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鼻内镜手术纠正鼻结构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科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构异常所致慢性鼻及鼻窦炎90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龄14~68岁,平均41岁;病程0.5~30年,平均11.25年.主要临床症状:单纯鼻塞10例,鼻窦伴鼻干燥、鼻出血14例,鼻塞伴流涕、头痛18例,鼻部疼痛伴头痛16例,单纯头痛6例,鼻塞伴嗅觉减退15例,鼻流脓涕伴面颊部肿胀4例,反复鼻出血7例.鼻腔、鼻窦结构异常表现:90例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放大冠状扫描,单纯鼻中隔偏曲10例(图1),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肥大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泡性中鼻甲10例(图2),鼻中隔偏曲合并钩突肥大12例,中鼻甲肥大伴息肉样变14例,钩突肥大伴息肉样变8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外移6例,中鼻甲反向弯曲4例(图3),巨大筛泡2例,Haller气房2例,下鼻甲骨质增生10例,其中12例同时合并额窦、筛窦、上颔窦、蝶窦阻塞性炎症病变,16例同时合并筛窦、上颌窦阻塞性炎性病变,18例同时合并额窦、筛窦、上颌窦阻塞性炎症病变,20例同时合并上颌窦阻塞性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5月对 7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内镜下施行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男 66例 ,女 4例 ,年龄 14~ 65岁。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和鼻CT扫描检查 ,其中软骨部“C”型左弯 3 9例 ,“S”型弯曲 15例 ,嵴状或棘状突起 11例 ,高位偏曲伴低位嵴状突起 5例。其中偏曲压迫中鼻甲 2 4例 ,压迫下鼻甲16例 ,70例中伴有鼻窦炎 13例 ,鼻息肉 9例 ,同时患有变应性鼻炎 12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头痛、鼻出血和脓涕等。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局部麻醉内镜直视下施行。患者取仰卧位 ,1%的卡因加 1∶10 0 0…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腔为一复杂的腔隙结构,鼻腔内的每一结构对鼻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等结构异常,可引起鼻阻力改变,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各种单一的手术后患者症状往往改善不满意。笔者应用鼻内镜技术,将单一鼻腔手术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套以恢复鼻腔功能为目的的鼻腔多结构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2000年9月~2003年9月根据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患者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18~55岁,平均26.8岁。鼻中隔偏曲类型:“C”形偏曲30例,“S”形偏曲18例,鼻中隔嵴或棘24例。伴下鼻…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 1996年 5月以来 ,应用鼻内窥镜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共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10 8例 ,男 6 8例 ,女 40例 ,年龄 18~ 72 (平均35 )岁。6 2例患者术前曾反复出现大量鼻出血 ,这与本地气候干燥有密切关系 ;46例则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及嗅觉减退等不同症状 ,药物治疗无效。 8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位偏曲 ,其中并存鼻窦炎 34例 ,过敏性鼻炎 12例 ,鼻息肉伴鼻窦炎 15例。 18例曾在额镜下行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但高位偏曲矫正不理想 ,以至术后仍…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切口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内镜鼻外科的不断发展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已得到了耳鼻咽喉科医师的普遍认可 ,因此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切口的选择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形态和范围 ,选择恰当的手术切口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岁岁 ,平均 2 9岁。Kiillian手术切口 2 5例 ,鼻前庭皮肤“L”形切口 1 6例 ,鼻中隔骨软骨交界处黏膜纵形切口 8例 ,鼻中隔棘或嵴尖部横形切口 1 1例 ,鼻中隔棘或嵴前纵形黏膜切口 6例。 6 6例中有2 8例伴有单组或多组鼻窦炎 (其中 1 0例伴有鼻息肉 ) ,43例伴有下鼻甲肥大…  相似文献   

6.
鼻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 990年开始 ,对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 (棘突、嵴突 )患者 ,在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棘、嵴突凿除术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1 990年 9月乌鲁木齐会议和1 997年 1 1月海口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选择、整理出较完整的 57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7例中 ,男 32例 ,女 2 5例 ,年龄 1 8~ 50岁。其中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棘突、嵴突者 34例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 2 0例 (以宽大侧鼻腔下鼻甲代偿性肥大为主 ) ,鼻中隔偏曲、双中鼻甲及筛泡表面粘膜息肉…  相似文献   

7.
微型电动切削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2 0 0 1年 10月开始 ,在鼻内镜下利用微型电动切削系统行功能性下鼻甲微创手术 ,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 4 2例 ,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 16~ 5 8岁 ,平均 38.6岁。病程 2~ 2 0年 ,平均6年。均为下鼻甲肥厚肿胀引起鼻腔堵塞或伴有鼻中隔偏曲。 7例曾行微波治疗 ,4例曾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 ,3例鼻中隔矫正术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均为长期门诊药物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均已排除下鼻甲明显水肿、息肉样变和明显“桑椹样”肥厚改变患者。1.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8.
明胶海绵夹乳胶片隔离法治疗鼻中隔鼻甲粘连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引起鼻甲与鼻中隔相对应粘膜面损伤 ,可造成鼻中隔与鼻甲粘连 ,手术分离后处理不当 ,极易再度粘连。 1 995年至今我们采用明胶海绵夹乳胶片隔离法治疗鼻中隔与鼻甲粘连 54例 ,经 1个月以上观察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4例 ( 67侧 ) ,男 40例 ( 51侧 ) ,女 1 4例( 1 6侧 ) ;年龄 1 5~ 50岁 ,平均 34岁 ;病程 :术后 1个月~ 2年 3个月。症状 :鼻塞 ,头痛。检查 :54例( 67侧 )鼻中隔与下鼻甲均有不同程度粘连 ,其中伴有鼻中隔偏曲 3例 ,鼻息肉复发 2例 ( 3侧 ) ,粘连侧下鼻甲肥大 6例 ( 6侧 )。造…  相似文献   

9.
王世伟  李永吉 《耳鼻咽喉》2003,10(4):208-208
1 临床资料 采用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6~62岁,平均33岁。主要症状:鼻阻60例,脓涕46例,头昏头痛36例。局部检查60例均见下鼻甲肥大,其中双侧肥大者54例,单侧肥大者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者45例,占7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伴与不伴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术后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鼻中隔偏曲伴或不伴鼻-鼻窦炎109例,单纯鼻中隔偏曲21例,鼻中隔偏曲伴鼻-鼻窦炎88例,其中鼻中隔偏曲伴发下鼻甲肥大71例.2010年1月~2010年12月48例采用鼻内镜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A组),2011年1月~2011年12月61例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随访3个月,记录术后鼻镜复查的客观表现与患者通气的主观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B组术后鼻腔结构通畅明显优于A组.术后3个月,B组患者鼻腔主观通气功能的模拟视觉评分明显优于A组.结论 鼻中隔偏曲患者常合并鼻-鼻窦炎以及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矫正同时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可更有效地提高术后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1.
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 (Diomed ,英国 )光纤插入下鼻甲粘膜下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效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常规鼻腔检查及X片鼻窦检查 ,排除其他鼻腔、鼻窦疾病 ,符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适应证 ,记录鼻阻程度、下鼻甲与鼻中隔最近距离。随机分为激光组和手术组。随访 1年以上者6 3例 ,激光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18~ 5 0岁 (平均年龄 35 .5岁 ) ;病程1~ 15年 (平均病程 5 .8年 )。手术组 31例 ,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2 0~ 48岁 (平均 34.2岁 ) ,病程 1.5~ 14年 (平均病程6 .1年 )。二、治疗方法和疗…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点对青少年鼻中隔偏曲不主张行鼻中隔手术。国外学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面中部外伤和鼻中隔手术对鼻和上颌骨的发育并无明显影响[1,2 ] ,我科自 1994年 6月~ 1997年 10月对 10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内窥镜下施行了鼻中隔成形术 ,报道如下。10例患者中男 7例 ,女 3例。 12、15岁各 2例 ,13、14岁各 3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窥镜和鼻窦CT扫描检查 ,其中软骨部“C”型弯曲 2例 ,“S”型弯曲 2例 ,嵴状突起 2例 ,棘状突起 1例 ,鼻中隔高位偏曲伴低位嵴状突起 3例。 10例中有 5例伴有上颌窦炎和筛窦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 (10例 )…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1年至今,在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其中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2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男111例,女89例;年龄16~58岁,平均35.5岁。病程1年~22年,平均5.2年。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鼻塞、鼻出血、头痛、嗅觉减退。CT扫描(图1,图2)显示:“C”型偏曲84例,“S”型偏曲51例,嵴状突起65例;所有患者术前按常规检查,排除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等疾患。1.2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原则。切除最少量的组织,恢复鼻腔正常功能,尽量少切除软骨和骨组织,对鼻腔进行修整、重置和装配;仔细分离软骨膜和骨…  相似文献   

14.
保留方状软骨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传统的手术方法是方状软骨切除后用咬骨钳或鱼尾凿将偏曲的筛骨垂直板或上颌骨鼻嵴或后方的犁骨切除 ,对合 2侧的鼻中隔黏骨膜 ,双鼻腔压迫而矫正[1] 。但是在分离鼻中隔双侧黏骨膜时常因棘或嵴的张力而破裂 ,所以鼻中隔穿孔是并发症之一。我们自 1995~ 2 0 0 1年用保留方状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治疗 2 36例 ,效果理想 ,无 1例鼻中隔穿孔发生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2 36例中男 138例 ,女 98例 ,年龄 16~ 6 2岁 ,其中 18~ 40岁的 186例 (78.8% )。其中高位偏曲[2 ] 94例 ,低位偏曲[2 ] 10 8例 ,中位偏曲 36例。主…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慢性鼻塞2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对于慢性鼻塞常规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鼻中隔粘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 ,但只能解决鼻腔通气的前中部分阻塞 ,对伴有下鼻甲后端增殖性病变疗效欠佳。 1 997~ 1 999年 ,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慢性鼻塞患者 2 0 0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0例中 ,男 1 0 7例 ,女 93例 ;年龄 1 6~ 6 7岁。均为单纯性鼻塞。经鼻内窥镜检查 ,双侧慢性肥厚性鼻炎 91例 ,变应性鼻炎 6 7例 ,单纯性下鼻甲后端增殖性病变 2 6例 ,鼻中隔偏曲并有下鼻甲后端不同程度增殖性病变 1 6例。1 .2   治疗方法鼻内窥镜 (St…  相似文献   

16.
副中鼻甲和第二中鼻甲鼻内镜手术切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双侧鼻塞伴头痛5年,无流涕及鼻出血,于2004-11-12以“鼻中隔偏曲”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全身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鼻中隔向左侧高位偏曲,右侧中鼻甲前方可见副中鼻甲,1%麻黄素棉片收缩后在鼻内镜下见副中鼻甲后方有第二中鼻甲,右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相贴,双侧下鼻甲不大,中鼻道未见异常分泌物及鼻息肉,鼻咽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对6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改良型鼻中隔矫正术,其主要内容是(1)对鼻中隔全程"S"形偏曲及"C"形偏曲者的鼻中隔偏曲部软骨在术中经处理后再利用;(2)术后鼻腔用明胶海绵固定,术后用1%呋麻液滴鼻,尽量减少术中创伤引起的粘膜肿胀,影响鼻甲及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3)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基础上将切口向上延长2~5mm,向下尽量将偏曲部全程切开至鼻底.68例近期及随访1年以上均示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鼻腔疾患并发慢性泪囊炎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 ,我们对 2 0例 ( 2 6侧 )鼻腔疾患并发慢性泪囊炎患者 ,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疾患手术并鼻腔泪囊造口术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0例中 ,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2 5~ 75岁。其中 6例并发鼻息肉 ;6例并发鼻中隔高位偏曲者中 ,有 1例同时并发肥厚性鼻炎 ;5例并发肥厚性鼻炎 ;另 3例并发中鼻甲肥大或钩突肥大。手术均在电视监视下进行 ,先在鼻内窥镜下根据需要行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钩突切除术 ,再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在中鼻道前端的鼻外侧壁上作以钩突前界为后缘长 1 cm的正方形切口…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2002年4月~2004年9月应用双极射频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鼻腔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17~69岁,平均39·7岁。病程1~15年,平均6年。8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鼻腔检查下鼻甲与鼻中隔相贴。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13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20例,下鼻甲桑椹样变合并鼻中隔偏曲2例,下鼻甲轻度息肉样变合并鼻窦炎21例,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鼻息肉样变合并鼻窦炎5例。对照组:取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类似病例53例为对…  相似文献   

20.
激光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日渐广泛。近年来 ,国内外有报道用CO2 及Nd :YAG激光行鼻中隔矫正术 ,效果令人满意。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11月 ,作者用半导体激光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 15例 ,效果甚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鼻中隔偏曲 15例 ,男性 9例 ,女性 6例。年龄 12~ 70岁 ,平均 32岁。临床表现 :鼻塞 15例次 ,头痛 8例次 ,打喷嚏、流清涕 4例次 ,鼻出血 3例次。检查 :10例为棘突 ,5例为嵴突。其中 9例合并下鼻甲肥大 ,5例合并鼻窦炎及鼻息肉 ,4例合并过敏性鼻炎 ,1例合并霉菌性鼻窦炎 ,1例合并鼻腔粘连 ,1例有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