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常见妇科急腹症 ,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 ,临床上易误诊为异位妊娠等 ,造成不必要的手术 ,现将我们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出血性输卵管炎 2 0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年龄 2 3~ 51岁 ,平均为 34 .5岁 ,孕 1产 0者 6例 ,其余 14例均为经产妇。 9例有人工流产史 ;2例有放、取环史 ;7例有妇科腹部手术史 ;2例有附件炎病史。症状及体征 :2 0例均有突发性下腹痛 ,从发病至就诊时间为 1小时~ 15天 ,伴有恶心、呕吐者 9例 ,伴有肛门坠胀感者 13例 ,发热者 2例 ;腹部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  相似文献   

2.
总结探讨慢性食管炎X线表现及内窥镜检查分析;全部病例程度不同食管粘膜,充血、水肿.伴有食管粘膜糜烂及浅表溃疡4例.食管粘膜颗粒状改变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P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6例APA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6例APA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35.6岁,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2例为宫颈息肉,镜下5例腺体散在、成群或小叶状分布,伴有轻-中度非典型性,间质为富于细胞的肌纤维样间质,1例局灶间质消失,腺体呈筛状排列,具有重度非典型性,可见分裂像。结论:APA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富于细胞的肌纤维瘤样间质构成的肿瘤,腺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非典型性,APA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前妇女,也可见于绝经后病人,有时可合并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需要与子宫内膜样腺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之后导致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是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病理的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者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比较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为13.8%。目前现代医学对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病因病机不明,治疗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发病率较低的支气管腺瘤指具有腺体形态的良性肿瘤。它包括一组不同的肿瘤:类癌、圆柱瘤(腺体囊性腺瘤)、粘液表皮样腺瘤。在组织学和生物学方面与肺癌都有极大的不同,远不如肺癌恶性。近6年来我们共治疗9例支气管腺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0岁,平均年龄45岁。 2.症状及体征早期为胸闷、发热、干咳、  相似文献   

6.
鼻衄既是全身性疾病,又是鼻局部疾患常见的的临床症状;若出血不止,见头昏晕者,先师秦伯未称为“鼻洪”,近年来我们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因慢性干燥性鼻炎引起的鼻衄重症患者14例取得良好疗效。患者因长期慢性炎症,使鼻腔粘膜上皮变薄,纤毛脱落,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粘膜干燥,易于破裂:或由鼻腔粘膜炎性糜烂,小溃疡而经常鼻衄。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者12岁;病程最长者二十年,最短者四个月;经检查11例为慢性干燥性鼻炎伴粘膜糜烂,3例为慢性鼻炎伴粘膜糜烂及小溃疡。病情重者每周鼻衄1~2次,最多每次出血200毫升,轻者每月鼻衄2~3次,每次最少出血20~30毫升。因长期失血伴不同程度贫血者9例,14例患者经过电  相似文献   

7.
蒋苏梅 《河北医学》2002,8(12):1109-1110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探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明显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就诊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 4 2例。患者平均年龄4 0 (2 8~ 4 9)岁。浆膜下肌瘤 3例 ,壁间肌瘤 2 9例 ,粘膜下肌瘤 2例 ,混合性肌瘤 (即壁间肌瘤同时伴有浆膜下或粘膜下肌瘤 ) 8例。有月经改变 (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 ) 2 9例 ,其中粘膜下肌瘤 2例 ,壁间肌瘤 2 1例 ,混合性肌瘤 6例。无临床症状者共 13例 ,浆膜下肌瘤 5例 ,肌壁间肌瘤 8例。1.2 给药途径 :口服1.3 方法 :4 2例对象…  相似文献   

8.
霉菌性食道炎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霉菌性食道炎临床报道较少 ,我科收集的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3月门诊和住院病人所做的胃镜检查 7395例中 ,检出霉菌性食道炎 41例 ,占 5 5 4%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41例患者中 ,男性 2 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7~ 78岁 ,平均年龄 5 2± 10 6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吞咽疼痛和吞咽梗阻。2 检查结果41例患者在胃镜下可见食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乳白色斑块 ,按陈氏分级[1] Ⅰ°15例 ,Ⅱ°2 6例。涂片见菌丝及孢子。9例为单纯性霉菌性食道炎 ,余 32例伴有的疾病见表 1。表 1  32例霉菌性食道炎伴有的疾病病  名例 数病    名…  相似文献   

9.
喉的类癌起源于喉粘膜上皮或粘膜下腺体上皮细胞间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自 1969年Goldman首次报道以来[1] ,文献报道英文见 2 0余例 ,中文见4例 ,实属罕见。类癌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 ,为低度恶性。但是 ,我院于 1999年收治 1例会厌部类癌 ,原发灶虽小 ,却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现将该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临床特点 :患者男性 ,60岁 ,以吞咽困难 ,左颈部包块渐进性加重半年 ,进食受限 3个月入院。曾于外科误诊为炎症 ,抗炎治疗无效。病来无声嘶、咳痰带血、喘憋 ,但体重明显下降。左颈部中段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 2cm× ( 1…  相似文献   

10.
1一般资料1.1本组70例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49例,女性21例7常龄:29岁~39岁11例,40岁~51岁31例,52岁~65岁28例,以中老年居多,病程1~10年。1.2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1.2.1胃镜检查: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色泽变淡,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斑片状分布,粘膜变薄,邹筹变细,可见粘膜下血管,亦可有增生性改变,粘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萎缩性粘膜脆性增加,亦可有糜烂灶。1.2.2病理检查:突出表现为腺体数目明显减少,粘膜层有不同程度变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偶有嗜酸性粒细胞。有肠腺化生及假幽门化生。有时粘膜萎缩后可因腺窝增生而致萎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黏膜活检病例的临床病理诊断特点。方法:内窥镜胃黏膜活检标本和切除标本经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活检组织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腺体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9例出现淋巴上皮病变,5例出现可疑淋巴上皮病变;9例伴有炎症渗出坏死和组织挤压损伤。结论: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是活检诊断的主要特征;活检组织中可能不出现淋巴上皮病变;常伴有其他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正>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门脉高压性胃病(PHG)91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8~1996年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住院患者173例,全部做过内镜检查,均有程度不同的食管静脉曲张,其中115例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内镜检查。经内镜及病理证实,在173例患者中有91例存在有PHG,占52.6%,91例中男74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4.35:1,年龄为27~74岁,平均为47.3岁。PHG诊断依据:内镜下可见胃粘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特征性充血性红斑及粘膜糜烂、溃疡形成,其病理损害的特征性改变是粘膜血管扩张、扭曲或呈不规则样,其次为炎症细胞浸润和腺体萎缩。  相似文献   

13.
糖蛋白与胆道黏膜及胆红素结石成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道粘膜和糖蛋白在胆红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防治。方法 利用兔胆红素结石模型对胆道细菌感染诱发成石过程中胆道粘膜下腺体和我院近年收治部份临床胆红素结石病人胆道腺体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兔胆道粘膜下酸性腺体形成 ,粘多糖存在 ;人胆囊及胆管粘膜下腺体AB、AY阳性 ,电镜证实为粘多糖。结论 胆道粘膜理化性质的改变可导致胆汁中粘多糖含量增高 ,2组在胆石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35例早期胃癌进行临床及病理研究。结果 一点癌22例,小胃癌40例,大于2.5cm以上的69例,多发型4例。同一病例的各癌灶互不相连,且各个癌灶的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可不同。癌周伴有不同程度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充血水肿。结论 早期胃癌浸局限于粘膜及粘膜肌层,而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胃癌有多灶性生长特点,提示临床医生胃镜检查时要注意多取材,以防漏诊;选择正确手术范围,以防止手术残留。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以来我院收治出血性输卵管炎 9例 ,均被误诊为宫外孕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9例出血性输卵管炎均发生于育龄妇女。年龄 2 4~ 4 3岁 ,有人流史未育者 2例 ,余为已育妇女。 9例患者均无明显附件炎病史 ,无停经史 ,分别发生于人流手术及经后 ,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 4例 ,月经周期正常 2例。腹痛均为突发性 ,并伴肛门坠、胀痛 ,腹痛至就诊时间 2小时~ 5天。体征 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压痛 ,反跳痛及腹部移动性浊音。 5例伴有低热 ,1例发生休克。妇检 :伴有宫颈举痛及双附件压痛 ,均未触及附件包块 ,子宫略增大 4例 ,腹腔及后穹…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术治疗鼻窦炎效果观察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内窥镜术和柯陆氏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术前,术后上颌窦腔粘膜组织学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鼻内窥镜术后粘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纤毛数量增多,均匀;杯状细胞减少;腺体囊状扩张消失;炎症细胞浸润消失或明显减少。临床观察内窥镜术治率高于柯祟氏术。结论:内窥镜术治疗鼻窦炎较柯祟氏术更为有效。鼻窦粘膜的组织学改变也可作为鼻窦术后疗效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984~1997年,我科采用非手术治疗47例新鲜尿道损伤,治愈45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2岁。有尿道粘膜损伤及部分裂伤,尿潴留;其中,骑跨伤引起前尿道损伤28例,后尿道损伤19例,皆伴有不同程度骨盆骨折。...  相似文献   

18.
我科 1 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对 9例声带良性病变的患者行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粘膜剥脱术 +射频热凝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 ,男 7例、女 2例 ;年龄 34~ 64岁 ;声嘶 2月至 3年 ,其中 7例伴有阵发性咳嗽、胸闷 ,9例均无呼吸困难和咯血症状。纤维喉镜检查见 :双侧声带病变 2例 ,单侧声带病变 7例。临床诊断 :声带乳头状瘤 4例 ,其中有 2例为双侧病变 ;声带白斑 3例 ;声带血管瘤 2例。1例乳头状瘤患者就诊前已在外院行二次纤维喉镜下声带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 ,第二次手术 1 0月后就诊于我院 ;1…  相似文献   

19.
苏业山  余勇  张鸿彬 《海南医学》2005,16(8):122-12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功能性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组织学的改变。方法对30例慢性鼻窦炎Ⅱ型病例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并行病变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30例中,手术后1个月,各种临床表现已有明显改善;手术后3个月,全部病例鼻塞症状解除,22例无脓涕和脓涕明显减少,7例嗅觉减退者均恢复,6例喷嚏明显减少,9例头昏头痛者8例消失;组织学观察,粘膜下水肿、杯状细胞、腺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及综合治疗对Ⅱ型二期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后3个月达到临床治愈,鼻窦粘膜的形态亦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20.
我院7年来胃镜下粘膜活组织检查非典型胃癌30例,术后病理再检为胃癌,本文就影响胃镜下胃癌诊断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5:1,年龄在22~65岁之间,病程最长30年,最短4个月。1.2临床表现: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区不适,上腹部疼痛、反酸、暖气、部分伴有消瘦、黑便。术前胃镜下胃粘膜活组织检查,高度可疑胃腺癌11例;不典型增生8例,其中轻度5例,重度3例;炎症坏死组织8例;肠上皮化生2例;腺体萎缩1例;术后病理诊断:胃腺癌。2讨论胃癌发展源于早期胃癌及癌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