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仁慧 《中医杂志》2000,41(9):526-527
耳窍与脏腑相关理论是中医整体观的一部分。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但肺与耳亦有一定的关系。肺与耳相关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后世又得到补充发展。李书良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该理论的研究,并在临床中治疗耳病,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谓之暴聋。我们在临证中常可遇到一类暴聋患者,他们既无肝胆风火湿热之症,又无脾胃痰浊内阻之象,而常有感冒病史,以耳聋鼻塞、咳嗽  相似文献   

2.
从肺论治肛肠疾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清泉 《四川中医》2001,19(12):65-65
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肛肠疾病从肺论治,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蒋元烨  浦俭斌  曹勤 《河南中医》2016,(9):1504-1505
大肠息肉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为脾虚、肾虚,标实主要为气、湿、痰、瘀。而气、湿、痰、瘀这四大主要致病因素皆与肺相关,因此,从肺论治大肠息肉完全可行。"肺与大肠相表里"是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从组胚学、免疫学、解剖学、神经内分泌学、肠道微生物学等各个角度探索肺与大肠之间生理、病理情况下的联络机制,并且也从分子水平为其提供新的线索,不断丰富和发展"肺合大肠"理论的科学内涵。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但是纵观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机制研究不够充分,也无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的科学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邓宝华 《世界中医药》2011,6(4):310-310
慢性肠炎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多数医家治疗多予健脾淡渗利湿、甘缓酸收升提、温肾固涩止泻,但疗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发现该类患者多有体虚易感、受凉或进食肥甘之物易加重等现象,有肺虚一面,故笔者近5年来从肺、从风来治疗,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肺论治银屑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上 《四川中医》2000,18(1):8-8
银屑病是一种极其顽固的皮肤病。该病是由风、寒、湿、热之邪郁于皮肤久而化热,局部毛孔阻塞,气滞血瘀,血不外荣,皮肤失养不得流泄所致。患处出现红色斑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皮肤干燥脱屑,病痒。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华盖,主直发与肃降,朝百脉,通调水道,外合于皮毛。当邪气都于皮肤,一是影响皮肤本身功能;二是通过皮肤累及肺脏,致肺气先宣,敷布失常.又反过来影响皮肤的疏泄,毛孔阻塞,气机不畅,血瘀外荣不良,皮肤失养而形成恶性循环,以致该病病势缠绵,易于复发。《本草纲目》日:“……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人。皮毛者…  相似文献   

6.
胃系病从肺论治缘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泮 《河南中医》2000,20(2):8-9
胃系病证常以肝、脾两脏论治,每获良效;然胃系病从肺论治,亦取异曲同工之效。究其缘由乃肺胃两脏在生理、病理转化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必然联系,从6个方面说明之。  相似文献   

7.
从肺论治过敏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胸痹心痛从肺论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浩  马苓云 《中医杂志》1996,37(12):719-720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西医之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临证多从心论治,亦有从肾、从肝论治者,然而从肺论治胸痹心痛者较少见,笔者结合临床提出此法,现简介如下,以就正于同道。1 理论依据心与肺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兹简要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分述之。  相似文献   

9.
痹证从肺论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刘桂廷从肺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萍  刘桂廷 《陕西中医》2002,23(8):720-720
刘桂廷老院长乃地方名医 ,中医内科临症 50余载 ,经验丰富。特别对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 ,从肺论治 ,屡屡得验 ,简介如下。   1 理论依据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学属胸痹范畴 ,刘老从肺论治 ,有其理论依据 ,心与肺之间息息有关 ,密不可分 ,生理上相互为用 ,病理互相影响。1 .1生理方面 :肺与心位于胸腔内 ,同居上焦 ,在脏腑之中 ,肺的位置最高 ,为脏之长 ,心之盖 ,故又称“华盖”。心不仅在位置上与肺相邻 ,而且功能上紧密相关 ,心主血脉 ,全身血脉皆由心所主司 ,而血液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推动 ,随着气的运动而运行全身。由于肺主…  相似文献   

11.
便秘从肺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乃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病理变化在肠 ,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临床多责之脾胃 ,以通下论治 ,但疗效却差强人意 ,尤其是刺激性泻剂、润滑剂的长期使用 ,可加重大肠功能紊乱 ,造成便秘的恶性循环。陈士铎《石室密录》云 :“大便秘结者 ,人以为大肠燥甚 ,谁知是肺气燥乎 ?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而肾经之水 ,仅足以自顾 ,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 ?”充分阐明肺燥不行清肃之令可致便秘的理论。叶天士亦云 :“昔丹溪大、小便闭于下 ,每每升提肺窍。”又开拓了便秘从肺治的大法。肺与大肠在生理结构上有表里络属的关系 ,功能上肺主宣发 ,…  相似文献   

12.
肺位于胸腔,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发肃降,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由于肺在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输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治肺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曹世宏教授从脾论治肺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锁芳 《新中医》1998,30(10):13-15
曹世宏,男,59岁。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享受...  相似文献   

14.
肛肠病从肺论治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时礼 《四川中医》1997,15(9):49-50
  相似文献   

15.
孙国 《河北中医》2000,22(2):128-129
眼为视觉器官 ,受五脏六腑之精气濡养。一般认为五脏之中肝与眼关系最为紧密。《内经》有“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 ,肝气通于目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等论述 ,因此眼病大多从肝论治。相比之下 ,眼与肺之关系往往被医家忽视。肺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眼需肝血而视 ,但肝血之上输有赖肺气的正常宣发才能得以实现 ,《灵枢 .决气篇》“气脱者目不明”的论述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在临床上肺失治节 ,眼受罹难是不鲜见的 ,尤以外眼病为多 ,兹举案例如下。1 肝气郁结 ,化火犯肺高某 ,男 ,52岁。半年来双眼白睛多次出血 ,服用云南白药出血…  相似文献   

16.
从肺论治银屑病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在“肺主气,外合皮毛”理论指导下,治疗上着重以宣畅同为主,配合养血滋阴,活血通络,祛风止痒为大法,治疗银病,病效可靠,随访表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浅谈便秘从肺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甚多 ,但主要病理变化在肠 ,《内经》云 :“大肠者 ,传导之官 ,变化出焉”。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则可引起大便秘结 ,因此临床多从肠或胃肠论治。然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一证 ,亦与肺脏息息相关。肺主一身之气 ,肺气虚弱则大肠传送无力 ,津液不布 ,故糟粕滞留肠道 ,糟粕停于肠道既久 ,终必成结 ,难于排出。其临床特点是 ,虽数日大便一次 ,腹部却少有所苦 ,但全身不适 ,临厕努挣 ,便时汗出气短作喘 ,便后疲乏无力。常用补肺汤加减 ,以黄芪、党参、当归、紫菀、桑白皮、杏仁、火麻仁等补益肺气 ,传送腑气。案 1 李某 ,男 ,60岁…  相似文献   

18.
肾炎从肺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起始于肺卫受邪;慢性肾炎常因肺虚感邪而复发或加重,以致迁延不愈;水肿缘于肺失通调;肺脾气虚、肺肾两虚使蛋白尿经久不消。故肾炎治肺可澄源洁流,使治节有度,水道通调,增进肾之分清泌浊,消除水肿、蛋白尿。治法包括清肺、宣肺、益肺,并与利水渗湿、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等法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便秘从肺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林梅  任东林 《新中医》2002,34(4):73-73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不仅与脏腑的功能失调如肝气郁结、脾不健运、肾气虚弱、肺失宣降等有关,还与气血津液不足、六淫外邪、瘀血、宿食、痰浊、虫积等有密切关系,但主要是由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所致。治疗本病的关键,应以“通腑开秘”为主。因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肺气的宣降正常与否是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与否的关键环节。因此,便秘从肺论治,常常收到较好的疗效。1 便秘从肺论治的机理 华佗《中藏经》云:“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导之司,监仓之官。肺病久不已,则…  相似文献   

20.
清末名医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所著《血症论》一书共八卷,系统地总结了血证论治的临床经验,其血证治疗“止血、祛瘀、宁血、补虚”四大法,久为医界治血准绳。论证用药,颇多独创,多为其临证实践之心得体会。血证与肺的关系甚密,唐氏血证从肺论治的经验独树一帜,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兹探述如下。1咳血唐氏指出:肺主气,咳者气病也,故咳血属之于肺。他认为:肺主咳嗽,坦”人必先知咳嗽之原,而后可治咳血之病”。咳嗽吐红之证,多有因外感者,且此证最多,须知咳因气病,然使不犯血分,又何练而失血也哉!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