现就有关IABP在小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着重分析IABP的适应证和影响在小儿中应用的技术困难和其他因素,介绍小儿IABP应用的技术要点,可能的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在无体外膜式氧合器(ECMO)和左心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如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或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应用IABP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4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检查术(IVUS)与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行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诊疗术.结果 42例均植入药物涂层支架,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心脏骤停,左主干内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提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IVUS及IABP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熟练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