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中血管紧张素原(ACT)基因M235T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R)基因A1166C多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vca)、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型等方法对45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45例非高血压妊娠妇女(对照组)的AGT基因M235T多态、ACE基因Ⅰ/D多态、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AGTM235T多态的TT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ACE基因DD、ID、Ⅱ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3)AT1R基因A1166CAA、AC、CC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4)子痫前期组具备TT基因型者,其合并DD基因型的95%口为1.473—31.919,合并1166C等位基因C的95%CI为1.316~18.991。结论:AGT变异基因235T与子痛前期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子痫前期的易感基因。ACE基因DD型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限于携带有M235T等位基因的患者。携带有AT1R基因C等位基因和AGT基因TT型的妇女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相关的癌基因同源1(GLI1)基因R405Q多态与法洛四联症(TOF)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TOF患儿112例(病例组)和200名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GLI1基因R405Q多态(NCBI SNP ID:rs114543757),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TOF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GLI1基因R405Q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5.317,P=0.07),但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90,P=0.009),且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病风险高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OR=1.561,95% CI为1.116 ~2.185)。结论 GLI1基因R405Q多态与TO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病风险增高,GLI1基因可能是TOF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ARID5B基因rsl0821936多态位点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的关联。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CC、OVI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上的中英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03月。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并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采用RevMan5.3和Stata 12.0软件,分别以风险等位基因频率、隐性、显性、共显性和等位基因模型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的关联进行meta分析。结果 15篇文献共19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病例组11 542例,对照组30 205例。所有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风险等位基因频率(OR=1.77, 95%CI:1.70 1.85)、隐性(OR=1.94, 95%CI:1.61 2.23)、显性(OR=1.92, 95%CI:1.75 2.12)、共显性(OR=2.65, 95%CI:2.31 3.03;OR=1.71, 95%CI:1.54 1.89)及等位基因模型(OR=1.67, 95%CI:1.49 1.87)与儿童ALL易感风险均存在关联。按照种族进行分组分析显示,中国人群的显性模型(CC+TC vs TT)(OR=2.16,95%CI:0.93 5.00)与儿童ALL易感性无关,其余各基因模型亚组分析与增加儿童ALL发生风险仍具有关联。结论 ARID5B基因rsl0821936多态位点与增加儿童ALL易感风险可能存在关联,但与中国儿童ALL人群的易感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比较载脂蛋白E(ApohpoproteinE,ApoE)基因多态在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s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在68例帕金森病患者、104例AD患者和110例正常人中观察ApoE基因多态的分布,并通过X^2检验和比值比(OR)对该多态与帕金森病、AD作相关分析。结果:ApoEε2/ε3/ε4多态的分布存在明显的AD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等位基因,X^2=24,94,df=2,P=0.0000;基因型,x^2=25.663,df=5,P=0.0001)。帕金森病患者与对照组间不存在ApoE基因多态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X^2=1,45,df=2,P=0,482)。关联分析亦未显示与帕金森病关联(OR=4,28,P&;gt;0.05)。ApoEε2φE3/ε4多态的分布在帕金森病-AD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等位基因,X^2=10.85,df=2,P=0.0044基因型,X^2=13.17,df=5,P=0.022):结论:ApoEε2/ε3/ε4多态可能是AD的疾病易感因子,但与帕金森病的疾病易感性关系不大。ApoEε2/ε3/ε4多态在帕金森病、AD的发病风险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第二、三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SNP)与散发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在36例SAD患者和36例正常人中,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对ApoE基因的第二、第三外显子及两侧的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结果载脂蛋白E基因第二、第三外显子及两侧的部分内含子未发现SNP。结论 ApoE基因的第二、第三外显子与SA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6.
HoxC5基因内2个SNP位点与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前期工作定位的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易感区域12q131~133内,选取HoxC5基因内2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SNP)rs2071448、rs2071450,检测其在单纯性CHD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单纯性CH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结合测序分析108名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200名正常人2个SNP位点基因型,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编码区SNP位点rs2071448未检测到多态;位于HoxC5基因3,侧翼序列的SNP位点rs2071450存在AG多态,且患者组G等位基因频率及AG、GG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oxC5基因编码区SNP位点rs2071448在中国东北人群中可能不存在;3,侧翼序列的SNP位点rs2071450与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G等位基因的人发生CHD的危险性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环氧化酶2 (COX-2)基因Gly587Arg多态与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270例及健康对照者540名,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利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基因分型,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比值比(OR)及其95% CI.结果 在肝癌组及对照组只发现587Gly/Gly和Gly/Arg两种基因型,未发现587Arg/Arg基因型.肝癌组587Gly/Gly和Gly/Ar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5% (247/270)、8.5% (23/270),对照组分别为96.5%(521/540)、3.5% (19/54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87Gly/Arg基因型携带者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是587Gly/Gly基因型携带者的2.56倍,其95% CI为1.37 ~4.79(P =0.003).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中COX-2基因Gly587Arg多态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在15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3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及150例健康对照者中,对M235T多态进行基因分型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235T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差异。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的基因型分布(TT=8,CT=50,CC=77)分别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TT=19,CT=65,CC=66,X^2=6.513,P=0.039)和健康对照组(TT=26,CT=60,CC=64,X^2=10.878,P=0.004)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756 vs 0.627,X^2=10.992,P=0.001)和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0.756 vs 0.657,X^2=6.662,P=0.010)。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AGT基因M235T多态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特别是易感基因遗传多态性使人具有不同的乳腺癌易感性。这些多态位点可以作为发病风险的生物标记进而用于个体化预防策略的制定。本文简要介绍了乳腺癌易感基因及易感位点的研究进展,并对应用这些基因及位点的多态性于乳腺癌的个体化预防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多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疾病,目前是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针对AMI病因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过。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之外,家族史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近年来人类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各国科学家在大规模病例对照研究中对AMI的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了一系列的AMI易感基因及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候选易感基因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2-4]:(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PC-PAT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了182例食管癌患者和375例正常对照的XPC-PAT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LS和SS基因型比较,LL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增高相关(校正OR 1.43;95%CI 1.01-2.02)。性别分析表明,LL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男性(校正OR 1.54,95%CI 1.02-2.32)。年龄分析表明,LL基因型增加食管癌风险主要见于>55岁的人群(校正OR 2.10,95% CI 1.27-3.47)。该基因多态与吸烟状态及吸烟量无联合作用。结论DNA修复基因XPC-PAT多态与食管癌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分析维生素D受体(VDR)、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对PTH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关系的影响。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1型糖尿病(T1DM)组54例、2型糖尿病(T2DM)组104例、健康对照(CON)组102例的中国北方汉族人PTH基因多态性。结果甲状旁腺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T1DM组、T2DM组与CO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患者Bb/bb基因型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增加(OR=2.8684)。联合VDR基因多态分析,Bbaa基因型组糖尿病患者并发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增高(OR=4.3125);联合ER基因多态分析,bPxx基因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也增高(OR=4.0);联合分析PTH、VDR、ER基因型,同时存在3个或4个易感基因型者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相对危险度增加(OR=5.5385)。结论糖尿病患者PTH基因多态性(BST B1位点)可能是预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易感性的遗传标志。联合VDR、ER基因多态有助于识别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白介素(interleukin,IL)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尘肺病的易感关联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WanFang Data、VIP、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月8日。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2以及Stata 14.0软件,分别以等位基因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共显性模型(2种)、超显性模型等对IL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尘肺病易感的关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共计尘肺病例组5315例,对照组5332例。8项关于IL-1β(-511)C/T多态位点meta分析结果显示,隐性模型(OR=1.57,95%CI=1.06~2.33,P=0.024)、共显性模型TT vs CC(OR=1.80,95%CI=1.03~3.13,P=0.039)与尘肺的易感风险相关。6项关于IL-1RA(+2018)T/C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模型(OR=1.65,95%CI=1.21~2.27,P=0.002)、显性模型(OR=1.65,95%CI=1.11~2.46,P=0.013)、隐性模型(OR=2.14,95%CI=1.50~3.06,P=0.000)、共显性模型(CC vs TT)(OR=2.29,95%CI=1.58~3.32,P=0.000)与尘肺的易感风险有关。4项有关IL-1α(-889)C/T多态位点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显性模型(OR=1.75,95%CI=1.02~3.01,P=0.042)、共显性模型CT vs CC(OR=1.79,95%CI=1.21~2.636,P=0.004)与尘肺的易感风险相关。3项关于IL-1α(+4845)G/T多态位点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模型(OR=1.59,95%CI=1.03~2.56,P=0.038)与尘肺的易感风险相关。4项关于IL-6(-634)C/G多态位点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模型(OR=0.60,95%CI=0.47~0.75)、显性模型(OR=0.47,95%CI=0.35~0.64)、共显性模型(OR=0.63,95%CI=0.42~0.94)(OR=0.36,95%CI=0.24~0.54)、超显性模型(OR=2.51,95%CI=1.71~3.69)与尘肺的易感风险有关。2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IL-8(781)C/T、IL-8 Met31Arg T/G、IL-8(-251)A/T多态性与尘肺的易感风险有关联。而IL-1β(+3953)C/T、IL-6(-174)G/C、IL-10(-592)A/C多态位点及其他白介素相关基因的多种基因模型的分析结果均显示与尘肺的易感风险无关。结论IL-1RA(+2018)T/C、IL-6(-634)C/G多态位点与尘肺的易感风险显著相关;IL-1α(+4845)G/T、IL-1β(-511)C/T、IL-1α(-889)C/T多态位点与尘肺的易感风险可能有关;IL-1β(+3953)C/T、IL-6(-174)G/C多态位点与尘肺病的易感风险无关联;后续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被认为是一种基因相关性疾病。开展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揭示KOA患者关节损伤的分子机制。目前已发现有较多基因与KOA易感性相关。找到KOA易感基因并明确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即有望减少疾病的发生,亦或是延缓病程进展,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故本文总结近年来KOA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基因多态位点+157A/T:rs1059369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50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40例.采用连接酶检测法(LDR)方法对全部病人GDF-15基因多态位点+157A/T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检测分析.设计特异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多重PRC扩增SNP,来获得含有突变的目的 基因片段,在目的 基因片段设定荧光探针,当探针与目的 基因片段DNA碱基互补配对后,通过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将相邻两根探针连接从而形成产物,当探针的两条寡聚核苷酸接头处存在碱基错配,则连接反应便不能进行.最后,通过测序仪电泳读取rs1059369多态分型检测结果.结果 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血清+157A/T:rs1059369[A/T]多态分型两组间不同表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②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者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血清+157A/T:rs1059369[A/T]多态分型两组间各表型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AT组P=0.63,TT组P=0.45,AA组P=0.59,OO组P=0.26).结论 GDF-15基因多态位点+157A/T:rs1059369的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是单一感染因素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然而,在感染人群中仅1/10发病,提示个体差异可能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个体对结核病易感性的差异部分是由宿主基因决定的。对自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基因、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甘露糖结合蛋白(MBP)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γ干扰素(IFN-γ)基因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报道较多。现主要对嗜乳脂样蛋白2(BTNL2)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募集域15(CARD15)基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P2X7基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核体蛋白SP110基因等几个新的易感基因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多基因疾病。TOAST分型是一种侧重于脑卒中病因学的分型方法,它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A)、心源性栓塞型(CE)、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及不明原因型(SUE),且各亚型的遗传易感基因有所差异。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不同亚型之间的分布差异,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该疾病,并且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中国人群中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代谢通路。方法采用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集合,基于商用数据库Ingenutiy Pathway Analysis(后简称IPA)中的Right-Tailed Fisher′s Exact Test算法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与糖尿病相关的代谢通路,并从中筛选出15个与中国人群糖尿病相关的易感基因,根据易感基因建立代谢通路,探讨中国人群易感基因之间在生物学上的关联关系。结果 KCNQ1、PPARG、IRS1、ADIPOQ等基因位于多条代谢通路的节点位置,与多条代谢通路相关。结论 KCNQ1、PPARG、IRS1、ADIPOQ等基因在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对基于代谢通路研究复杂性疾病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以病例对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初步探讨山东济南地区人群XRCC1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易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啦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2,PPARγ/2)基因的Pro12 Ala多态是否与肥胖症相关联。方法从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的遗传学调查研究对象中选取574个互不相关的成年人(男性、女性分别占51.57%和48.43%),年龄在30到69岁之间。所有待检者均进行体格检查,测量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围比值(WHR);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PPARγ2基因Pro12 Ala多态的基因型。结果肥胖和超重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PPARγ2基因Pro12 Ala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和0.023,调整后的比值比(OR)是0.477,95%可信区间(95%c1)是0.254~0.895,P=0.021]。但是,在整个群体中没有发现该多态与肥胖相关的数量表型有显著相关性。当按BMI分组后,在对照组中,Ala等位基因与降低的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而按性别分组后,在男性中,Ala等位基因与降低的WHR有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肥胖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