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早产儿出生率逐年增加 ,如何及时救治这些高危新生儿 ,提高治愈率 ,减少伤残率 ,将是我国新生儿急救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回顾性分析近年于我院NICU救治的VLBWI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 ,以探讨产、儿科医师进行医学干预的措施。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999年1月~2002年6月我院NICU共治疗VLBWI116例次 (不含退院者 ) ,死亡26例 ,病死率22.4 %。其中出生体重1000~1500g104例次 ,死亡20例 (19 % ) ;出生体重<1000g 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  相似文献   

2.
极低出生体重儿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2月至2000年1月,我科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28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病例2305例的1.2%,28例中死亡9例,病死率32.4%,而同期住院非极低体重儿病死率为6.7%,提示VLBWI是我科主要死亡病种.  相似文献   

3.
伍用东莨菪碱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 体重≤1500,胎龄<32周的早产儿,近年来 尽管新生儿医学发展迅速,新生儿死亡已明显 降低,但VLBWI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 且出生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其中呼吸系统疾 病致呼吸衰竭(RF)死亡约占早产儿死亡的 52.3%。对于VLBWI的最主要死因——呼吸 衰竭的治疗,国内外报道除机械通气外,多用 氨茶碱治疗,但副作用大,疗效难尽人意。本 文对42例VLBWI-RF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大剂量东莨若碱(SPL)连续冲击治疗取得 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480例住院新生儿的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以及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为研究及制定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针对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480例死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不同性别、不同日龄新生儿的病死率,并进行死亡新生儿围产期异常因素、死亡原因及死亡等级总结。结果 41 910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480例,病死率为1.1%,其中早产儿病死率1.7%、足月儿病死率0.7%;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从2008年的1.4%降至2014年的1.1%,以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和出生体重1 000 g新生儿的病死率下降最为明显。早产儿和足月儿中出生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过期产儿的病死率又有升高。出生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新生儿病死率以男性较高(1.31%vs 0.92%,P0.05)。死亡新生儿中有明确围产期异常因素的占61.3%,包括羊水异常(29.4%),胎膜早破(16.9%),胎盘异常(16.9%),胎儿宫内窘迫(14.0%),脐带异常(12.3%)等。480例死亡新生儿中生后24 h内死亡者57例,占11.9%;2~7 d死亡者181例,占37.7%;8~28 d死亡者242例,占50.4%。前3位死亡原因为:感染、出生缺陷、呼吸窘迫综合征。2008~2011年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2012~2014年以感染为最主要的原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500 g新生儿及生后24 h内死亡新生儿的最主要原因;感染是出生胎龄32~42周、出生体重1 500~4 000 g及生后8~28 d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是过期产儿主要死亡原因。480例中不可避免死亡(一级)的占54.4%;创造条件可能避免死亡(二级)占23.3%;因担心预后或因经济等原因不配合治疗死亡(三级)的占22.3%。结论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病死率有下降趋势,尤其是胎龄较小及出生体重较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下降更明显。加强围产期管理,预防新生儿感染等疾病,增强患儿家长救治信心,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0968 919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和死亡因素分析许植之等江苏医药10(3):19,1984文中报导919例低出生体重儿,占同期儿科住院病例3.7%,占同期新生儿住院病例的14.5%(早产儿占9.4%,小样儿5.1%)。病死率为27.4%,占同期新生儿死亡总数的33.4%。从发病,死亡与日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X_2=32.4,P〈0.01);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晚发型脓毒症(LOS)的发生概况及其不良预后。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 数据来源于中国北方新生儿协作网(SNN), 收集并分析2018至2021年35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 639例VLBWI的一般资料、围生期情况及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LOS, 分为LOS组和无LOS组, LOS组根据是否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化脓性脑膜炎分为3个亚组。采用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LOS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6 639例VLBWI中男3 402例(51.2%), 发生LOS 1 511例(22.8%), 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及超早产儿LOS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92/1 176)和34.2%(378/1 105);LOS组死亡157例(10.4%), 其中LOS并发NEC组死亡48例(2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LOS并发NEC组与病死率和3~4级脑室内出血(IVH)或脑室周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产儿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 通过病案室记录、出入院登记本查对并记录早产儿的基本信息,统计其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结果 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共有76 812例新生儿出生,其中早产儿5 585例,早产儿发生率为7.27%,其发生率呈增长趋势(P < 0.001);总体病死率为5.01%(280/5 585),其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 < 0.001)。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P < 0.001)。早产儿死亡主要病因前4位依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44.3%)、重度窒息(12.9%)、新生儿畸形(4.3%)、肺出血(2.9%)。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重度窒息的早产儿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P < 0.001)。结论 2006~2016年11年间早产儿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早产儿病死率与出生胎龄及体重有关。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是早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03年1~4月在美国加州罗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儿童医院(Loma Lind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Children Hospital)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学习,该NICU有80张床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I)是主要病种之一,现将其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部分管理常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Volpe报告来自全世界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大量随访的研究指出:<1 500 g早产儿生存率接近85%。随着存活率的增加,早产儿的肺损伤、脑损伤及视网膜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步增高。近年报道指出,发达国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严重度及阈值病变均呈下降趋势,但ROP在VLBWI中仍普遍存在,超低出生体重(ELBWI,<1 000 g)早产儿ROP发生率为81·6%,约有12·5%胎龄23~26周的早产儿因阈值病变需要治疗[1,2]。2000年8月在青岛举行的海峡两岸新生儿学术研讨会,台湾地区报告12家医院613例出生体重<1 500 g[(1 133±272)g],胎龄(28·9±…  相似文献   

10.
简介美国Loma Linda医学院NICU对VLBWI管理常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2003年1—4月在美国加州罗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儿童医院(Loma Lind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Children Hospital)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学习,该NICU有80张床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I)是主要病种之一,现将其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部分管理常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80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方法 对我院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死亡的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早产儿的病死率占81.2%,早产儿前3位死亡病因分别为肺炎14例(14/6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例(13/65)、窒息12例(12/65);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病死率越高.出生后生存时间越长,病死率越低.围生期新生儿病死率高,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91.2%.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控制妊娠并发症,加强产时监护,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可减少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五年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5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变迁,探讨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年间死亡的6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1.7:1,早产儿占34.8%,胎龄≤32周的早产儿占早产儿死亡病例的70.8%;(2)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59.4%,住院3 d内死亡占69.6%;(3)早产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硬肿症,占早产儿死亡数的70.8%;足月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败血症、重度窒息、肺炎,占足月儿死亡数的77.1%;(4)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逐年下降,败血症、重度窒息病死率无下降趋势.结论 要降低我省新生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深入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积极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Blencowe等[1]对全球184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估计2010年全球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人数约为1490万。中国早产儿娩出例数位居全球第二,发生率为7.1%。近几年,国内早产儿发生率逐渐增高。2012年,朱燕[2]对全国52家医院约10万例新生儿的研究发现,早产儿发生率为9.9%,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VLBWI,出生体重1500 g)占早产儿的7.79%,较2005年的6.6%增高[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5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变迁,探讨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年间死亡的6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1.7:1,早产儿占34.8%,胎龄≤32周的早产儿占早产儿死亡病例的70.8%;(2)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59.4%,住院3 d内死亡占69.6%;(3)早产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硬肿症,占早产儿死亡数的70.8%;足月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败血症、重度窒息、肺炎,占足月儿死亡数的77.1%;(4)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逐年下降,败血症、重度窒息病死率无下降趋势.结论 要降低我省新生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深入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积极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正>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的新生儿,中华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2005年报道我国VLBWI的发生率为0.69%,随着围生期医学及新生儿学科的发展,我国VLBWI的发生率逐年升高。VLBWI并发症多,并发症的合理预防和治疗提高了其近期的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20年来,随着新生儿急救及监护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营养支持方法的改善,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已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危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特征、接受治疗状况及其转归,评估其病死风险相关因素,评价CRIB、SNAPPE-II评分系统预测我国早产儿病死风险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27例需要机械通气的VLBWI进行前瞻性数据收集。结果:纳入患儿平均胎龄为31±2 周,平均体重为1290±170 g,男女比例为1.23∶1,超低出生体重儿占6.3%。接受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者占 48.0%;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儿占49.6%。总的院内病死率为41.7%。低出生体重、多胎分娩、剖宫产、低PaO2/FiO2比值是病死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11、7.572、4.062、0.133,P<0.05。SNAPPE-II和CRIB评分系统可较好地预测病死转归,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77。结论:VLBWI总的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低出生体重、多胎分娩、剖宫产、低PaO2/FiO2比值是VLBWI病死的高危因素。应用新生儿危重评分系统可对研究对象疾病危重程度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IBWI),由围生期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其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判断也不一致,必须区别对待。近年来国内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新生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存活率提高,早产儿围生期缺氧引起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其神经后遗症显得更为突出,成为影响早产儿预后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败血症是指由于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病症以及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1%,占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16.4%,长期住院者发病率可高达30.0%,病死率为10%~50%,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早产儿、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救治成功率的提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c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生成为严重威胁患儿生命,造成未成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NEC在发达国家、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中发病率为5%~10%.病死率可高达22%[1,3].至今为止,NEC病理生理机制仍未明确.因此,近二十年来,NEC的干预、治疗手段无明显突破.重症NEC的治疗与预后成为新生儿内外科医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