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神经病理性疼痛(NP)与糖尿病和哮喘一样为临床常见疾病,其患病率为6%~8%[1 2],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然而迄今为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明确诊断与治疗对一般内科医师,甚至疼痛科或神经内科医师来说仍非易事。本刊特开辟"神经病理性疼痛"专栏,较系统地讨论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策略、评价量表及治疗原则,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更多临床医师的兴趣,以利于深入开展神经病理性疼痛的  相似文献   

2.
疼痛有3种类型:一是各种组织损伤,例如创伤、炎性反应等导致的致痛因子分泌增多,感觉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产生的疼痛,称为伤害性疼痛;二是感觉神经系统的刺激因子并未增加,但由于感觉神经系统本身对痛觉信息的接受、传导及加工处理发生障碍,因此产生的疼痛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P);三是对痛觉的刺激未增加,神经系统对痛觉信息的接受、传导及加工处理也未发生障碍,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疼痛,则称为心因性疼痛.  相似文献   

3.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严重性、持续性疼痛,具有与伤害感受性疼痛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费时且效率低.近年来,用于筛查与评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量表被陆续开发并验证,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与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工具,这些量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系指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其发病率约占各类慢性疼痛的3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对其发病机制不清楚,故而严重地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其相应的机制亦较为复杂,在本文中,笔者拟对近年来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系指由周围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引起的疼痛[1],由一组不同病因、不同临床表现的疾病所组成;疼痛是这些异源性疾病的共同症状.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而目前对其临床特点描述较为混乱,这为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
神经病理性疼痛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周围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以痛觉过敏、异常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为特点的综合征。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外科治疗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在疼痛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外科治疗研究进展,当前主要外科治疗手术技术(神经调控技术、神经损毁术及神经减压术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2003 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P)定义为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1],2008 年,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定义为躯体感觉系统疾病或损害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疼痛症侯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分别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伴神经根病的下腰痛及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幻肢痛为例,阐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般治疗原则及方法,特别是介入治疗方法,并系统介绍椎管内阻滞治疗、三叉神经射频治疗、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脊髓电刺激术、运动皮质电刺激术等临床常用外科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损害或疾病累及躯体感觉系统后直接导致的疼痛,病因复杂,属难治性疾病。本文简要介绍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多呈难治性,可伴发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因复杂,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亦相当广泛,例如疼痛科、神经内科(三叉神经痛)、神经外科(手术后疼痛)、肿瘤科(癌性疼痛)、皮肤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内分泌科(糖尿病痛性神经病)等,因此规范和统一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头痛症状之一,呈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生。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而且存在诸多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彻底治愈偏头痛,国内外学者在偏头痛的外科治疗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并在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疗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偏头痛的发生与4个压迫点有关,分别为眶上区、耳颞区、枕神经区和鼻内,通过对压迫点进行松解手术,可以达到治愈或缓解疼痛之目的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每日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50 U,对照组给矛利多卡因加泼尼松龙5 ml.2组均用固定位点注射,分别于0、30、60、90 d观察头痛发作时间、头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30、60、90 d时,每月头痛发作天数在肉毒毒素治疗组为(14.0 ±7.8)d、(13.0±6.8)d和(13.0±6.4)d,对照组为(19.0±6.1)d、(21.0±6.1)d和(21.0±5.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5、4.544、4.878,P<0.01).(2)治疗后30 d肉毒毒素治疗组VAS评分为(3.6±1.5)分,对照组为(3.8±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4,P=0.210);而60、90 d时肉毒毒素治疗组为(3.2±1.5)分和(3.1±1.6)分,对照组为(4.7±1.3)分和(5.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50、5.096,均P=0.000).(3)2组生活质量均稍有改善.(4)肉毒毒素治疗组治疗慢性偏头痛效果好,未服预防性药物者效果较好.(5)各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每日头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颈反射(trigemino-cervical reflex,TCR)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和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TH)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门诊25例单侧MWOA患者、25例CTTH患者及36名健康成年对照进行TCR检测.刺激一侧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ION),可在同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上记录到一个短潜伏期正-负波,即TCR.比较各组TCR参数[峰潜伏期(PL)、刺激前后波幅比率的平方根(A值)]的差异.结果 MWOA组和CTTH组双侧PLP19[MWOA右侧(19.81±1.79)ms,左侧(19.49±1.95)ms;CTTH右侧(19.16±1.67)ms,左侧(19.56±2.02)ms]、PLN31[MWOA右侧(30.75±2.35)ms,左侧(30.44±3.75)ms;CTTH右侧(30.32±3.47)ms,左侧(30.11±3.34)ms]较对照组缩短(t=2.027~3.654,P<0.05);CTTH组和MWOA组双侧PLP19、PLN31及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WOA组和CTTH组的双侧PLP19、PLN31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提示三叉神经、脑干系统参与MWOA、CTTH的发病机制;但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异,MWOA和CTTH在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的某个部位如三叉神经或脑干系统,存在共同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