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定于2012年7月6~8日在青岛市召开第二届全国普通外科手术技术学术会议。代表将获得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一类学分。征文内容会议主题:消化道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热点与前沿(1)消化道肿瘤治疗最新进展、新手术、新技术、新经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仅有大约20%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5年存活率不到6%。目前,胰腺癌的治疗策略已从传统以手术切除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手术切除为基础的综合多维治疗模式。术前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交界可切除胰腺癌(BRPC)和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首选和标准治疗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是胰腺癌患者综合多维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胰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8月期间重庆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收治的5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通过临床影像学评估和相关生化指标判定为BRPC或LAPC;行CT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均为胰腺导管腺癌,经多学科诊疗模式决策给予3个周期的AG (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化疗期间动态监测影像学、CA19-9、临床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行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 RECIST)系统性疗效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结果:54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43例(79.63%)新辅助化疗后CA19-9下降,其中35例(64.81...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对比3D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新辅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3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1)与开放组(n=42),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完全缓解率16.4%,部分缓解率53.4%,有效率69.9%。术后病理肿瘤消退分级4级15.1%,3级23.3%,2级35.6%,1级19.2%,0级6.8%。新辅助治疗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78.1%,中性粒细胞减低发生率43.8%。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腹腔镜组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为低位晚期直肠癌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可使肿瘤降期,提高根治率、保肛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新辅助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可得到良好控制与纠正。结合3D腹腔镜手术可使患者获得更快的康复,并发症与开腹手术相近。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而肝脏是晚期CRC最易发生转移的靶器官之一。目前,对于CRC肝转移患者,治疗理念已经从单纯手术切除病灶转变成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介入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cisplinary team,MDT)协同诊疗的新模式,本文就CRC肝转移的外科手术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8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 对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 8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部位 :乳头区 64例 ,降段 11例 ,其他部位 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 (5 7例 ) ,黄疸 (5 3例 )和消化道出血 (4 1例 )。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 (72例 ) ,胃肠道间质瘤 (5例 ) ,恶性淋巴瘤 (3例 )次之。 3 6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 ,3 1例行姑息性手术 ,15例未进行外科治疗。本组病例随访患者 5a生存率 2 .4%。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急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2—2002年期问对2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患行急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其中20例灌注血管收缩剂,5例予以经导管栓塞术。结果 显示出血灶23例(92.0%),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15例)、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征(15例)以及动静脉畸形(2例)。5例经导管栓塞治疗,获永久性止血;20例灌注血管收缩剂治疗后24h复发出血1例。造影后17例手术,其中急诊手术6例、择期手术11例;术前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符合率为88.2%。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急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 4例 ,空肠 8例 ,回肠 8例 ,其中恶性肿瘤 7例 ,良性肿瘤 13例。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腹部肿块等。术前确诊 8例 (4 0 % ) ,误诊 12例 (60 % )。 2 0例均行手术治疗 ,13例良性肿瘤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 ,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6例 ,姑息性切除术 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 ,综合各项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 ,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8.
�����������������˵�Ӫ��֧��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营养改变 ,不仅具有恶性肿瘤营养改变的共性 ,还兼有消化道的特殊性。营养不良是阻碍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 ,营养支持对改善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作用 ,是近代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1 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营养改变[1,2 ,4 ]厌食是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及恶液质状态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导致厌食的因素包括 :(1)消化道肿瘤导致的解剖或功能性障碍 ,常可致消化、吸收不良 ,甚至排空障碍或梗阻。 (2 )由于对甜、酸、咸味的阈值下降 ,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锌 )的缺乏 ,肿瘤病人往往有味觉异…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手术切除前给予的局部放疗和局部或全身化学治疗。包括在手术前进行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mpv)和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等治疗措施。新辅助化疗通常是指全身静脉化疗,同时包括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淋巴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消化道肿瘤采用手术、术中化疗、术后介入化疗、中药辅助治疗,观察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对135例消化道肿瘤采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术后动脉区域化疗、服用中药,并与单纯手术治疗组125例进行疗效对照研究。结果:综合治疗组完全缓解(CR)49例,部分缓解(PR)62例,显效率82.2%,5年存活率为74.1%,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CR+PR为32.8%,P〈0.05)。结论:采用手术切除原发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外科治疗胃癌病人对消化道重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保持消化道连续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消化道生理功能也成为胃肠外科领域延续至今的研究热点问题。理论上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应满足以下要求:(1)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推广;(2)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P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569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cT3/4N0/+M0)接受新辅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D的临床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本组569例患者全部完成新辅助治疗并进行疗...  相似文献   

13.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定于2006年4月21-25日在杭州共同举办“消化道肿瘤外科治疗专题”高级论坛。主要探讨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包括不同术式的选择及手术的规范化问题;腹腔镜下进行各种手术的选择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较常见的以c-kit基因突变为特征的消化道间叶细胞肿瘤,最常发生于胃.结合B超、CT检查和肿瘤标志物CD117检测多可诊断.手术根治性切除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靶向药物可延缓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的疾病进展.目前对于巨大GIST的诊断及手术、药物治疗时机仍存争议.现就一例巨大胃间质瘤合并巨大腹股沟疝展开讨论,以便为临床制订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诊治策略。回顾性分析19例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Hp感染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19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以上腹部疼痛(68.4%)及消化不良(52.6%)为主,Hp感染率84.2%。胃镜显示,病灶分布以胃窦部(57.9%)为主,形态多为溃疡型(52.6%)。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低度恶性者16例,高度恶性者3例。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术后随访26~76月,1例失访,随访率94.7%,无死亡病例,胃镜复查Hp感染阴性,大多预后良好。联合胃镜活检、Hp检测、免疫组化标记能够提高胃MALT淋巴瘤确诊率,手术及术后化疗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恶性肿瘤现代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由于手术器械的更新换代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尤其是腹腔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就近年来消化道肿瘤临床治疗方面的主要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消化道肿瘤外科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1年9月完成的胃癌手术147例,按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袢式Braun吻合术组、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改良组)。比较各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Visick分级指数。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消化道重建吻合完成时间Roux-en-Y吻合术组长于Braun吻合术组和改良组。Braun吻合术组的吻合口溃疡、碱性反流胃炎、倾倒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Roux-en-Y吻合术组及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oux-en-Y吻合术组的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isick分级改良组Ⅰ级例数明显高于另外两组,Ⅲ级例数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较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共同举办的“全国消化道肿瘤的手术与辅助治疗学术会议暨消化道肿瘤的手术与辅助治疗学习班”拟于 2 0 0 1年 10月下旬在北京举行。1.会议征文 (征片 ) :内容 :(1)消化道肿瘤的手术治疗新进展 ;(2 )消化道肿瘤的介入治疗 ;(3)消化道肿瘤的治疗 ;(4 )消化道肿瘤的放射治疗 ;(5 )消化道肿瘤的中医治疗 ;(6 )消化道肿瘤的免疫干预 ;(7)消化道肿瘤的基因治疗 ;(8)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营养 ;(9)其它与消化道肿瘤治疗有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 (片 )要求 :(1)论文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3):170-172
有关消化道类癌手术治疗的讨论【编者按】消化道是类癌的好发部位,手术是消化道类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消化道类癌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我们委托本刊特约编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刘福坤教授组织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有关内容经本刊编辑部综合整理,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早期乳腺癌的治疗顺序发生了根本改变。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取代手术-辅助化疗模式,在手术前进行全身化疗(联合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治疗)具有明显获益。新辅助治疗可以使原发肿瘤和淋巴结降期,可以将不可手术转变为可手术,不可保乳变为可保乳,并可能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同时新辅助治疗还可以监测个体的药敏反应,以及基于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