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MRI特征.方法 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的影像表现.结果 20例患者中,11例为原发性肝细胞癌,3例为脾切除术后,5例为肝硬化,1例原因不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在MRI平扫图象上,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闭塞,周围可见由侧支静脉形成的团块状、网状异常软组织信号影,增强扫描门静脉期上述软组织影明显强化,表现为扩张迂曲的网状血管结构.增强扫描1例出现动脉期肝实质一过性灌注异常,2例见门静脉提前显影.1例可以出现肝外胆管低位梗阻.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特征,是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 avernous transform ation of porta l ve in,CTPV)的相关声像学特征,探讨超声诊断CTPV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诊断为CTPV的39例患者与血管造影、CT及部分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的39例CTPV患者,均经血管造影、CT检查证实,其中9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超声诊断CTPV准确率高,简便,无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PCTPV)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造影或手术证实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MSCT血管成像,观察其特征性,并对其指导临床治疗进行了评价。结果:6例中4例清楚显示门脉主要分支近肝门处阻塞,2例门静脉主干阻塞,代之以肿块样纡曲血管并在其周围形成向肝性放射状侧支血管影像,以及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6例CT血管成像均能对与分流或断流手术有关的血管解剖提供准确信息。结论: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MSCT血管成像具有特征性,对CTPV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海丽  任春红  杜薇 《河北医学》2013,(8):1249-1251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l"llOUStransformationofportalvein,CTPV)是由于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阻塞,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造成门静脉周围侧支循环代偿建立,引起形似海绵样改变的一种病变。以往本病被认为是少见病,近几年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MRI等检查的广泛应用,相关报道增多。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部分性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栓塞后再通。几年来,随着影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多普勒技术的发展,本病报告渐趋增多。现将我院1995年2月~2005年6月超声诊断的49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因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狭窄或阻塞,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门静脉旁、肝内及胆囊窝周围建立广泛侧支循环,以及阻塞门静脉再管化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病因学诊断价值,以及其声像图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3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观察门静脉系统的血流状况,结合二维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病因作出诊断。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周围分支呈蜂窝状、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内充满门静脉样血流。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原因主要包括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和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另外还有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门静脉炎和原因不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病因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m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PVCT)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它的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或阻塞后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PVCT属于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多次的消化道出血和轻度至中度的脾脏肿大和机能亢进。其病因属多因素,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声像图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全部经CT及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证实,其中5例为原发性,肝脏损害轻微,7例为继发性,肝脏损害严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二维超声显像肝门区结构紊乱,呈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呈红蓝相间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在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区显示门静脉样血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简便、实时的优点,可准确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12例经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和超声资料。结果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二维超声显示肝门区结构紊乱,呈蜂窝状或迂曲的管状元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呈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将取样容积置于病变区内可探及平坦低速的连续性门脉样血流信号。结论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理想的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杨娜  张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4,(24):126-127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一种肝外性门静脉高压症,儿童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脾大等,需提高警惕,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 (CTPV)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collateral pathways or recanalizations after a complete or partial obstmction Of the main portal vein and/or its intrahepaticbranches. It is a compensatory response to the loss ofportal blood flow. The pathogenesis of CTVP is multiple and the cases rare clinically. The commonly useddiagnostic methods include selectiv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ography, ultrasound sonography (U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与特征,探讨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彩色多普勒超声或DSA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1例,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①门静脉狭窄和阻塞;②平扫于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的、紊乱扩张的血管样结构,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③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外围实质呈带状强化,中心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肝实质趋于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其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34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0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紊乱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对门腔静脉系统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临床疑诊的门腔静脉血管病变患者,先常规平扫后行门腔静脉系统3D CEMRA检查,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3D CEMRA清晰显示门脉高压所致门静脉、脾静脉增宽并侧支血管开放19例,门脉血栓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形成9例,胰腺癌浸润门脉有2例,布-加综合征5例。结论3D CEMR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能直观显示门腔静脉血管及其病理改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血管造影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门静脉海绵样性的二维超声具有特征性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D)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鉴别诊断。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理想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良性病变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2年24例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CT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或腹痛等临床症状。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S)联合置管局部溶栓14例,单纯TIPSS治疗或联合冠状静脉栓塞术2例,经皮穿刺脾静脉途径门静球主干囊扩张联合TIPSS治疗1例,经皮肝穿门静脉球囊扩张2例,经皮肝穿门静脉支架植入或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2例,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2例。介入手术中途停止治疗1例。随访2个月~6年,观察门静脉及分流道通畅情况并随访上消化道出血及腹痛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内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年及3年因TIPSS分流道狭窄或闭塞发生再次上消化道出血,行分流道修正术。1例行PSE于术后2年因上消化道出血转外科行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因无法开通闭塞的门静脉转外科行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分流;余所有患者未再出血或腹痛发生,门静脉或分流道通畅。结论 介入手术是一种对CTPV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介入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逆行门静脉造影术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临床资料。8例患儿均通过逆行门静脉造影术明确门静脉系统相应血管形态及大小,若逆行门静脉造影结果显示门静脉左支通畅且直径大于3 mm,分流术时对Rex隐窝解剖探查并证实后,则实施Rex分流术;若逆行门静脉造影结果显示门静脉左支直径小于3 mm,分流术时对Rex隐窝解剖探查并证实,而解剖出的左肾静脉直径大于5 mm,则选择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Warren手术)。患儿出院后1、3、6个月按计划进行门诊随访,之后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结果: 8例患儿均成功行逆行门静脉造影,明确了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左肾静脉等重要血管的解剖位置及大小。其中4例患儿门静脉左、右支均发育良好,且左右门静脉有明显汇合,但与门静脉主干不相通,门静脉左支测量直径大于3 mm,分流术时解剖探查结果与此相符,遂行Rex分流术。另4例患儿中,3例患儿门静脉左支直径小于3 mm、右支显影不清,1例患儿门静脉左支发育差,近乎闭塞,但这4例患儿左肾静脉显影良好,血流通畅且直径大于5 mm,遂行Warren手术。术后7例患儿恢复良好,另1例患儿于术后1年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平稳。结论: 术前逆行门静脉造影可以评估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门静脉系统血管情况,为患儿制订恰当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