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每年肾细胞癌发病率约15 000例,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1]。在过去的50年中,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无症状小肾细胞癌发病率增长了1倍。肾癌的治疗发展迅速。外科肾脏切除术是治疗肾细胞癌的标准术式,但小肾癌或难以手术的肾  相似文献   

2.
发源于肾上皮的肿瘤约占全身实体性肿瘤发病率的3%[1],最常见的为肾细胞癌,约占肾上皮肿瘤的80%~90%,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我国目前男女发病比率为1.83∶1,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CT的推广应用和健康体查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肾癌患者被早期诊断,多数为局限性肾癌。目前,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微创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但随着局限性肾癌检出率的增高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LNSS)以其术后能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而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icinoma,RCC)作为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约占肾脏恶性肿瘤的90%.肾癌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早期肾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晚期患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差.靶向治疗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长期的靶向治疗容易出现耐药以及带来副反应.因此,需要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成人肿瘤的2%~3%,占泌尿系肿瘤的28.7%,全球每年约17万患者被诊断肾癌,7万人死亡,我国每年约2万人被诊断肾癌,7千人死亡,15%~20%患者在就诊时发现肿瘤转移。转移性肾癌对化学药物治疗及放疗效果欠佳,且副作用较大[1-2]。细胞因子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客观反应率仅为5%~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仅为3~5个月,使  相似文献   

5.
肾细胞癌(肾癌)约占肾恶性肿瘤的85%,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最常见的组织亚型,早期往往缺乏临床表现,多数被诊断为肾细胞癌的患者已到了肾癌晚期。早期肾癌的患者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晚期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化疗均不敏感,目前仍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后容易出现耐药及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迫切需要探索肾癌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治疗靶点。SPOP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CUL-3的接头分子,能与肿瘤细胞中的多种蛋白结合,促使靶蛋白发生泛素化和降解。以往的研究发现,SPOP蛋白在肾癌细胞胞质中呈过表达状态,特别是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度表达,并可能通过对肾癌细胞中的肿瘤相关因子,如抑癌因子PTEN、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等进行泛素化和降解发挥促癌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SPOP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分子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肾细胞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关于肾肿瘤的临床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迅速,为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些更好的方法。复习文献,对与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随着对肾癌的研究不断深入,今后必将对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正透明细胞癌为肾癌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成年恶性肿瘤的3%,高发年龄50~60岁,男:女为2:1。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在确诊时大约有25%~30%已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的部位多为肺、肝脏、骨、脑、淋巴等,而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胆囊者极为罕见[1]。我院于近年收治1例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病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患者,女,86岁,1993年9月因左侧肾占位性病变行患肾切除,病灶大小为35 mm×30 mm×30 mm,术后病理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影像学引导肾癌冷冻消融专家共识2019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肾脏恶性肿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以肾细胞癌最为常见[1]。起源于肾脏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原发恶性肿瘤的85%,男女比例约3.5∶1.0,常于40岁以后发生,偶见30岁以下患者[2]。肾癌典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症状,多见于晚期患者;其中以血尿最为常见,分为肉眼血尿和/或镜下血尿。肿瘤生长引起肾包膜张力增高或周  相似文献   

9.
肾癌是人类泌尿系肿瘤中占第三位的常见肿瘤。外科手术根治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一旦肾癌出现远处转移 ,其五年生存率不足 2 0 % [1 ] 。对肾癌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可提供可靠的肾癌分类和新的诊断方法[2 ] 。通过使用反转录酶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来探测MN/CAIX基因 ,可以发现血液循环中的肾肿瘤细胞。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改变的鉴别、vonHippel-Lindau体细胞突变的证实 ,高风险病人尿中的细胞外蛋白基质的查实对提高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都有很大帮助。传感信号和转录激活物被认为是肾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重要证据。体内和体外的研究都表明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有重要的治疗效果。干细胞移植治疗肾癌虽然副反应问题尚未解决 ,但已进行的临床试验表现出一定的疗效。最近蛋白酶体阻断剂在临床应用上的发展 ,表明它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分子治疗上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有效性。本文对肾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肾细胞癌是一种主要起源于近端小管的腺癌,约占所有原发肾脏恶性肿瘤的85%,其他肾癌大多数为肾盂尿路细胞癌[1]。近三十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2],虽然由此发现的肾癌患者多为局部病变,但呈侵入性生长及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症发病率也在上升[3]。肾细胞癌倾向于形成瘤栓并延伸到肾脏以  相似文献   

11.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手术能治愈大部分早期患者,但仍有30%的患者术后1~2年出现复发,特别是术前肿瘤已侵犯肾静脉、肾上腺以及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复发率更高达35%~65%[1]。苹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商品名Sutent,索坦)是由辉瑞公司研发的新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  相似文献   

12.
肾细胞癌在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并且当其癌肿超出肾脏范围成为非器官局限性病变后,则是泌尿男生殖系中致死性最强的恶性肿瘤。2009年,美国有57000例患者被诊断为肾癌,其中有13000人被夺去了生命[1]。肾癌的发病率可能会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2,3]  相似文献   

13.
肾癌相关基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3% ,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 ,居泌尿系肿瘤第二位[1] 。其生物学行为极为多变 ,发病机制以及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至今不明。肾癌按UICC国际组织学分类分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及未定类型[2 ] 四类 ,近年来对肾癌发生、发展、预后相关基因的初步鉴定以及发生的信号传导通路方面已有较深刻的认识 ,综述如下。一、肾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1.透明细胞癌相关基因 :早期基因变化 :透明细胞癌约占肾癌的 70 %~80 % ,分为遗传性透明细胞癌及散发性…  相似文献   

14.
<正>肾细胞癌是泌尿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5%。由于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可触及的腰部肿块、肉眼血尿、腰部疼痛或是体重下降明显等典型临床表现的肾癌病例逐渐减少~([1])。目前大多数就诊患者无明显症状,多为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根据肿瘤进展将肾癌分为局限性肾癌、局部进展性肾癌及转移性肾癌。局部进展性肾癌是指伴有区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侧肾脏发病并且相对独立的透明细胞型和肾乳头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本研究回顾了2例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型合并肾乳头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通过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针对肾细胞癌相关蛋白标志物[包括 Vimentin、CD10、CK(AE1/AE3)、CK7、CK8/18、PAX2、PAX8、CAⅨ、AMACR]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0、63岁。2例患者的两处独立肿瘤均位于左侧肾脏,镜下观察均可见两处独立肿瘤,肿瘤间隔有正常肾脏组织,分别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且免疫组化显示2例患者肿瘤的表型一致。结论单侧肾脏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乳头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以及类似的免疫组化表型提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在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内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肾癌又称肾细胞腺癌,起源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可发生在肾实质的任何部位,是肾脏最常见的实质肿瘤。肾细胞癌占全部成人恶性肿瘤的3%,在男性生殖系肿瘤中居膀胱癌之后,占肾肿瘤80%~90%,近年来发病有增高趋势。邓跃毅教授,近年接诊肾癌术后患者日渐增多,经中药调理后肾功能有显著改善。现将收集整理的肾癌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450例肾细胞癌的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450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450例平均年龄54.2岁。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透明细胞癌375例,颗粒细胞癌40例,其他类型肾细胞癌35例。临床分期为T1N0M0期267例,T2N0M0期142例,T3期以上(含T3期)41例,其中偶发肾癌263例,有症状肾癌18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72例,保留肾单位手术78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8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161例。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4-60个月)。结论:B超、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对局限性小肾癌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侧并发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癌晚期患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约40万人罹患肾脏恶性肿瘤,其中17.5万人死于此疾病[1]。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和体检筛查力度的加大,超过60%的病人在诊断时属于无临床症状的早期肿瘤,通过肾根治性切除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这些病人均能获得良好的预后。但仍有部分病人在诊断时或逐步进展至晚期肾癌,存在远处转移的病人约占所有病人的17%。这些病人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才有望改善预后。肾癌的诊疗进展也主要是集中在上述方向。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细胞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目前临床上诊断肾细胞癌的最常用方法有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等,但对直径在3 cm以下,内部有出血坏死、囊性变或血供比较少的肾癌,难与一些小的良性肿瘤相鉴别。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超声造影能够显著增强肾脏及其肿瘤血流灌注显示,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将就超声造影剂化学组成、特点、造影作用原理以及超声造影在肾肿瘤(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2%~3%[1]。我国肾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病死率第3位[2]。随着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影像检查的普及以及新型系统化治疗药物的临床研发和应用,无论是局限性肾癌还是转移性肾癌的治愈率抑或是生存率均逐渐得到提升和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局限性肾癌病人在接受治愈性治疗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