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隔离肺高温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护理秦存玲1张伦美2(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1枣庄市277100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医院2)关键词在体隔离肺;高温灌注;化疗药物;肺癌;护理单侧隔离肺高温灌注化疗药物,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肺原发癌及肺多发转移癌、常规化疗不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PSIHP)的可行性及隔离效果。方法实验猪8头,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比较灌注区域肝细胞形态和凋亡指数。结果灌注区域肝细胞损伤明显,肝细胞凋亡指数[(52.83±5.12)%]明显高于未灌注区域肝细胞凋亡指数[(3.52±0.96)%](P<0.01)。结论PSIH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技术,隔离效果佳,对未灌注区域肝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肝癌的四种化疗方式,以便根据临床情况适当选择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对肝癌的疗效。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经静脉滴注、经导管动脉灌注、动脉灌注并栓塞以及肝脏隔离灌注术四者的特点。对肝脏隔离灌注术则根据其发展历史,选择介绍其中的四腔双球囊导管法。结果静脉滴注的一年生存率为33%:经导管动脉灌注比静脉滴注的局部药物浓度和疗效均明显提高:动脉灌注并栓塞的一年生存率为65%;肝脏隔离灌注术大大提高了肝组织的化疗药浓度,同时降低了循环血中的药物浓度,其一年生存率为88%。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应首选疗效好、技术也很成熟的动脉灌注并栓塞。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肝脏隔离灌注术。有栓塞禁忌证时可用经导管动脉灌注。同时应积极进行内科减症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促进肺隔离药物灌注术后的肺癌患者康复。方法:对21例肺隔离药物灌注术后的肺癌患者的心理、生命体征,呼吸道、引流管及灌注化疗实施严密地监管。结果:患者恢复顺利,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小,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X-ray检查表明肿块均有明显缩小、消散。结论;肺隔离药物灌注是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新技术和有效手段。加强术后的管理可提高晚期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对这一疗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球囊导管隔离技术进行原位肝脏隔离灌注(ILP)大剂量化疗药物.通过与传统手术隔离方法对比,探讨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隔离效果.方法家猪12只,分为A、B两组:A组6只,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灌注;B组6只,采用球囊导管隔离技术进行灌注.两组均在常温下经门静脉灌注大剂量丝裂霉素C(MMC 2 mg·kg-1),灌注15 min后以乳酸Ringer液冲洗10 min.灌注过程中和灌注后定时抽取血标本,灌注前后取肝脏活组织标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标本中的MMC浓度,光镜下观察灌注前后肝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结果灌注过程中4只动物死亡,其余8只动物灌注过程顺利.A组灌注时MMC在肝循环液中的浓度为(28.319±4.893)mg·L-1,体循环血中浓度为(0.074±0.019)mg·L-1;B组灌注时肝循环中的药物浓度为(25.507±6.289)mg·L-1,体循环血中浓度为(0.086±0.021)mg·L-1.两组之间肝循环和体循环的药物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灌注后肝组织活检未见肝细胞明显坏死、肝窦内皮细胞无严重损伤.结论利用球囊导管技术进行肝脏隔离灌注的方法是简便而较为安全的,可以有效地隔离肝脏循环,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大剂量MMC的肝脏局部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下植入药物泵区域动脉灌注化疗防治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脏转移及其可行性。方法对22例术前、术中检查未发现肝脏转移癌灶者,皮下植入药物泵,经胃右动脉肝动脉定期区域性灌注化疗药物。结果治疗期间发现肝脏出现转移疾灶2例,发生率为9.09%,较未施用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者肝转移率25%低,且差异显著。结论应用药物泵区域性灌注化疗,对防治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脏癌转移,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及隔离效果。方法 将 12只猪随机分为两组 :HAI组 6只 ,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PSIHP组 6只 ,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 5 -FU ,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结果 HAI组肝静脉血 (过滤前 )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 (4 15 3 4± 4 30 2 ) ,(16 76 1± 2 2 6 9)mg/L ;PSIHP组分别为 (5 2 19 7± 5 30 2 ) ,(6 5 7± 6 4 )mg/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SIHP组过滤后肝静脉血血药浓度峰值为 (4 0 8 7± 4 7 8)mg/L ,碳肾率过滤达到 (78 2± 7 4 ) %。结论 PSIH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技术 ,与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相比 ,不仅可以增加局部血药浓度 ,更可以降低外周血血药浓度 ,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高温隔离灌注化疗骨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温隔离灌注化疗加入肿瘤坏死因子对肢体肿瘤局部控制作用.方法将45例ⅡB骨肉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23例,采用顺铂或卡铂高温隔离灌注化疗,B组22例 ,采用肿瘤坏死因子加顺铂或卡铂高温隔离灌注化疗.分别观察两组化疗后局部肿瘤临床反应率A组有效14例,无效9例;B组有效20例,无效2例.两组组织反应率A组有效15例, 无效8例; B组有效20例,无效2例.统计分析显示,B组的临床反应有效率、组织反应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高温隔离灌注化疗中,使用肿瘤坏死因子能够提高保肢骨肉瘤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治疗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通过单肺隔离药物灌注并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盒埋于皮下行肺癌局部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肺隔离灌注(isolated lung perfusion,ILP)装置,在灌注液里加入大剂量的化疗药,进行循环灌注45min.灌注完毕经一侧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将药泵埋于前胸壁皮下备用。观察组为ILP化疗并经肺动脉药泵局部肺灌注化疗21例,ILP选用阿霉素(ADM),质量浓度6μg/ml,术后经肺动脉药泵灌注化疗用CAP方案。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全组30例,采用CAP方案。结果 肿瘤治疗有效率(CR PR):观察组90.5%,对照组60%;生存率:两组1年生存率观察,观察组17/21(80.9%),对照组为11/30(36.7%);化疗毒副作用:观察组ILP经化疗泵肺动脉药物灌注肺癌局部化疗,有一定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心肝功能一过性损害,但较全身静脉化疗组的反应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恢复快。结论 肺隔离药物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安全可行的,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它较全身静脉化疗可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质量浓度,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又可减轻严重的全身毒副作用;ILP术中经肺动脉植入导管药泵埋于皮下为以后持续经肺动脉灌注局部化疗提供了便利条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齐江华  梁福东  刘利兵  李儒家  梁鹏 《甘肃医药》2021,40(5):430-432,435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局部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97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灌注温度和药物种类等因素对经治疗后患者局部临床疗效及病理检测肿瘤细胞坏死率等的影响.结果:① 整体疗效显著.② 高龄患者肿瘤局部临床...  相似文献   

11.
姚静  胡洁虹 《甘肃医药》2022,(11):1039-1041
本文介绍1例右上肢Ⅲ期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过程,该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实施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通过隔离热灌注化疗术后,患者原发病灶变小,行保肢手术,手术配合顺畅,术中无血栓形成,无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中灌注速度快,右上肢肢体肿胀轻。因此,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安全性,但是该技术操作复杂、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需要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的密切配合,手术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虹 《广西医学》2001,23(4):983-984
下肢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以截肢为主 ,给患者留下终身缺陷。近年来随着化疗、放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的改进 ,特别是高温治疗取得的进展 ,行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高温隔离灌注顺铂化疗后 2~ 3周 ,根据病人情况分别作肿瘤大块切除 ,根治性切除 ,肿瘤骨段切除假体置换 ,使截肢的病人大为减少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1)。我院从 1 993年 3月至 1 999年 3月共应用体外循环高温隔离灌注顺铂化疗下肢恶性肿瘤 2 7例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从 1 993年 3月至 1 999年 3月共做了 2 7例下肢恶性肿瘤高温隔离灌注…  相似文献   

13.
胃肠肿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原发灶附近及其淋巴结,最多见的播散部位是腹腔和肝脏。腹腔热灌注化疗是一种区域性化疗措施,它是将药液直接灌注入腹腔,有效地杀灭腹腔残留的癌细胞和手术难以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我科于2004年-2007年先后对21例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实施了腹腔热灌注化疗,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肺隔离药物灌注的体外循环技术(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将体外循环技术用于肺隔离药物灌注(IsolatedLungPerfusionILP)治疗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方法经肺动脉、肺静脉插管与心泵连接,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选用胶晶比2∶1灌注液,加入肝素6u/ml,常温(37℃)灌注45min停机、冲洗、关胸.结果本组术中灌注平稳,肺动脉压无明显增高,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阿霉素(AdriamycimDoxorubicimADM)用药为6ug/ml,ADM血药浓度测定ILP30min体内未能检出,而肺血浓度高,冲洗术液中ADM浓度为49.8±21.71ng/ml,对机体无杀伤作用.结论应用CPB技术进行ILP提高灌注侧肺部的化疗药物浓度,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扩大了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的治疗范围,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正> 正常肝脏的血供约20~25%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的血供90~99%来自肝动脉。肝癌的动脉内化疗是向肿瘤的供血动脉直接给药,从而增加了肿瘤内的药物浓度,通常较静脉内给药约高2~6倍。同时,动脉内给药可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毒性。因此肝动脉结扎+插管灌注化疗为部分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人提供了延长生命及病灶二期切除的希望。肝动脉结扎+插管灌注化疗疗效的关键在于导管的位置正确;术后长期  相似文献   

16.
1 经动脉小剂量化疗栓塞 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TACE)是目前治疗肝癌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对于化疗方案的选择各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化疗药物一方面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显著损害患者的肝脏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选择合适的TACE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传统TACE采取的方法是参照全身化疗用药的剂量,经动脉灌注联合化疗药物后再行栓塞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术前术后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药物,观察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情况,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方法直肠癌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术前两周于肠系膜下动脉、双侧髂内动脉灌注抗肿瘤药物,术后第4周于双侧髂内动脉进行第二次动脉灌注化疗,然后每隔4周重复一次,术后共进行6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注抗肿瘤药物。结果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其三年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对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有明显效果,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等不同途径区域灌注化疗时5-FU在大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中的浓度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肝脏肿瘤化疗提供参考.方法 经颈静脉注射5-FU或分别经肝动脉及门静脉插管区域灌注,剂量为20 mg/kg体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肝脏组织中5-FU的含量.进一步计算5-FU在肝脏和血浆中的药动学数据和穿透比率及治疗优势度.结果 外周静脉注射时,肝脏组织的药物峰浓度(Cmax)和药物时量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3.79±4.56μg/g,342.20±108.20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36.85±5.96μg/ml,842.00?58.00μg·min/ml.肝动脉灌注5-FU时,肝脏组织药物Cmax和AUC分别为29.58±4.30μg/g,794.60±15.40 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24.39±4.63μg/ml,639.70?33.80μg·min/ml.门静脉灌注时,肝脏组织药物Cmax和AUC分别为2821±4.06μg/g,733.60±18.3μg·min/g;血浆Cmax和AUC分别为21.02±406μg/ml,529.80±111.50μg·min/ml.结论 与外周静脉注射全身化疗比较,区域性肝动脉或门静脉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在外周血中的分布,可作为临床肝癌化疗的较好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又称作长期动脉药物灌注,是相对于一次冲击性灌注化疗而言.目前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多采用一次冲击性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其灌注时间通常在30 min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肺隔离药物灌注 (ILP)时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原发性肺癌或多发转移性肺癌患者 ,随机分成单纯肺隔离灌注组 (C组 ) ,缺血预处理加肺隔离灌注组 (IP组 ) ,每组 4例 ,两组均一侧肺动、静脉插管建立单侧肺隔离灌注装置。C组灌液中加入阿霉素 (ADM) 6 μg·ml-1,实施肺隔离灌注 45min。IP组实行肺缺血预处理 ,即阻断肺动脉 10min ,开放 15min ,再加ADM灌注 45min。结果 :ILP时肺内ADM浓度高 ,而体循环血浓度未测到 ,C组与IP组比较无差异性 (P >0 .0 5 )。ILP术后MPaP ,PaO2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ILP术后 ,两组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光镜下白细胞计数、电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评分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 ,IP组较C组明显短 ;住院天数 ,IP组明显短于C组 (P <0 .0 5 )。术后随访 2~ 10月 ,无死亡病例 ,X ray检查表明两组肿块均有明显缩小、消散。结论 :ILP治疗肺癌安全可靠 ,能有效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 ,降低全身毒副作用。IP对ILP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晚期肺癌施行缺血预处理肺隔离灌注化疗可减轻肺损伤 ,因而可扩大肺癌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