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88~1994年共收治139例断指再植病人,其中有6例因各种原因造成再植指失活,其余133例均再植成活,且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2.
断指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放大镜的助视下,将离断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作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术,配合术后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以恢复其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断指再植术成功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提高了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 1996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共完成断指再植手术 15 0 2例 ,共计 16 0 4指。其中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 115指 ,经过密切观察 ,妥善处理 ,成活 98指 ,成活率为85 %。1.2 方法 血管危象的术后预防 :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如 :血管因素、血管外因素、血流与血液因素、精神环境因素、疼痛、吸烟等。因此 ,血管危象的预防应从多方面着手。只有这样 ,血管危象的预防才能主动和有效。1.2 .1 病室要求 :病室宜安静、空气新鲜 ,每日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室温控制在 2 3~ 2 5℃之间 ,避…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影响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主要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笔者查阅近40年血管危象的治疗及护理文献资料,分析血管危象的高危因素,总结断指再植检测手段、治疗及护理措施,认为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是防治血管危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对34例小儿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及预见性护理组(观察组),对照组发生血管危象6例(发生率为35.29%),观察组2例(发生率为11.76%)。因此对于小儿断指再植进行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消除血管危象的高危因素,降低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刘国润  蔡莉萍 《武警医学》1996,7(6):360-360
断指再植534例护理体会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手术室刘国润蔡莉萍(西安710054)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我院自1987年11月至1994年12月共做断指再植534例,782指,成活率为92%。这些断指再植的成功,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外,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高压氧 ( HBO)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情况相近的 2 17只再植手指的治疗效果 ,分为四组。 A、B组为再植术后≤ 5 d出现微循环障碍。 C、D组为再植术后 >5 d出现微循环障碍。 A、C组仅予常规治疗 ,B、D组予常规治疗加用 HBO治疗。常规治疗 :主要为防凝、扩张血管 ;HBO治疗压力 0 .2 5 MPa( 2 .5 ATA) ,吸氧 30 min 2次 ,间歇吸空气 10 min;开始 2~ 3次 /d,3 d后为 1次 /d,10次为 1个疗程。结果  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 46 .30 %、5 7.14%、5 5 .5 6 %、80 .77%。A、B、C三组间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而 D组有效率高于其他 3组。结论  HBO对断指再植 >5 d出现的微循环障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断指再植小血管各种吻合方法基础上改进、设计顺血流嵌入套接法,应用于135例断指再植手术,疗效满意。该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损伤轻及省时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该吻合方法操作要点及体会。  相似文献   

11.
吴翠玲 《西南军医》2011,13(5):930-93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从入院对断指病人身心情况初步评估,到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护理计划并全面实施,最后对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护理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及促进患者再植肢体功能恢复.结论 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护理大大降低了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了再植手指存活率,减轻了病人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我科共发生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76例,经及时解除压迫、血管探查、解痉及心理护理等,危象得以解除,手指成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田宜肥  汤拥军  王建峰  柳原 《武警医学》2008,19(12):1119-1120
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手指离断伤中,往往因为血管损伤较长或离断伤在关节部位而使血管断端直接吻合困难,需要行血管移植修复,但切取的血管段又可能与欲吻接的血管口径不相匹配。既往解决血管口径不相匹配采用的方法包括:(1)斜行修剪小口径的血管端,使之与较大的血管口径相匹配;(2)直接缝合封闭较大口径血管的部分端口,保留部分端口与口径较小的咀管相匹配;1年来,笔者采用改良的缩小血管口径方法——管内折缩小缝合法”,应用于断指再植术血管移植吻合6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陆萍  郭杨梅  李峰 《武警医学》2009,20(10):947-948
随着人们社交活动的增多,对手部外形的完整要求很高,个别患者可能因手部缺损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因此丧失原有的工作。为此,为恢复手的完整性及满意的功能,对有再植条件的末节手指离断,只要患者有强烈的要求,在手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可考虑行末节断指再植术。我科自2003年9月~2007年9月共收治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患者95例106指,成活98指,有4例8指因缺血而坏死,  相似文献   

15.
16.
1963年陈中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断肢再植[1],开创了我国断指(肢)再植的先河,此后断指(肢)再植技术在我国蓬勃发展[2]。虽然目前断指再植成功率已高达91. 9%~92. 1%[3-4],但术后血管危象仍是再植成功的最大威胁,其中80%~90%发生在术后3d内,超过1周的迟发性血管危象临床少见[5]。超过4周的更为罕见,相关临床经验缺乏,容易贻误诊治。笔者科室2018年5月收治1例再植术后4周发生的迟发性动脉危象,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断指再植436例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及技术操作中由于操作不慎等原因造成断指(肢)比较常见。我院手外科2003-10~2006-10共收住断指436例548指,成活515指,失败33指,成活率达94%。通过随访0.5~1年,再植指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36例548指,男366例456指,女70例92指,年龄1~62岁,平均31岁,受伤时间1~36 h,完全离断328例379指,不完全离断108例169指。2护理2.1心理护理:断指损伤对患者心理上是一种严重打击,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再植手指成活后的外观、功能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是否带来影响[1]。因对伤痛缺乏了解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激动、紧张、烦躁…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2006—10—2008—12共收治68例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我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除常规显微外科护理外,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了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自残性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得到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一指多段离断是指离体远端指段达两段以上的同时离断损伤。本组2例病人离体末节均断为两段,在病人强烈要求情况下实行再植手术,完全存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再植方法的改进与术者技术的提高,断指再植的适应证不断地拓宽。而末节断指,由于其离断平面高、再植难度大等特点,是断指再植中特殊的一类。我科于2008-10~2009-10共对各种类型末节断指行再植术50例52指,51指存活,1指失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