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45青年人脑梗死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方法: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测定≤45岁青年人脑梗死组66例、>45岁脑梗死组138例和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组69例患者血中ACA的阳性率。结果:≤45岁脑梗死组患者的ACA阳性率36.4%,高于>45岁脑梗死20.3%(P<0.05),而两组的ACA阳性纺均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组5.8%(P<0.01),多灶性脑梗死ACA阳性率40.8%明显高于单灶脑梗死17.3%(P<0.005),复发性脑梗死ACA阳性率56.5%明显高于首发脑梗死组16.5%(P<0.005)。结论:ACA与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与青年人脑梗死关系更为密切,ACA阳性者临床表现多发,再发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发病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138例健康人、126例脑梗死患者、44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49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和68例脑出血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组的ACA阳性率远较短暂脑缺血组、脑出血组、脑供血不足组、正常对照组为高(P〈0.01)。随时间变化,脑梗死组ACA阳性率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组ACA阳性者2年内再发脑梗死较ACA阴性者再发率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126例脑梗死患者中年龄在36岁以下的13例患者ACA均阳性。结论ACA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再发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转归的指标,另外,ACA可能参与了年龄偏轻脑梗死患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组)、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浓度,计算其异常率。根据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评分。结果脑梗组CRP浓度高于腔梗组(P〈0.01),腔梗组高于对照组(P〈0.01),CRP异常率脑梗组大于腔梗组(P〈0.05);CRP高的病人NDS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预后无变化及死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RP浓度是临床评估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和D-二聚体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120例ACI患者为ACI组;ACI组根据ACA阳性与否分为ACA阳性组和ACA阴性组;ACI组再根据脑梗死是否复发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测定各组血清中ACA、D-二聚体含量.结果:ACI组ACA阳性率为46.7%,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D-二聚体水平(0.92±0.38) mg/L,高于对照组(0.38±0.2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中ACA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1.35±0.31) mg/L,高于ACA阴性组(0.56±0.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复发组ACA阳性率为45.7%,高于初发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CA可能是脑梗死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菊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56-15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s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CRP-ss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CRP-ss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CRP-ss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CRP-ss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2,P〈0.05)。CRP-ss异常的患者N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ss正常组,CRP-ss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者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均P〈0.01)。结论:血清CRP-ss水平增高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其水平是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卒中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并探讨其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6例脑梗死患,42例脑出血患以及50名正常人的血清ACA。结果:脑梗死组ACA阳性率为39.47%,与脑出血组(19.05%)和正常对照组(8.00%)比较差别具有显性(P<0.05,P<0.01),脑出血组ACA阳性率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复发性脑梗死患和首发性脑梗死患ACA阳性率分别为61.90%和30.91%,两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脑梗死组中ACA亚型以IgG型阳性率较高(。69%)。结论:AC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与复发性脑梗死关系更为密切,ACA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病情预后评估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翻:维蛋白原(Fg)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预防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0例ACI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中ACA、Fg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ACI组的ACA阳性率远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ACA阳性组Fg含量显著高于ACA阴性组;脑梗死患者病情越重,Fg含量越高,血清IgG-ACA阳性率也越高.ACI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呈正相关.随时间变化,ACA阳性率逐渐减少,第1周与第2,3,4周ACA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ACA阳性与≤50岁脑梗死患者关系密切.ACA的存在与Fg含量升高显著相关(r=0.714,P<0.01)结论血清中ACA、Fg动态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ACA可能参与了年龄较轻脑梗死患者的发病过程;ACA、Fg含量的升高都会加重或加快微血管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背景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绝大多数,不同部位的梗死治疗效果及预后有所差异,血小板活化在其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目的 探讨P-选择素(CD62P)和血栓素B2(TXB2)表达水平对不同部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4例,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n=23)和后循环脑梗死组(n=21),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检测血常规指标。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30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D62P、TXB2水平。治疗第30天,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结果 治疗前,前循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CD62P、TXB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30天,后循环脑梗死组NIHSS评分、CD62P、TXB2水平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P<0.05)。前循环脑梗死组治疗第30天mRS评分低于后循环脑梗死组(P=0.001)。 结论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CD62P、TXB2水平高于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且疗效、预后较差,提示血小板活化水平可能在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eardiolipin antibodies,ACA)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预防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9例ACI患者ACA的阳性率,并与对照组42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CI组患者ACA阳性率24.64%,对照组ACA阳性率4.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患者年龄≤50岁的ACA阳性率36.11%,年龄〉50岁的ACA阳性率12.12%,ACI组患者ACA阳性率与年龄≤50岁脑梗死患者关系密切(P〈0.05);而ACI组患者ACA的阳性率在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患者多灶性脑梗死ACA阳性率42.86%,单灶性脑梗死ACA阳性率16.67%,ACA阳性率与脑梗死病灶数量呈正相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A是ACI,尤其是中、青年ACI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临床上应重视对ACA阳性患者的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5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7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WBC计数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外周血WBC计数还与预后呈等级正相关,发病4周后,病例组中WBC正常组有效率(显著进步+进步)明显高于WBC增高组,而无变化者病死率明显低于WBC增高组(均P〈0.05)。结论WBC计数是临床评价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栓患者抗心磷脂抗体与纤维蛋白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栓患者抗心磷脂抗体 (ACA)与纤维蛋白原 (Fg)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 10 2例血栓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CA水平 ,并同时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Fg含量。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肾病综合征ACA阳性率分别为 38.2 %、33.3%、31.3% ,6 0份正常人血清全呈阴性 (Fg<4 .0g/L)。 35例ACA阳性患者中Fg同时升高的有 12例。结论 :3组血栓患者ACA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各种血栓患者 3种Ig类别ACA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实验组存在一定程度的Fg含量的升高 ,其中尤以ACA阳性者为甚 (P <0 .0 1)。ACA与Fg含量的升高都会加重或加快微血管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抗心磷脂抗体 (ACA) ,在脑血栓患者的病程演变中的变化情况、与远期疗效的关系 ,旨在探讨ACA与血栓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空腹血清中ACA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的ACA阳性率远较短暂脑缺血组、脑出血组、非脑血管病组、正常对照组为高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随时间变化 ,脑梗死组ACA阳性率逐渐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脑梗死组ACA阳性者 2年内再发脑梗死较ACA阴性者再发率为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ACA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再发脑梗死的关系密切 ,可作为病情转归的指标 ,也可作为高危人群早期预防干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与抗心磷脂抗体(ACA)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创伤骨折患者196例,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DVT患者23例。健康查体者116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创伤骨折患者CRP含量显著增高,但低于深静脉血栓患者;深静脉血栓患者ACA阳性率明显增高,5例ACA阳性的骨创伤患者均发生DVT;下肢骨折组、多发骨折组、骨盆骨折组CRP阳性率又高于上肢骨折组(P〈0.05)。结论ACA和CRP与骨创伤后DVT的发生相关,ACA是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血管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7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9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ACA检测。结果;发现脑血管病各组ACA阳性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抗磷脂抗体(APA)与抗磷脂血栓综合征(APL-T)相关性,进一步探讨APL-T血栓发生机制。方法:采用 ELISA检测ACA(IgG,M,A),PTT-LA检测LA,APTT /-APC检测APC-R。结果:20例患者符合 APL-T诊断。根据病因分类:14/100例SLE为继发性 APL-T;6/16例“原因不明”血栓与习惯性流产为原发性APL-T。根据抗体分类:12/20例LA阳性为狼疮抗凝因子血栓综合征(LA-T);12/20例ACA阳性为抗心磷脂抗体血栓综合征(ACA-T)。根据临床症状分类:7/20例静脉血栓为Ⅰ型,3/20例脑梗塞为Ⅱ型;1/20例静脉血栓合并脑梗塞,习惯性流产为Ⅳ型(混全型);9/20例习惯性流产为Ⅴ型APL-T。APL-T患者LA阳性率(12/20,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C组0/20,0%)。患者ACA-IgG,M与N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PCR在APL-T患者中阳性率(14/20,70%)明显高于NC组(l/20,5%);LA阳性组中的APCR阳性率(10/11,90.9%)明显高于LA阴性组(l/11,9%),ACA阳性组的APCR阳性率(7/11,63.3%)与ACA阴性组(4/11,36.3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PA与APCR密切相关,APL-T中血栓发生率与APA以及APCR存在明显相关性,说明APA对PC途径的抑制引起获得性APCR可能是APL-T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故可将APA作为血栓危险性增加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水平,探讨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40例DVT患者与40例健康对照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A,IgM,IgG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VT组抗心磷脂抗体ACA - IgM( 0。52 0。35),ACA - IgG(0。78...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患者病情活动情活动性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ACAIg含量测定药盒(ELISA)对87例SLE患者血清ACAIg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全组患者的ACAIgG、ACAIgAT ACAIgM阳性率分别为62.1%、52.9%和35.6%。ACAIgG、ACAIgM测定值与代表SLE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患者病情活动性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ACAIg含量测定药盒(ELISA)对87例SLE患者血清ACAIg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全组患者的 ACAIgG、A CAIgA和ACAIgM 阳性率分别为62.1%、52.9%和35.6% .ACAIgG、ACAIgM 测定值与代表SLE 活动性的病情积分呈正相关(r=0.2763,P=0.044;r=0.3294,P=0.018).AC AIgG 、ACAIgA、ACAIgM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737,P=0.000;r=-0.2990,P =0.017;r=-0.2758,P=0.029);ACAIgG与补体C4呈负相关(r=-0.40 79,P=0.005).并发血栓时,ACAIgA增高.并发狼疮脑病时,A CAIgG、ACAIgM 测定值的变化较无此并发症者明显增高.由此表明 ACA测定值的变化可以客观反映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并发血栓时,ACAIgA增高.并发狼疮脑病时,ACAIgG、ACAIgM 测定值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