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素问·六节藏相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查历代注家众说纷纭,然“纂言者必钩其玄”,故将其总结如下,并找出最符合临床实际,最贴切的注解,详加论述。 一种观点是以王冰为代表的,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立论。唐王冰注“胆者,中正则断无偏私,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其后明·马莳注“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羞肝之志为怒……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明·吴昆、清·姚止庵所论亦然。清·陈修国注“胆者担也,有胆方足以担天下事,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若将此观点应用于临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防御机能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精气血津液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肝也发挥着重要的抗病作用。中医学认为肝在五行中属木,木性升发而喜条达,肝的生理特点为主升、主动、主散。《灵枢·师传》曰:“肝者,主为将,使之侯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为“将军之官”,张介宾注曰:“捍御而使之侯外也。”意在说明肝在人体脏腑中的地位与职责,正与将军之在国中的地位、职责相当,具有疏泄、升发、抗邪解毒、保护机体免受邪气侵害、促使内外环境稳定和机能协调统一的作用。肝与人体的防御机能有密切的关系,肝的防病抗病作用主要通过肝的生理功能表…  相似文献   

3.
肝主疏泄,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本文拟从以下几点谈谈认识与实践。其一,肝的疏泄功能表现为具有调节某些精神、情志活动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为心所主宰之外,与肝也有密切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五脏生成论》  相似文献   

4.
从方药配伍浅析治肝法中的“体用兼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为“将军之官”。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泛指肝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的“精”字其含义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泛指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灵枢·本藏》:“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二、指人身先天之精。如《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  相似文献   

6.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寒湿邪侵犯人体,除外界因素外,还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风湿病不能一味地祛风,应当从整体出发,“有诸内必形诸外”,故历代有“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说法。兹就风湿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辨证思维简述如下。1风湿病与肝的关系《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论》),“膝为筋之府”(《灵枢·经筋》),“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筋即筋膜,为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和肌…  相似文献   

7.
“膻中”考     
<正> 一、膻中的内涵《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灵柩·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灵柩·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归纳后世注家对膻中的认识,约有如下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苗静 《开卷有益》2023,(12):41-42
<正>《素问》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就是说,肝脏是人体中的将军,人体中所有的“兵马粮草”调度,军事指挥、谋虑等,全依赖于肝脏。一、天人相应冬季自然界中草木凋零,蛰虫伏藏,阳气潜伏,阴气上升,故需顾护体内的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  相似文献   

9.
“热入心包”是温热病的常见重危证之一。“热入心包”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宝库。本文拟就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源流作一初步探讨。溯本源《黄帝内经》奠基础《灵枢·胀论》指出:“膻中者,心之宫城”,有护卫心主之功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李中梓注曰:“贴近君主,故称臣  相似文献   

10.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根据上古医典《黄帝内经》所阐述的脏腑箴言,换成现代说法来看,肝是指挥官(大将军),胆是执行长CEO,如果谋虑少(肝失调),莽撞行事,逞匹夫之勇,容易败阵而归,如果缺胆识(胆失衡),拖泥带水,不干不脆,丧失先机,同样难成大局. "主明而下安",心绪稳固,身静人安,不仅适用于治理天下,人体养生亦同此道.因此,想要保卫身体的稳固和安全,就要护肝壮胆.  相似文献   

11.
甲诊临床浅识孙咸茂,黎涛,赵辉(青岛市401医院266071)关键词甲诊,望诊,临床应用甲诊属中医望诊范畴,源于《内经》,发扬于后世。《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灵枢·天年...  相似文献   

12.
三焦为六府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同时,三焦也为十二官之一。《素问·十二藏相使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素问·五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则所谓三焦,好  相似文献   

13.
肝气一词,含义多种,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现象。有的为生理性名词,指肝之脏气,即肝的机能活动。《内经》中所说的肝气,就是这种意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者木始治之,肝气始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灵枢·脉度》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和《灵枢·天年》中“五十岁,肝气始衰”之“肝气”,都是指肝之脏气。有的以“肝气”概括肝气之病的病理及多种肝气病证名称。如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  相似文献   

14.
<正>春天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黄帝内经·素问》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如同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肝为五脏之一,主藏血,有"血海"之称,其具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疏通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以维持平衡。另外,肝脏与人的精神情  相似文献   

15.
试论肝与目     
肝,在祖国医学脏腑学说中,为阴,属脏。其主要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另外,还指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其病发惊骇”,“在志为怒,怒伤肝”,“肝合胆”。提示了肝的功能与高级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肝逆证和肝郁证是肝气运行失常导致的两种常见又易混淆的两种证候。观《中医诊断学》教材 ,仅详释肝郁证 ,鲜有论及肝逆证 ,理论认识缺乏规范化、系统化。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 ,为此需做以下几方面的辨别分析。1明确概念界定内涵肝逆证及肝气逆乱之候 ,《中国医学大辞典》别称为“肝邪胀痛”。源本求义 ,其论甚详。《灵枢·论通》曰 :“怒则气盛而胸胀、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素问·生气通天论》补充说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苑于上 ,使人薄厥。”张景岳《类经》中断言道 :“肝气多逆”。确释其含义之所在。可见 ,肝逆证多因情…  相似文献   

17.
中医的肝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之一,肝的生理功能、病理证候在机体生命活动及中医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六节藏象论》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上古天真论》);“肝气通于目”(《金匮真言论》);  相似文献   

18.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四大内容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素问·方盛衰论》说:“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灵枢·逆顺篇》:说:“脉之盛  相似文献   

19.
论《内经》中"神”与针灸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医学、自然哲学和道教都认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精、气、血是“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神”寓于精气之中。宋·虞庶云 :“神者 ,精气者之化成也”,表明人身之神是由精气化生而成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应用大量篇幅论“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 ,人之神也”。《灵枢·小针解》:“神者 ,正气也”。《平人绝谷》云 :“故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内经》中之神就是人身…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恩、悲、恐、惊,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分屑五脏,但五志过极又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内伤疾病多因情志变化而得。《素问·举痛论》就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论述。因而情志失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可以发生多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怒者伤肝”。肝主疏泄,喜舒而恶郁,与全身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疏泄太过,则肝气实,肝实则怒,过怒气上逆,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痛,月经量多,甚则两目红赤涩痛。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升则血逆而上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