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术式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具有保肛手术治疗适应证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肿瘤下界距肛缘4~7 cm)分为2组,A组为距肛缘6 cm以上的低位直肠癌29例行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B组为距肛缘4~6 cm的低位直肠癌31例进行改良的双吻合术即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A、B 2组的手术时间、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排便功能和控便能力与前期行Miles术的3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A、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56)、(185±61)min,与对照组(240±7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74.3%,与对照组7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21%、8.01%;与对照组6.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而对照组丧失控便能力.A、B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距肛缘4~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只要符合保肛手术适应证,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可获得与 Miles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且具有更好控便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生物电反馈治疗在改善超低位(吻合口为齿状线±1cm)保肛术后排便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5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7例,实验组术后经生物电反馈治疗(A组),对照组术后未特殊治疗(B组)。1年后行排便功能评价及直肠肛门测压。结果A组完成生物电反馈治疗1年者23例,有固定排便时间、每日排便次数〈3次、排便前有便意、排便时有感觉患者的比例分别为95.5%、95.5%、100%、100%。B组分别为77.3%、77.8%、88.9%、92.6%,P〈0.05。直肠肛管静息压、最大缩榨压、直肠最大容积量、直肠排便感知阈值、排便感知容积量,A组分别为(56±4)l/mm Hg(1mmHg=0.133kPa)、(81±5)mmHg、(302±22)ml、(82±7)mmHg、(45±11)ml。B组分别为(42±5)mmHg、(61±6)mmHg、(258±11)ml、(68±6)mmHg、(52±6)ml,P〈0.05。结论生物电反馈治疗安全可靠,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保肛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下对1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超低位、保肛吻合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80~290m in,平均260m in;术中出血50~100m l,平均80m l;术后1~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6~14d,平均9d。术后止痛剂应用6例,术中及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治疗直肠癌,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纯保肛术和结肠造口保肛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单纯保肛术,研究组行结肠造口保肛术,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恢复、正常进食、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5.7%(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Wexner便秘评分为(5.6±1.8)分、(3.5±1.4)分,低于对照组的(8.0±2.1)分、(4.7±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造口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确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125I粒子植入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uo KY  Shao QH  Yang GK  Mao WY  Li B  Yang R  Duan BF  Yang Y  Wang MC  Liu WZ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9):1355-135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中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对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及自主神经的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治疗组(B组),A组30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手术和术后化疗; B组46例,除A组的治疗方案外,术中永久植入125I粒子.术后两组患者于7 d及3个月观察血常规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3~6个月观察术后患者的排便功能及了解性功能状况.观察6个月、12、24、36个月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结果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内血象虽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免疫指标与术前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组6个月、12、24、36个月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11.1%、14.3%、23.3%;生存率100%、100%、85.7%、76.7%.B组的则为局部复发率均0%;生存率100%、100%、97.1%,93.0%,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便和性功能障碍有显著差异,B组优于A组(P<0.05).结论结合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并能扩展保肛手术适应范围,在保肛术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界距肛缘3.5~5cm)患者采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治疗(保肛组),对同期52例超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Miles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 a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排便功能和控便能力。结果保肛组和Miles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8%、7.8%,3 a生存率分别为89.7%、88.5%,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 a后2组患者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别无显著性(P>0.05);Miles组术后丧失控便能力,而保肛组的控便能力逐渐好转,12个月时已无患者存在大便失禁,明显优于Miles组(P<0.05)。结论对于距肛缘3.5~5 cm之间的超低位直肠高中分化腺癌,处于Dukes A、B期以及侵犯肠周未超过1/2者,行保肛术是合理可行的,可获得与Miles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且具有更好控便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直吻术式,观察组给予袋吻术式,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失禁次数、便秘人数、排便排气感障碍及排便不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直肠压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直肠压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近期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69-71
目的 对比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为直肠癌的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取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Miles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日排便次数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小于B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一年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Miles手术相比,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肛根治术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社旗县妇幼保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住院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133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接受腹腔镜保肛根治术治疗,B组接受常规开腹保肛根治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肛肠压力检测仪检测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和最大耐受容量(MTV)。采用Wexner便秘评分评估患者便秘情况。记录患者术后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A组患者术后ARP、MSP和MTV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Wexner便秘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肛根治术可以减少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创伤,保留肛管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直肠癌患者,均采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和术后排便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在术前3、6个月的排便功能优良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的排便功能优良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3、6个月的各项直肠测压标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在术后12个月直肠肛门排便功能显著恢复,保肛手术可运用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低位直肠癌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保肛率、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297.3±185.3)ml vs.(370.1±198.3)ml,手术时间(221.3±51.3)min vs.(245.3±55.0)min,术中及术后输血率2.22%,对照组术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8±1.7)d vs.(2.3±1.6)d,P<0.05]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56%vs.15.56%,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损伤小,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阳君武 《海南医学》2012,23(8):53-5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和Miles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照组40例,行Miles手术。治疗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便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排便功能恢复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排便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1年、3年、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长期预后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附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适合保肛的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方法58例肿块下缘距肛缘4~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对27例采用保留肛管括约肌术式(A组)、31例采用吻合器技术Dixon前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A组患者无远端直肠残端肿瘤残留,B组有2例。肿瘤远端切除距离,A组平均为3.12cm,B组1.84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2年无局部复发,B组有5例局部复发,B组局部复发明显高于A组(P<0.05)。A组5年生存率74.6%,B组65.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较差,但均能在半年内改善;B组排便功能较好。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缘4~7cm、肿瘤Dukes分期B、C期、术前指诊肿瘤可推动、肿瘤侵犯肠壁不到1周者可行保肛手术。应根据患者体形、骨盆宽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侵犯肠管的周径来选择保留肛管括约肌或吻合器技术Dixon前切除术。保留肛管括约肌术式可作为Dixon术最佳备选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治疗对低位直肠癌p33ING1表达及细胞凋亡、保肛的影响.方法 60例低位直肠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术前新辅助放疗.A组放疗前先行新辅助化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手术后的p33ING1表达及细胞凋亡,观察其保肛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按计划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并施行根治性切除术.A组治疗前后p33ING1阳性表达分别为43.33%和76.67%,B组分别为46.67%和6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治疗前后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es,AI)分别为(8.90±1.10)‰和(55.83±1.01)‰,B组分别为(8.82±1.12)‰和(28.56±1.0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p33 ING1阳性表达、AI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则差异有显著性(P<0.01) .A组全部保肛成功,B组保肛24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治疗可以增高p33ING1表达、促进癌细胞凋亡、提高保肛率,它是对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有效和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49-51
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30)和B组(n=30),两组均实施新辅助放化疗,A组行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下保肛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保肛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患者保肛率高于A组;B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腹腔镜下保肛术,术中出血量少,保肛率高,很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标准,评价保肛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MRI、术前活检病理确诊的96例低位直肠癌用美国Johnson吻合器、闭合器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全组除发生1例直肠阴道瘘外无手术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寿命表法计算3年生存率78.1%,局部复发率5.2%。术后病人排便功能优者达84.0%,12~18个月排便次数和排便功能接近正常,无完全性排便失禁。结论:本法对低位直肠癌疗效良好,并对该术式的适应证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7.
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价值。方法 :对低位直肠癌采用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 2 3例 (A组 ) ,采用Miles手术治疗 2 6例 (B组 )。结果 :A组术后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2 3/ 2 3) ,95 7% (2 2 / 2 3) ,术后无局部复发病例 ;排便功能优 16例 (6 9 6 % ) ,良 7例 (30 4 % )。B组术后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2 6 / 2 6 ) ,96 2 % (2 5 /2 6 ) ,术后局部复发率 3 8% (1/ 2 6 )。两组术后 1、3年生存率 ,局部复发率经统计检验 ,均无显著差异 (P值均 >0 0 5 )。术后并发症 :A组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 ,盆腔感染 1例。B组 :切口感染 1例 ,人工肛门狭窄 1例。结论 :采用螺纹支架管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既能达到根治目的 ,又有保留肛门的良好排便功能 ,且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易行 ,不用特殊器械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排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1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术前由主管护士指导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术后1周持续进行盆底肌肉训练3个月.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术后1个月、3个月评价患者排便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排便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有效的盆底肌肉训练,可防治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有效促进排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刘志强 《中外医疗》2014,(16):66-67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1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开腹探查后是否符合保肛手术标准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分别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和非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均随访1-3年,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4.71%和29.8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排便功能达优良级患者占到了89.55%,术后3年排便功能达优良级患者占到了97.67%。结论在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TME)原则及保证癌症病灶能根治的前提下,保肛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低位吻合的价值。方法 从929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629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方法有双吻合器吻合法(n=101)和经肛门支撑捆扎结肠-直肠(肛管)(n=528)吻合。外科切除范围:除残留肛侧直肠(肛管),肛提肌、肛门内外括约肌、坐骨盲肠窝脂肪组织、肛周皮肤外,与Miles手术相同。结果 低位直肠癌保肛率67.69%。根治术后584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吻合器组75%、支撑捆扎组76.59%。局部复发率:吻合器组5%、支撑捆扎组3.2%。手术合并症:吻合器组吻合口漏4%;支撑捆扎组吻合口漏2.5%。两种保肛方法5年生存、局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中,在确保根治和术后排便功能,能完成口侧结肠-直肠(肛管)吻合者,可作为保肛适应症选择范围。保肛术式选择,吻合口在盆腔内者选择吻合器技术,在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者选择支撑捆扎吻合术。经肛门支撑捆扎吻合可以取代吻合器完成超低位及结肠-直肠(肛管)吻合,两种吻合方法之间对病人的预后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