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痛经是指女子经期或行经前后1周内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厥逆者。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故又称功能性痛经。笔者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经前针刺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证实艾灸原发性痛经热敏高发穴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的基础上,观察对其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10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艾灸关元穴组(简称关元穴组)、艾灸神阙穴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各52例。两组分别根据其经期常见伴随症状分为:小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泄泻。两组均于经前4 d行艾灸治疗(关元穴组艾灸关元,神阙穴组艾灸神阙),1次/d,20 min/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关元穴组有效率90.38%,对照组7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关元穴组优于对照组(P<0.01)。关元穴组小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泄泻的有效率为91.30%,94.12%,16.67%,86.96%;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65.52%,11.76%,50.00%。与对照组比较,小腹坠胀、腰酸、泄泻治疗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房胀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小腹坠胀、腰酸、泄泻症状,但对乳房胀痛症状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太乙神针(实按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规律研究。方法:将4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灼痛组和温热组,于十七椎穴施太乙神针实按灸;采用COX痛经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Scale,CMSS),比较在两种不同灸量下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的即刻效应。结果:①两组均能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主症,小腹痛症状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均能缓解腰背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和面白症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均对眩晕、易激惹和全身疼痛症状无明显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抑郁、腿痛症状在温热组有明显缓解,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灼痛组反之。结论:太乙神针实按灸的两种不同灸量对于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有一定疗效,其中温热刺激对抑郁、腿痛症状缓解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前7天进行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的镇痛作用及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针刺治疗组48例,予针刺治疗3个月经周期;空白对照组48例,不予针刺。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经期疼痛症状持续总时间。结果针刺治疗组48例患者中痊愈34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针刺治疗组治疗的第1—3个月经周期及治疗后随访1~3个月VAS评分及经期疼痛症状持续总时间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随访1~3个月时的VAS评分及经期疼痛症状持续总时间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针刺法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且随访3个月后仍能保持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针灸组40例,西药组4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组愈显率为80%,西药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为7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樊琴 《河北中医》2007,29(8):713-713
2000-2002年,笔者运用痛经片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并与消炎痛片治疗5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安慰组.分别予以针刺、西药布洛芬、安慰剂维生素B1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15%,西药组为80.00%,安慰组为13.30%,经统计学处理,针刺组与西药组、安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和西药治疗干预措施对原发性痛经是有效的,且针刺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麦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凌燕  陈洪沛 《新中医》2018,50(7):174-176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麦粒灸治疗,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天1次,直到月经来潮时结束。对照组于每次痛经发作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后观察2组疼痛程度、痛经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痛经伴随症状持续时间(RSS-COX1)及伴随症状程度(RSS-COX2)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VAS、RSS-COX1及RSS-COX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时,2组VAS、RSS-COX1及RSS-COX2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痛经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1);观察组痛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组随访时的痛经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在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和改善痛经伴随症状方面均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且能产生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分析针刺加少腹逐瘀汤口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45例)予以少腹逐瘀汤口服治疗,联合组(45例)予以针刺加少腹逐瘀汤口服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78%,中药组为88.89%,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中药组,经比较(χ~2=6.565,P=0.038)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痛经VAS评分经比较,(P0.05,t=0.334,P=0.739)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期间、治疗后痛经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均P0.05,1个月时t=0.2.083,P=0.040;2个月时t=0.2.672,P=0.009;3个月时t=0.7.280,P=0.0.000)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组治疗期间、治疗后痛经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t=0.9.300,P=0.000),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加少腹逐瘀汤口服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远期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纯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口服治疗,一般治疗3d,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单纯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之西药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眼针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疗效,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结束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针刺与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F)、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6月30日,同时检索会议论文、在研研究和相关学术组织网站,辅以手工检索获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各研究数据并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3项RCT共1739例受试者,治疗组897例,对照组842例。在总有效率、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CMSS)方面,针刺均优于布洛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结果表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布洛芬,但纳入文献大多质量偏低,仍需高质量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两组均降低,且对照组降低较治疗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疗效,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1%和96.8%,对照组分别为25.8%和8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介入时机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比较其差异。方法将2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针刺十七椎穴,治疗组在经前第5天开始治疗,对照组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分别记录两组简明McGill疼痛评分表(SF-MPQ)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F-MPQ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SF-MPQ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针刺十七椎穴与疼痛即刻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均有疗效,经前针刺十七椎穴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法对痛经患者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依据循证医学/DME原则,运用随机盲法,将106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53例应用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为观察组,以另53例应用普通常规辨证论治针法治疗痛经为对照组。对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的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普通针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基础上加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65.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对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观察治疗3、6、12个月的疗效,及治疗3个月疼痛积分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疼痛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止痛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先后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眼针组80例,采用眼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疗效。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眼针组痊愈率为57.5%(46/80),总有效率为95.0%(76/80):对照组痊愈率为33.3%(20/60),总有效率为80.0%(48/60)。眼针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PI、RI及A/B值均明显下降,眼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针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对于原发性痛经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针灸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气滞衄瘀型、寒湿凝滞型、肝郁湿热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亏损型,分别辨证取穴治疗,同时设口服布洛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症状总评分等情况。结果针灸辨证治疗在总有效率和症状总评分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灸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