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医联体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形式。文章聚焦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以激励相容理论为基础分析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内供需政保之间的激励冲突,从激励机制、患者利益、顶层设计、医联体医保改革出发,为推进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医联体建设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远程医疗协作网作为医联体建设的4种组织模式之一,对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服务模式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实践举措,分析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远程医疗协作网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策略,为医院决策...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作为我国医改试点省份,在推进医联体建设,弥补区域医疗服务不均等方面推出了很多创新举措,成效显著。本研究整理了福建省五类具有代表性的医联体创新模式与经验,对目前福建省内医联体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围绕运行机制不畅、人才资源匮乏、配套政策缺失、民办医院缺席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并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畅通医联体管理运行机制、扩大社会支持度与认同感等方面探索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下沉,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对区域医疗资源的垂直整合, 也是推进分级诊疗的有效举措和重要抓手。某医院作为新疆规模最大的三级医院之一, 根据新疆地广人稀的地域特点, 自2018年逐步构建了以某医院为依托, 县级医疗机构为枢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 远程医疗为桥梁的"1+6+N"医联体协作体系。即以1个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媒介, 将线下专家下沉带教、查房、手术指导、学科建设等以及线上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远程新技术培训等N个业务板块交叉融入远程协作型医联体、专科联盟型医联体、科室共建型医联体、精准帮扶型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型医联体、"医联医共"融合发展型医联体6种合作模式中,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截至2022年6月, 该医院共与285家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合作。该协作体系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区域内的医疗服务能力、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诊疗同质化和远程诊断能力, 以及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畅通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5.
区域型医疗联合体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区域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文章旨在坚持军民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着眼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特别是面临军队医疗机构撤降并改的严峻形势和挑战,通过对国内外医联体模式及实施状况的概括分析,充分借鉴国内外医联体发展的先进经验和优势,结合国家和军队实际;提出基于军民融合的军队区域型医疗联合体新思路,为推进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提升官兵医疗服务水平探索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我国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定义、优势与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大学附属医院内部医联体”的概念,结合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复旦大学特色的附属医院内部医联体的建设模式。此模式主要以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为主,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与横向整合,依托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儿科医院等附属医院医联体平台的资源优势,打造复旦的优势学科群,充分发挥强势学科效能,提升专科医疗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医联体在医改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需要有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疗质量考核信息系统等配套措施。近期有不少关于上海医联体的报道,社会热议也很多。这项措施旨在通过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资源整合、分工协作、分级就诊等创新机制,引导市民分层就医,优化就医秩序,缓解看病难问题。医联体这种模式若要取得成功,关键因素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北京市医管局发布《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关于在北京朝阳医院等3家医院开展区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医联体试点工作。同时,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联体政策的顺畅运行,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及市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年11月26日联合出台了《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医联体政策的实施。北京友谊医院作为试点医院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复旦儿科医联体分级诊疗模式为样本,旨在论述该模式下"以患儿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分级诊疗实践及其体现的医疗价值,为价值医疗在我国的推进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参与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建设情况,为医联体建设背景下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基于实地调研,运用共生理论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共生关系和实践情况。结果:由于存在分工协作机制不合理、配套政策不完善和资源流动不通畅等问题,导致医联体内部联合不紧密,未形成互惠共生关系。结论:建议组建妇幼健康联合体,通过优化分工协作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加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来推进现有医联体向互惠共生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医疗器械的价格是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医疗器械价格管理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文章在介绍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价格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医疗器械价格管理以适应医疗体制改革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成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机构发展的难题,而且在合理应用区域内医疗资源,达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方面创新出了一条适合本区域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路子。通过介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不同医疗联合体合作模式进行探讨,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联邦医疗卫生体系联想到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炀 《现代医院》2009,9(7):95-99
本文对以市场主导的美国医疗保障制度为切入点,对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医疗保险、药品流通领域和医疗体制的改革等建议,倡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改革。  相似文献   

14.
医改下一步重点建立医疗联合体,解决日益突出看病难的问题。建立医疗联合体,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发展区域医联体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人才缺乏是影响医改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该文针对中国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在深入分析原因后,提出大力发展医学高等教育,是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问题,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构建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体系在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建立有序、有效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在当前环境下建立这一服务体系难以通过行政化手段或医保报销手段实现。可行之路是采取权益交换的方式,而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是实现权益交换的关键组成和有效保障。同时实施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是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平台,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未来医院集团化的基础探索,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新医改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医改政策,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为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然而目前我国仍存在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阻碍、居民就医负担仍然较重、公民健康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亟须通过...  相似文献   

18.
论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机构最具冲击力的是竞争机制的引入,将医疗机构推向市场。为适应改革新形势,军队医院要在完成军队卫生保障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加速医院建设和发展,为此就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加强卫生经济管理。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①更新管理理念,改革卫生经济管理模式;②培育核心经济,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③健全经费管理控制,加强资产管理;④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增强分配、竞争机制;⑤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医疗联合体,合理整合医疗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医院和全科医师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对于改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严重不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倒金字塔结构有很大作用。全科医师的培养、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医保支付制度的完善等,是我国医联体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不同类型国家医疗模式基础上,对我国医疗联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军开始实行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军队成员社会化医疗保障的有益探索,收到良好成效,得到了普遍支持和认可。结合军队医疗保障实际,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医疗保障社会化范围,对提高系统内军队成员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