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华  曾文婕 《医学信息》2010,23(2):317-318
临终关怀是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医疗护理服务,是尊重临终患者生命,维护人格和尊严及权益,帮助临终患者正确理解与认识人的生命,在尊重、平静中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本文通过探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开展临终关怀一年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适合本地特点的社区服务模式,展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临终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发展相当于婴儿阶段,在八十年代只有天津、上海率先成立“临床关怀研究中心”及“上海临终关怀医院。”目前临终关怀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为了创立一门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学科,其精神在于创造一个非常舒适的休养环境,使临危病人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身心满足,配合积极的支持治法,减少疼痛,提高其尚存的生命质量平和安然地走完人生之旅,现就本人对临终护理认识,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亦是"舒缓疗护",是一种有组织化完整照顾方案的特殊服务,该服务是注重团体精神,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解性及支持性的照顾,合理的分析目前临终关怀学科存在的难点,有利于寻找合适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法,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临终关怀的临床应用中,人文关怀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将临终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临终关怀病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临终关怀病房接受按照“人文护理模式”进行的护理。并施以生活质量核心量表、痰病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实验前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各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无明显差异;②实验后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显著。结论人文护理模式对临终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很大的意义,较之常规护理模式,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社区开展临终关怀护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从高度尊重临终患者的自我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患者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尊重。本文提出了临终关怀的理念认识、发展状况;对社区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临终关怀工作走出医院、深入社会、进入家庭,是适应医疗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将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晚期患者实施优良服务的重要措施。开展临终关怀护理需要加强对社区护士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系统化教育,进行死亡知识教育,同时加强对晚期患者家属的技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对临终关怀服务进行整体方案制定,明确服务内容、人员配置,也可进行先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工作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用于临终关怀中,让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在充满人间温暖的氛围中,尊严而平和、舒适而安宁、无憾无怨的离开人世。方法围绕"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通过全方位护理、全程式无缝隙服务、专业化护理、落实"人性化"服务理念四大方式,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彻、实践在患者整个临终关怀护理过程中。结果患者在整个临终护理中无憾、宁静、安详、满足的"优逝",同时获得了家属的理解、尊敬和满意。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当前护理改革所赋予的新的人文精神与工作内涵,将其用于临终关怀护理中,让患者与家属得到最"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也推动临终护理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多由医院走进家庭.家庭护理容易为病人创造安静、安全、熟悉、温馨的环境,更能满足临终病人的特殊需要,既适合临终病人的特殊情况,同时为病人家属提供更方便、宽松、舒适的照顾环境,更加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理念.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8例临终期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红霞  孙桂华  黄凤仙 《医学信息》2006,19(10):1871-1872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臻完善,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被挽救,但对危重的晚期患者,救治回天乏力、患者面对死亡的威胁时,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逐渐受到了重视,这就是临终关怀。由于受传统医疗护理观念的影响,对临床病人的护理因病情危重,只重视抢救过程,忽视病人及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忽视生命最后历程的生活质量。2000~2004年我院对ICU76例临终病人开展临终关怀护理,以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及心灵上的需要,让临终病人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帆 《医学信息》2018,(2):170-171,17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临终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循证组各45例,对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循证组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3个月后HAMD、HDMD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FACT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优良,可改善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人活百岁终有一死,临终之前在想什么,常常在遗嘱中得到充分体现。一个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奋力拼搏,不管业绩如何,在即将告别人生之时,仍然关心他人,想着集体,挂着事业,给后人留下一些闪光的东西,格外令人敬仰和钦  相似文献   

11.
范香兰  王海霞 《医学信息》2010,23(17):3252-3253
临终护理是指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护理。临终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复杂。国内外有很多研究,对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变化进行了分类与分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库伯勒罗斯的”5阶段论”,将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分为5个阶段:否认期、愤怒期、祈求期、抑郁期、接受期。针对临终不同心理反应及过程,给予特殊恶心理护理,才能使临终患者得到真正所需要的心理疏导及安慰,以保持平静心态。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对肿瘤临终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钒 《心理与健康》2010,(11):12-13
在很多人眼里,临终关怀只是一个冰冷的词汇,因为它意味着和死神仅有一步之遥。然而,在一位多年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大夫看来,这是一项充满了温馨和美好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对策。方法:调查某院143名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基本信息、对临终关怀的知识来源、临终关怀知识水平、对从事临终关怀的意愿和态度、临终关怀存在的不足之处。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知识主要来源于大学课堂教学(88.11%),继续教育占比最低(25.87%)。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总得分为(3.78±0.39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临终关怀措施(4.11±0.39分)、临终关怀对象(3.86±0.46分)、临终关怀概念(3.77±0.34分)、疼痛控制知识(3.43±0.38分)。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有无宗教信仰的医务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护人员学历越高,临终关怀知识水平越高(F=60.246,P0.01)。81名(56.64%)医务人员愿意从事临终关怀,22名(15.39%)医务人员表示不愿意从事临终关怀,40名(27.97%)医务人员表示不知道。临终关怀知识水平与从事临终关怀意愿呈正相关(r=0.751,P0.01),年纪轻的、有宗教信仰的、临终关怀知识水平越高的医务人员更愿意从事临终关怀。结论: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具有一定的临终关怀基础知识;临终关怀知识水平越高的医务人员更愿意从事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14.
王彬  田丽  赵帅 《心理与健康》2009,(12):25-27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作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想知道暗示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吗?先看看下面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评价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应用效果,分析患者临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取晚期肿瘤临终患者148例,74例行常规护理,另74例行优质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优质组住院时日均、家中首次发作疼痛水平分别为(2.5±0.7)分、(2.3±0.8)分低于常规组(3.7±0.8)分、(3.4±1.0)分,低于入院时(3.6±0.8)分,优质组住院时患者满意度94.59%高于常规组78.11%,有破坏行为率6.76%低于常规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于晚期肿瘤临终患者临床护理之中,有助于缓解院内疼痛水平,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家庭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临床心理护理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护理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护理人员对怎样做好心理护理,往往觉得难以把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护理理论基础的空洞和薄弱造成的。要提高临床心理护理水平,就应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的建设。1对病入开展心理护理,先对病人心理的性质有理论上的解释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个病人需要心理护理,往往是观察到这个病人有一些反常的心理现象,如焦虑、沮丧、恐惧等。这些现象是表面性的,作为心理护理人员应进一步追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反常心理的出现?病人反常心理现象必然与患病有关系,患病是因,反常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7.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是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的反映。但心理是在动物进化的一定阶段上,出现了神经系统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而产生的。最初出现的心理现象是简单的感觉。以后在外界环境急剧变化的影响下,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动物的心理逐渐复杂化。继而出现了知觉、记忆、思维的萌芽等。人的心理是动物心埋发展的继续,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的心理产生作了生物学上的准备。但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是人类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主诉疼痛分级(VR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152例临终病人进行测评。结果⑴各量表总分分别为QOL36.9±7.4,ADL56.27±34.5,社会支持40.0±6.3,HAD(A)8.9±4.1,HAD(D)11.2±4.9,LSIA11.6±3.9。⑵相关分析显示QOL总分与疼痛(r=-0.54,P<0.01)及焦虑(r=-0.65,P<0.01)、抑郁(r=-0.73,P<0.01)负相关,与ADL(r=0.74,P<0.01)、社会支持总分(r=0.30,P<0.01)、主观支持(r=0.23,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r=0.32,P<0.01)、LSIA(r=0.52,P<0.01)正相关。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DL、VRS、社会支持总分及HAD(A)是QOL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6.91,-4.66,3.28,-4.72,P<0.01)。结论老年临终住院病人QOL受日常生活活动、疼痛程度、社会支持、焦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地给予临终关怀措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古人谈早慧     
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这部著作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作了比较广泛的论述。主要有: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关于人性的见解);二、唯物主义的形神观(关于人的精神和形体的关系);三、人认识客  相似文献   

20.
紧张是人人都曾体验过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对人体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般来说,适度的紧张,可使人们的反应速度加快,动作敏捷,记忆力增强,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是,医学研究表明,持续的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