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10月21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发生了一起^60Co辐照装置误照事故,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事故初期,开展了及时的医学救援工作。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是整个核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及时、正确的医学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远期危害,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为解决核与放射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了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1-3].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建立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的体制机构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4-5].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6-8].  相似文献   

3.
上海“6.25”放射事故的医学救治孟祥顺,陈杞,麦智广核电站辐射事故与一般辐照装置的放射事故有一个基本的救治对象,即受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大型核电站事故发生的概率要较辐照装置事故更低,因此后者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对核电站事故的应急救...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1日山东省发生一起辐照加工用^60Co放射源事故。两名工人(A、B)在放射源处于工作状态时误入辐照室工作受到大剂量照射,造成重大放射事故。为了估算该事故受照人员的物理剂量,笔者先后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调查,在现场对受照过程进行了模拟操作及物理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5.
用蒙特卡罗方法估算60Co辐射源事故患者的辐射剂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计算河南^60Co放射源事故中事故患者“梅”受到的辐射剂量,方法:基于MIRD的成人数学模型蒙特卡罗随机模型方法计算故忠患者的辐射剂量,并编制了一个用用此计算实用计算机程序,结果:模拟事故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了人体主要器官剂量和全身剂量,结论:这种理论模拟的方法与用模的实验模拟测量结果较为一致,说明用这种算法算出的各个器官剂量和全身剂量,对于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而且模拟方便,快速,适用于核事故医学应急中的患者器官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999年4月26日河南发生的^60Co源辐射事故中7名受照者的早期分类诊断和医学处理,探讨类拟辐射事故的医学急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剂量和物理剂量的估算,受照者照后初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照后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做出初步诊断,并采用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7例受照者的初期诊断与诊床诊断一致,正确的早期分类诊断和医学处理有利于制定救治方案,判断预后,使患者顺利度过极期,结论:早期分类诊断应综合分析患者照后出现的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初期症状的发生尤其是哎吐开始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不但与受照剂量有关,也受剂量率,受照部位,不均匀程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生物剂量和物理剂量的估算是早期分类诊断的基础,发生事故后应尽早开始。  相似文献   

7.
化学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斋  霍鲁鹏 《人民军医》1997,40(8):443-444
化学事故通常指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突然发生泄漏、燃烧或爆炸,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或较大社会危害的事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在发生化学事故时,为迅速控制危害源、抢救中毒受害人员和财产,指导群众自我防护,组织撤离、疏散,消除危害后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而组织的社会救援活动。医学应急救援是整个救援行动的重点,为此,作者对医学应急救援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1化学事故的特点及危害由于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其主要特点是:(1)突发性:化学事故常常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应急医学救援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  葛毅  郑重  黄天纳  蒲卫 《人民军医》2012,(3):197-199
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多、灾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因此,为更好地完成自然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工作,设计一套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应急医学救援信息系统,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灾害医学救援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突发性灾害卫生救援是军地卫勤机构对灾区居民实施紧急卫生救援的活动。我部居住高原地区,地质情况复杂,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同时又与周边邻国接壤,社情复杂。认真做好新时期突发性灾害的医学救援工作,着力抓好经常性灾害战备工作制度落实,增强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已成为军地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就结合目前我国突发性灾害医学救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医学救援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急医学救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医学救援行动[1]。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交通及工矿企业事故时有发生,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凸现,发生恐怖袭击及社会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大批量伤员,需要应急医学救援。正是由于应急医学救援不同于常规的医疗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应急医学救援凸显出的医学伦理矛盾,使其形成了特有的医学伦理和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 1999年 4月 2 6日河南发生的6 0 Co源辐射事故中 7名受照者的早期分类诊断和医学处理 ,探讨类似辐射事故的医学应急处理。方法 根据生物剂量和物理剂量的估算、受照者照后初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照后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做出初步诊断 ,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  7例受照者的初期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 ,正确的早期分类诊断和医学处理有利于制定救治方案、判断预后 ,使患者顺利度过极期。结论 早期分类诊断应综合分析患者照后出现的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 ;初期症状的发生尤其是呕吐开始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不但与受照剂量有关 ,也受剂量率、受照部位、不均匀程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生物剂量和物理剂量的估算是早期分类诊断的基础 ,发生事故后应尽早开始。  相似文献   

12.
核能和辐射技术应用中,虽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但尚不能完全避免发生事故.针对核和辐射事故的发生及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推荐了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1],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笔者按照核和辐射事故二级医疗救治的基本任务要求,结合医院基础建设和设施准备以及队伍培训、演练等工作实际,阐述了在核和辐射事故应急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核武器及放射损伤医学防治学”是一门重要的军事医学课程。其学科任务和范畴:研究战时核武器、放射性武器使用,以及平时各种核辐射和电离辐射事故所致人员损伤的医学防治;其基本内容,包括核武器的杀伤作用、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损伤、皮肤放射损伤、核爆炸复合伤、核武器损伤的辐射防护,以及核辐射事故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14.
河南“4.26”放射事故中3例骨髓型ARS患者送我院后,经过积极和及时的治疗,极期基本平稳渡过,患者于91d基本临床治愈出院。一、病例资料1河南“4.26”60Co源辐射事故中,有7人程度不等的受到全身急性外照射,引起1例重度、2例中度骨髓型ARS.另外4例属轻度以下外照射。3例中、重度骨髓型ARS经生物剂量估算分别为“梅”5.09Gy,“旺”2.49Gy,“天”2.61Gy,其中“梅”为重度(女性),“旺”为中度(儿童),“天”为中度。“梅”和“旺”属不均匀照射。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26日,河南省新乡地区发生了一起60Co源事故,先后有7人受到不同程度的γ射线外照射,源强为214TBq(577Ci).本文仅介绍其中的3例中、重度骨髓型ARS病人的救治经过。一、病例概况及受照剂量估算见本刊相关文章。二、综合治疗1抗放药物的应用:本次事故中3例患者均在照后第5天给予了苯甲酸雌二醇4mg,肌注,“408”片300mg口服,其中“旺”剂量减半。2改善微循环药物的应用:本事故患者“梅”照后出现颜面潮红,似醉酒样,提示有微循环障碍;“天”和“旺”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21”山东济宁放射事故2例患者10月30日进行了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术。为有效控制感染,采用了全环境保护措施,对治疗的生活环境进行计划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完善消毒隔离措施,保证环境空气洁净度达标,保护患者安全度过WBC下降的极期。现将环境空气洁净度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开荣  张刚 《人民军医》2009,(3):191-191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军广大指战员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立即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实施救援,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次特大地震医学救援工作也的确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我军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医学救援先遣分队,在大的灾害之后迅速展开医学救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灾害发生后及时有效地救援对挽救伤员生命非常重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的地震自然灾难,我院3支应急医疗队立即奔赴灾区,展开了医学救援工作。笔者就北川医疗队救治125例地震重伤员的现场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观察了山东济宁“10.21”60Co源辐射事故造成的1例肠型和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的垂体-性腺和垂体-甲状腺功能的改变,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4年10月21日山东省济宁市发生60Co辐射事故(简称“10.21”60Co辐射事故)。事故中两例患者受全身相对均匀60C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对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7例受照者,进行了早期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照后4-5d取血培养,分析第一次有丝分裂细胞“双+环”畸变率,并由此估算生物剂量,用“双+环”畸变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情况,检验照射的均匀性,结果:7例受照者依据“双+环”畸变率估算的个体辐射剂量分别为5.09Gy(梅),2.61Gy(天),2.49Gy(旺),0.89Gy/(勇),0.70Cy(民),0.58Gy(义)和0.08Gy(宇),与用物理方法测定的剂量化比较接近,亦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完全吻合,泊松分布检验证实,“梅”和“旺”双+环畸变离泊松分布,基余5例符合泊松分布,结论:染色体畸变分析是非常可靠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梅”和“旺”受到不均照射,基他5例受到比较均匀的照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