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3):M0002-M0002
侗族医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近20年来,各地做了大量的发掘、整理、总结工作。2004年10月我会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举办了全国首届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总结、交流侗医药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根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全国第二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定于2007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全国侗族人口30 0万,主要分布在湖南怀化、贵州黔南、黔东南和广东三江地区,侗医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近2 0多年来各地做了大量的发掘、整理、总结工作,1999年贵州出版了《侗族医学》一书,民间有一批侗族医生一直在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了总结交流侗族医药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我会定于2 0 0 4年10月下旬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首届全国侗医药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二、承办单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三、协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相似文献   

3.
各民族医药单位及有关单位: 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有300万人,生活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处于既集中又分散的分布状态,从地域文化的发展来说,民族医药的交流和协作十分必要。2004年和2007年,我会分别在湖南通道和广西三江举办了两次全国侗医药学术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总结、交流侗医药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根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定于2009年9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召开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F0002-F0002
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筹委会”提出申请,经“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研究同意,于2003年9月24日,行文批准成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同年11月8日,在贵州省龙里县召开了有诸国本会长亲自参加的17名专家委员筹备会议。2004年10月21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刘成起副秘书长在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湖南通道会议)上正式宣布批文:“我们同意成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这个学术机构相当于侗族医药的一个专家库,可以因地制宜的组织一些学术活动。团结全国的侗医药人员,为侗族医药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石光汉:男,侗族,生于1950年12月27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任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诊部、传染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县卫生局副局长、局长等卫生行政领导职务,在任期间,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医药政策,为抢救、发掘继承整理侗族医药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4年10月成功地在湖南通道协办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究会。本人撰写专业论文10余篇,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交流。2006年创建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研究所,出任…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 "湖南省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三家共同协办的2004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议,于2004年10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 自治县胜利召开。此次研讨会规模较大,代表面广,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民族医药界的专家领导和民族民间医药工作者达238 人,收到民族医药专业论文367篇,其中侗族医药论文近40%。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成起主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诸国本会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通道侗族自治县继承保护发展民族医药的经验值得学习"的重要讲话;著名抗癌专家、云南彝族黄家医圈第8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笔者因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参加在天柱县召开的“2009年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有幸结识了湖南省通道侗族白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萧成纺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以下简称“萧老”)。  相似文献   

8.
侗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二千多年。侗族医药学的历史,是学术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医药工作十分重视,对民族医药工作作了很多指示。在我国政府的关怀下,侗族医药学术和推广取得了很大的的进展。在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超越了任何历史时期,作为民族地区医药财富的侗族医学,正日益受到全国有识之士的重视。1、侗医药研究的发展 侗医药基础研究,过来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目前湖南、广西、贵州等有侗医药地区的学者,对侗医药基础理论和诊疗方法。药理等进行多方位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实验研究方式与传统研究方式互为补充,将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像学说、以及气、血、痰、瘀和时间、体质、心理融入侗医药基础理论。各地从事侗医药学者,已从不同角度逐步提高了相应的诊疗方法和理论学说,指导侗医药不断规范化、理论化。从 70 年代开始,有不少学者,应用现代化医药相关理论和现代诊断技术作为诊断基础,用侗医药治疗方法,进行疾病防治,使侗医药从古老的形象化诊疗方法。到实质性诊疗方面发展,开辟侗医药理论研究和探讨。2、侗医药临床研究的进展 侗医药临床具有鲜明的特点,辩证与辩病相结合,辩...  相似文献   

9.
前言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I0001-I0001
侗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千百年来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防病治病经验的智慧结晶。改革开放以来,侗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成效显著,侗医药学术交流活动日趋活跃,特别是《侗族医药》、《侗族医药探秘》、《侗族药物方剂学》、《侗族常用药物图鉴》、《侗药大观》等一大批著作付梓刊行,数百篇侗医药专业论文在全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开展侗医药资源普查,长期走访侗族民间医药人员,查阅了大量侗族医药古籍藏书,广泛收集侗族医药资料后,对神奇的侗族医药进行了科学分析,对其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阐述了侗族医学理论体系及其学术特点、侗医的诊疗技法及特点、侗医用药方式、侗医疗痰的独特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工作过 18 年,走遍了侗乡村寨,结识了侗族医师,认识了侗族医药的作用和特色。后来在怀化地区民委主持工作期间,考察学习了贵州的黔东南、铜仁、玉屏;广西的三江、龙胜;湖南的新晃、芷江、靖州、会同及湖北的宣恩、恩施的侗族地区,深感发展侗族医药事业的重要和紧迫。于是,在地区领导吴通行、李年青、张凤仪、廖家田等的关心支持下,在民委、卫生局的指导帮助下,笔者与李运元、萧成纹、龙开娥等侗医药研究专家创建了怀化地区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挂靠在地区民委,推选笔者为常务副会长。这样,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为侗族医师服务,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医德与医术、愿望和要求,从而对侗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侗族医药产业的开发树立了信心,也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这次,喜逢通道侗族自治县成立 50 周年大庆,加上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在通道召开,双喜临门,心里特别高兴。于是,欣然命笔,写成此文,以抛砖引玉,争取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研究、开发侗族医药,让它走向世界,造福各族人民。 在历史长河中,侗族人民始终力争上游。他们在与各种疾病斗争中,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创立和发展了本民族的医药学。侗族医药学是侗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2011年至2016年间,我们对侗族医药进行了再次深入地发掘、整理,对侗医药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的研究、总结。结果中表明侗族对其药用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极具侗族文化色彩;侗族药用植物是侗族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到的药用植物物种占侗族药用物种的87.01%。  相似文献   

13.
广西侗医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医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侗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医药主要以口耳相传,或以山歌的形式得以流传。全国侗族人口214万,广西侗族人口就占有32万。为此笔者对广西侗族聚住地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医药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初步调查,亟待广西侗医药事业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11月8日,在贵州省龙里县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会议决定:全国首届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9~10日在湖南省怀化市美丽的通道侗乡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及“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内蒙)主办;由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卫生局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业委员会”承办。参会论文经专家审议录用后,再发第二轮会议通知。论文将编入《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 0 0 4年特辑。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征文内容:凡有关侗族医药及其他民族民间医药、天然药物、单方、验方、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在完整保持侗族医药本真性的前提下,结合应用现代知识对黔东南地区侗族经口传承的医药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以阐明侗族医药和侗族药物及其应用。内容和方法:应用普遍调查、学科性的典型调查、田野调查、现场观察等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侗族医药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在侗族不同方言区的表现作全面、深入的调查,发掘,对调查所获的大量素材运用专题研究、系统分析研究等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从而从侗医药约定俗成的医疗习惯中。阐明侗医药,阐明侗族药用物种及其分布、来源、功效和临床应用。结果:阐明了侗族医药、侗族药物及其临床应用;阐释了侗药的人为分类法和命名方法,记述了贵州省东南部侗族地区侗药734种及侗医常用的植物药物(包括真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动物药、矿物药的构成比;研究结果建立了侗族药物凭证标本室;研究结果的部分侗药标本经数字化后,进入中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平台,实现了以“互联网”共享。结论:研究的结果阐明了侗族医药、侗族药物;具有浓郁的民族医药文化特色;保持侗族药物的本真性,注重了侗族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注重了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和可传播性;促进了侗族医药、侗族药物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在完整保持侗族医药本真性的前提下,结合应用现代知识对黔东南地区侗族经口传承的医药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以阐明侗族医药和侗族药物及其应用。内容和方法:应用普遍调查、学科性的典型调查、田野调查、现场观察等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侗族医药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在侗族不同方言区的表现作全面、深入的调查、发掘,对调查所获的大量素材运用专题研究、系统分析研究等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从而从侗医药约定俗成的医疗习惯中,阐明侗医药,阐明侗族药用物种及其分布、来源、功效和临床应用。结果:阐明了侗族医药、侗族药物及其临床应用;阐释了侗药的人为分类法和命名方法,记述了贵州省东南部侗族地区侗药734种及侗医常用的植物药物(包括真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动物药、矿物药的构成比;研究结果建立了侗族药物凭证标本室;研究结果的部分侗药标本经数字化后,进入中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平台,实现了以“互联网”共享。结论:研究的结果阐明了侗族医药、侗族药物;具有浓郁的民族医药文化特色;保持侗族药物的本真性,注重了侗族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注重了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和可传播性;促进了侗族医药、侗族药物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以继承传统中医药为基础,提高侗民族医药的市场化程度 据考证,侗民族医药开端于原始社会,伴随着侗族先民(越人)的出现而萌芽。现代侗族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侗族医药研究人员长期的发掘、考证、整理、提炼、加工,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侗族医药理论,“巫医并用”、“神药两解”、“侗不离酸”、“四八虎口”等等一些行之有效、独具特色而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医药诊疗理论广泛流传于侗族传统医药文化中,外人难以理解接受,侗医药人员却对此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历史上,尽管侗族医药在侗乡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在旧社会里,侗族历来是一个被压迫、受歧视的民族,加之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况且侗族医药大多无文字记载,继承方式多是言传身教,而且受重男轻女、传子不传女等封建思想的束缚,侗民族传统医药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其流转传承基本处于民间自发、保守、被动、无序状态,成了阻碍侗民族发展独特医药体系,促进侗族医药理论和实践,推进民族医药现代化的瓶颈。市场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侗族传统医药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创新的潜力。当前,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使“植物提取...  相似文献   

18.
各有关单位、各位会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定于2012年8月10日~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2012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筹备成立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名称:2012全国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筹备成立大会。二、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阳中医学院。承办单位: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4):F0002-F0002
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是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4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快民族医药发展”,这对加强推进全国民族医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侗族在我国属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侗族的民族医药文化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从事侗族医药研究的专家、学者,认真努力对侗医药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了进一步弘扬侗族医药,  相似文献   

20.
侗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南方世居少数民族。侗族医药文化主要是“口述”史料世代传承,以及少数零星散在当地非医学文字典籍中的医药文化史料。经考证,明朝以前我国侗族地区尚未发现有关侗族医药专著或保存完好的医药抄本。近年来,在侗医药文献调查中,收集到清代康熙至民国年问的侗医药民间手抄本20余种,30余册(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