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型农药多噻烷有无迟发神经毒性。方法:按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试验。结果:多噻烷对动物体重有影响但无任何迟发神经毒性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神经系统各部位均无组织坏死及炎症变化。结论:多噻烷无迟发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二巯基丙磺酸钠对苯硫丹、多噻烷急性染毒小鼠进行保护解救。结果表明:二巯基丙磺酸钠对该两农药急性染毒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本实验填补了以二巯基丙磺酸钠作为首选药物治疗沙蚕毒系现有全部品种急性中毒解毒谱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特殊的细胞株研究多噻烷有无诱导芳香烃受体的作用。方法:用化学激活荧光素酶表达方法,离体测试多噻烷诱导完整细胞中芳香烃受体依赖的基因表达。结果:多噻烷各浓度对人肝细胞瘤细胞有毒性,抑制细胞生长;对小鼠肝细胞瘤细胞基本无毒;各浓度在人和小鼠肝细胞瘤细胞中所致荧光素酶活性均未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DMSO)。结论:多噻烷对人和小鼠肝细胞瘤细胞无诱导芳香烃受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农药多噻烷的土壤生态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土壤呼吸作用强度、需氧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硝化作用及固氮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了新农药多噻烷的土壤生态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为50~750mg/kg时,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及异养细菌数均见增加,且与施用浓度呈正相关,可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至3倍;真菌总数在750mg/kg时略见抑制,但不出半月又复原;多噻烷对土壤硝化作用呈现抑制效应,50、250、750mg/kg抑制率分别为32.9%、3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土壤呼吸作用强度、需氧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硝化作用及固氮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了新农药多噻烷的土壤生态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为50~750mg/kg时,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及异养细菌数均见增加,且与施用浓度呈正相关,可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至3倍;真菌总数在750mg/kg时略见抑制,但不出半月又复原;多噻烷对土壤硝化作用呈现抑制效应,50、250、750mg/kg抑制率分别为23.9%、34.7%、51.1%;固氮酶活性在多噻烷浓度较低时(100mg/kg)增高,为对照组的131.81%,但浓度大于300mg/kg后,就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噻烷系我国贵州省化工研究所合成的沙蚕毒系新农药,其杀虫效力较好,化学名称:7-二甲胺基-1,2,3,4,5-五硫环辛烷草酸盐,此药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鼠肝微粒体对新农药多噻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结果表明,多噻烷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较快,15min已降解约40%。其主要代谢产物为杀虫环,其次为少量的沙蚕毒素及其去甲基化、甲基化及氧化产物。其代谢途径可能是多噻烷首先经微粒体单氧合酶脱硫为沙蚕毒素,然后再进一步生成去甲基化、甲基化及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8.
巯基化合物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目的:探讨巯基化合物对毒鼠强急性中毒小鼠的解毒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多种巯基化合物的解毒作用。结果:巯基化合物能不同程度地延长毒鼠强中毒小鼠的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二巯丙磺纳及二巯丁二纳还可明显降低中毒小鼠死亡率。结论:二巯丙磺纳和二巯丁二钠对毒鼠强中毒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以二巯丙磺钠为最佳(P〈0.001)。  相似文献   

9.
对多噻烷进行毒性研究,以评价沙蚕毒系新农药的安全性。结果:大鼠纯品经口 LD_(50)雄303mg/kg,雌274mg/kg;乳油经口 LD_(50)雄253mg/kg,雌235mg/kg;经皮 LD_(50)1217mg/kg;鲤鱼 TLm_(48)为1.42ppm;1%以上浓度对家兔皮肤、眼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蓄积系数 6.0,属轻度蓄积。亚慢性毒性实验大鼠进食含本品40、80、240、480ppm 的饲料3个月,最大无作用剂量为80ppm。以 Ames 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等对多噻烷进行致突变性检测,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多噻烷对大鼠肝脏微粒体和胞质中尿苷二磷酸葡萄转移酶、谷胱苷肽S转移酶、脱甲基酶和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影响,以及多噻烷经P-450体外代高等产物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染毒剂为25和50mg/kg体重的多噻烷能不同程度地诱导上述酶类,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07—1.66倍。多噻烷体外代谢物对小鼠的经口LD50为1513.6 mg/kg,属低毒,远低于多噻烷本身对小鼠的经口LD50(14  相似文献   

11.
敌敌畏急性中毒小鼠脑ATP酶的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鼠敌敌畏急性中毒后脑组织各区域的Ca^2+/Mg^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水平,探讨敌敌畏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16只.随机分成中毒组和对照组,中毒组按25mg/kg腹腔注射敌敌畏,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min后处死,分别测定大脑、小脑和脑干组织内的Ca^2+/Mg^2+-ATP酶、N^a+/K^+-ATP酶的活性水平。结果脑组织中的ATP酶的活性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小脑,敌敌畏中毒组的两种ATP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62.11%。47.56%。在脑干,中毒组的两种ATP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67.72%,64.83%。在大脑的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水平有下降。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敌敌畏中毒引起脑组织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水平降低.共同导致脑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影响了神经递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黄伟萍 《黑龙江医学》2007,31(11):862-863
目的 对59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 对59例急性中毒病例按中毒发生的比例、原因、分类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该组病例中,药物中毒病例所占比例最大,灭鼠药中毒病例居第二位。年龄段:1~7岁的中毒儿童是急性中毒的高发群体,在较大年龄儿童中有部分中毒,系有意识行为所致。结论 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年长儿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郭景瑞  米慧  李爱红  许秀丽  杨茂勇 《医学综述》2010,16(16):2533-2535
目的评价益赛普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赛普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 2组治疗后肝酶和血肌酐均明显下降,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纤维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益赛普可显著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的治疗方法及观察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53例患者采用单泵及丽珠HA330湿式灌流器在床旁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53例中治愈52例,死亡1例,无1例中毒反跳。结论对于重度药物或毒物中毒,除内科综合治疗外,早期进行血液灌流,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单泵血液灌流设备及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急性中毒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本院近10a来所救治的298例多种急性中毒患者。结果 全组治愈279例(93.6%),死亡19例(6.4%)。结论 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毒物的监管,在工作与生活中注意安全,积极预防与救治中毒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1882例急性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靖寅  刘小霞  田建宇 《医学综述》2007,13(12):959-960
<正>急性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疾病,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的各种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目的是通过回顾性分析各种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7.
<正>汽油为广泛应用的燃料和溶剂,急性汽油中毒在临床上并非罕见,现将1990年至2007年在临床工作中接诊的10例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病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23岁~45岁。其中汽车司机6例,违章虹吸式的摄入液态汽油中毒;清洗工2例,吸入汽油蒸汽中毒;家庭妇女2例,因自杀口服液态汽油中毒。中毒前一般状况良好,所接触的汽油动力汽油8例,溶剂汽油2例,摄入汽油量约25 ml,接触汽油蒸汽约40 min,中毒后1 h~5 h来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2010年~2012年收治的176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PICU共收治了176例急性中毒患儿,5岁以下患儿占79.4%。男性是女性的2倍。1:7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96.0%),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2.6%)。严重的中毒症状有意识改变、呼吸窘迫、低血压等。67.0%的患儿接受了洗胃治疗,14.8%的患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8.5%的患儿行血液净化治疗。平均住院时间是6.31d,治愈率是86.9%,病死率是2.8%。结论小儿急性中毒在中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中毒途径以经口服入为主,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有效的预防措施比较有限,需要更多的健康卫生教育及消费品安全措施。中毒后及时给予洗胃及解毒药物,重视呼吸循环支持及血液净化治疗,可促进中毒儿童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