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绪伟 《河北医药》1997,19(2):79-80
近年来研究报道,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冠状动脉储备(CFR)受限和有潜在的心律失常发生,有关高血压左室肥厚出现的心肌缺血部位及心功能状态未见报道,我们对64例高血压肥厚患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采用X~2和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电图运动试验有关冠状动脉储备与心动能的关系,以及运动状态下血压、心率的变化,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6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血压(BP)、心率(HR)以及超声心动图情况等。结果经6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的SBP、DBP、HR、LVPWT、IVST、LVDD及LVMI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扭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控制血压增高是否能够逆转代偿作用的心肌肥厚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前瞻性研究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者60例,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进行治疗观察肥厚心肌逆转的效果。1.对家和分组:确诊高血压合并心脏肥厚共60例。本文男49例,女11例;年龄由43岁到85岁,平均60.3岁。病程wt10年者32例,>10年者28例。2治疗前检查:血压平均23.2土及.20kPa,心电图检查RV;+SVI>4.OYny为诊断左室肥厚的标志,本组病例平均4.3土1.38my,Alokassd-870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又称心电图运动试验(exercise electrocardiongram test)。这一试验的原理是:部分轻型冠心病患者在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不甚明显时,安静状态并不表现心肌缺血,而在运动时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由此导致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当超过狭窄的冠状动脉供血能力时,即可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及相应心电图表现。也就是说运动试验是有意识地诱发安静状态下不能表现的心肌缺血,以利于暴露不明显的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雷玲  张彤 《云南医药》1996,17(4):261-262
分析400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伴左室肥厚高血压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左室肥厚组,如左室肥厚同时伴血压升高及高龄,更易发生恶性室律失常,提示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恶性室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血压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患者每日给予氯沙坦50~100mg,疗程24周。于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压,进行超声心动图和Holter检查。结果:经氯化沙坦治疗24周后室间隔厚度、左 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降压总有效率为71.4%(30/42)。室性心律失常发生较前明显减  相似文献   

7.
对52例60岁以上的无冠心病证据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与正常组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52例中15例(29%)出现ST段压低,共55段,其中53段ST压低时无症状,2段有胸闷。对照组21例中仅1例(5%)有2段ST段压低,亦为无症状性。高血压病组ST段压低时伴心率增快(从65±2增至85±6次/min,P<0.01),血压升高。ST段压低程度与心率血压变化呈正相关(P<0.01,P<0.05)。高血压组中有与无左室肥厚者ST段压低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在15例ST段压低者中,左室肥厚与ST段压低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血压正常者。其机理可能与冠脉血流储备降低及心肌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服用缬沙坦80mg/d,降压不明显者加至160mg/d,测定服药前及服药8个月后坐位血压、心率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结果在治疗8个月后,血压下降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及实验室检查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口服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确切,并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部分神经体液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0例病人分2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35例为A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45例为B组。对比观察心率变异、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醛固酮、24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1)A组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及醛固酮明显高于B组;(2)A组病人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高,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不明显;(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室性期前收缩的级别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及醛固酮水平增高,具有正相关,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用对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对36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依那普利5-10mg/日和氯沙坦25-50mg/日,监测血压、心率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经治疗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下降,IVST、LVPWT和LVMI明显减少(P<0.01)。结论: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用能有效降低血压及逆转心室肥厚,且两药单独用量少,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1岁。因“阵发心悸,胸闷3年,多发1周”入院。症状在活动后明显,近1周出现乏力及胸闷频繁而就诊。入院查体:血压100/80mmHg(1mmNg=0.133kpa),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腰部未见异常。双下肢水肿(一),无杆状指及周围血管征(一)。多项化验检查无异常,心电图亦正常,活动平板试验阳性。心脏彩超(两次)左房左室正常高值,左冠状动脉及前降支轻度增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运用彩超多项参数对其心脏功能状态进行评价。方法将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人各30例,分为两组观察测量其心脏彩超指标及纽约心功能分级。结果不同组别间心脏彩超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心脏彩超指标与心功能相关性分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其严重程度通过心脏彩超进行具有可行性,能将其作为患者心功能状态评价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关系探讨福建省立医院内科李瑞爱左室肥厚(LVH)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肌梗塞、心衰和猝死发生率明显增高[1、2]。而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为此,...  相似文献   

14.
季宗杰 《河北医药》2000,22(5):329-33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和非左室肥大(NLVH)QT间期离散度(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关系 对8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或无左室肥厚两组进行QTcd与24h动态心电图及HRV测定。结果 发现高血压LVH组的QTcd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高血压NLVH组(P〈0.01),而高血压LHV组的HRV明显低于高血压NLVH组(P〈0.01)。结论 高血压LV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冠心病(cAD)的诊断方法。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介入治疗的HCM患者88例,其中男60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检查,并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HCM的诊断以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作为标准,并除外能够引起心室肥厚的其他疾病。结果:两组在性别、胸痛、心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室肥厚的部位、心电图ST—T改变及异常Q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M合并CAD临床诊断困难,其鉴别有赖于冠状动脉造影,建议对年龄大于45岁和(或)合并高血压的HCM患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动脉血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6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24周后血压及左室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不但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王晓卉,张亮清山西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阎引婵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杨国闻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43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和29...  相似文献   

18.
葛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2008-2010
目的对比分析高血压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诊治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并对比分析心脏B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心脏B超对V4~6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压低的检测灵敏度低于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B超检查示左室肥厚21例,检出率为36.21%(21/58);心电图检查示左室肥厚11例,检出率为18.97%(11/58)。心电图检查左室肥厚检出率较心脏B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5,P=0.038)。结论心脏B超与心电图检查高血压心脏病各具优势,心电图检查能提高心向量、T波及QRS波振幅,而心脏B超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当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根据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伴左室肥厚者(LVH组)50例和不伴左室肥厚者(非LV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病人QT离散度LVH组为(6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名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应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和左室重量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左室肥厚逆转,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